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學者建言 台灣應改變只重中、美的迷思

新台灣國策智庫國際研討會,印度Manipal大學地緣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系主任Madhav Nalapat也出席。 (宋小海攝)

隨著台灣加強與中國的往來,台海是否維持現狀,引發區域國家關注。印度馬尼帕大學教授納拉帕特(Madhav Nalapat)認為,雖然國際社會認為台灣現狀可能存在戰爭隱憂,但事實上維持台灣現狀可以確保亞洲穩定,避免未來衝突發生。但他也提醒台灣,必須走出只重視美、中兩國,甚至只重視中國的外交政策迷思。

在新台灣國策智庫舉行與華府智庫「Project 2049 Institute」共同舉行的「2014亞洲新態勢與台灣角色」國際研討會中,應邀出席的納拉帕特就台灣在亞洲的特殊地位提出觀點。

印度仍與中國存在邊界爭議、政治與安全緊張關係,在新政府上任後尋求不同的外交手段重建中印關係。以此立場出發,納拉帕特認為,印度雖然一直行禮如儀地公開表示遵守「一個中國」原則,但從未如處理西藏問題一樣,公開表示台灣是、或曾是及未來將是「一個中國」的一部分。

納拉帕特認為,各國必須注意確保亞洲維持權力平衡,任何一個單一國家不能因經濟與其他規模的龐大,就宰制其他國家;若中國共產黨成功把台灣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超越了這種程度,會導致未來的衝突無可避免,而非消除衝突發生的可能性。

因此納拉帕特主張,在戰略上,必須確保台灣維持目前的自主性。但他也提醒台灣必須走出只重視美、中兩國,甚至近年來只重視中國的迷思,將接受其他國家做為外交政策重點。

同時出席會議的澳洲蒙納許大學教授家博(Bruce Jacob)(宋小海攝)則提出,現任台灣政府一廂情願期待中國會越來越理性,這個期望肯定會幻滅;與此同時,中國相信兩岸經濟的強大連結最終將促成統一,想法也是錯誤的。

他也提出警告,中國顯然已經開始對台灣產生負面影響,例如透過特定企業控制台灣媒體甚至有線電視系統,這些企業儼然成為「中國的侍女」,不願意報導引起中國不悅的新聞,影響越趨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