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印度學者 文章列表
#
印度學者
約 10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教廷若外交轉向會有重大後果!印度學者:將鞏固中國立場的合法性
我國邦交國教廷(梵蒂岡)和中國2018年簽署《主教任命協議》,內容至今沒有對外公布,預計2024年底會續簽第3次。印度學者米希拉和沙爾瑪共同撰文表示,儘管中國在這期間仍有違反協定的行為,但雙方展現長遠看待關係的寬容與決心,若教廷外交轉向,將帶來全球影響。
簡恒宇
2024-07-10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印度學者關注台灣大選:中共統戰動作頻頻,但台灣選民焦點在美國態度
世界各地密切關注台灣總統選舉,憂心綠、藍、白三方候選人之間的競爭結果,將對兩岸關係、印太地區安全產生深遠影響。印度地緣政治權威納拉帕特26日在當地媒體《周日衛報》刊文指稱,在國際社會上,這場競爭被描繪成兩個親中政黨與一個親美政黨的對決。
蔡娪嫣
2023-11-27 09:10
國際
「全球最大民主國家」正在崩潰?印度學者:連司法機構都要向莫迪低頭
人權組織「自由之家」2021年公布的全球自由度調查報告,把印度從「自由」降級為「部份自由」,顯示這個擁有13億人口的「全球最大民主國家」正面臨威權主義的挑戰。印度歷史學家古哈近日指出,在印度總理莫迪執政的8年內,印度民主的重要支柱——新聞媒體、司法、國會、內閣及政黨——皆遭到系統性削弱,導致該國民主體制嚴重倒退。
陳艾伶
2022-12-16 03:00
新聞
國際
財經
軍事
科技
「中國是世界工廠,但台灣是全球半導體霸權!」印度學者獻策莫迪政府:不應拘泥「一中」,與台灣加強戰略合作
中國與印度軍方近日從班公湖一帶各自撤軍,使得去年6月兩國邊界衝突以來的緊張局勢稍見緩和,各界甚至開始期待中印的經貿關係回溫。不過新加坡大學南亞研究所所長莫罕23日卻呼籲莫迪政府,在台灣成為中美關係焦點之際,印度不該再拘泥「一中原則」,應儘速與台灣加強戰略經濟合作。此舉除了有益印度經濟,更因為台灣對於形塑亞洲海洋戰略具有關鍵地位。
李忠謙
2021-02-23 23:25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議》支持東協、關切緬甸 印度學者籲建立「Quad+台灣」框架
美國、澳洲、日本、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機制18日舉行外長會議,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的首場四方安全對話會談,照慣例由4國各自發布聲明,除了當前的疫情,還表明支持東協及關切緬甸局勢,而印度學者潘杰根指出,台灣應展現反制中國獨裁主義在區域擴張的價值,才可能建立「Quad+」框架。
簡恒宇
2021-02-19 12: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同樣面對中國威脅!印度學者籲深化印台關係,要從7大領域著手
印度學者基普根9日投書美媒表示,印度實行「一個中國」政策,也與台灣保持往來。隨著近幾個月來中印緊張關係升高,他認為新德里與台北之間必須建立更深化的外交關係。
中央社
2020-09-09 10:20
風生活
武漢肺炎是歷史重演?學者曝驚人巧合:五千年前文獻記載病毒樣式、感染症狀都雷同
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疫情擴及全球,所有學者都想要趕快找出能夠解救的疫苗,不過到現在都還沒有找到最好的治療方法。但在近日有一名印度學者發現,在五千年前的文獻中竟然有記載跟武漢肺炎很類似的相關描述,令人非常驚訝。
向元玉
2020-04-20 20:05
新聞
國際
兩岸
科技
武漢肺炎風暴》病毒來自武漢生化實驗室?引發「陰謀論」的印度學者論文撤稿
中國新冠肺炎疫情今年1月大規模爆發,有謠言與「陰謀論」指稱元凶「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可能是來自武漢一座生化實驗室,甚至傳言該實驗室正在研製生化武器,主要「根據」是印度研究人員1月31日發表的一篇論文。
國際中心
2020-02-03 00:42
風生活
科學
世界
科學,偽科學?印度學者質疑愛因斯坦理論
近日,幾位印度科學家在一次重要科學會議上提出離奇主張,引起了眾多印度同業者的猛烈抨擊。
BBC News 中文
2019-01-09 11:18
新聞
政治
印度學者建言 台灣應改變只重中、美的迷思
隨著台灣加強與中國的往來,台海是否維持現狀,引發區域國家關注。印度馬尼帕大學教授納拉帕特(MadhavNalapat)認為,雖然國際社會認為台灣現狀可能存在戰爭隱憂,但事實上維持台灣現狀可以確保亞洲穩定,避免未來衝突發生。但他也提醒台灣,必須走出只重視美、中兩國,甚至只重視中國的外交政策迷思。
仇佩芬
2014-12-06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