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的歐洲巴爾幹半島因為歷史、宗教和領土爭端,使得地區矛盾頻繁被放大為戰爭,因此有歐洲火藥庫之稱;到了21世紀,火藥庫轉移到亞洲,如今的南海局勢瞬息萬變,歷史、政治盤根錯節,時時挑動著區域的敏感神經,全世界都在關注卻沒人說得準動向。2016年南海仲裁案結果出爐後,為這塊兵家必爭之地帶來的是新秩序還是新衝突?在南海議題上始終被邊緣化的台灣,又該如何在後南海仲裁時代確保自己不被犧牲?《風傳媒》8日專訪英國重量級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House)副研究員、BBC記者比爾.海頓(BillHayton)分析後仲裁時代,南海情勢將如何轉變,在南海對話中被邊緣化的台灣又該如何捍衛自身利益。他認為,目前最大問題在於中國在南海畫下的U型線範圍理據薄弱,其所聲稱的「歷史權利」破綻百出,而台灣政府手上握有最關鍵的檔案,如果能公開文件,推翻中國所謂的「歷史權利」,對解決南海爭端會有很大幫助。《南海》作者比爾.海頓專訪:為了拉攏中國對付金正恩川普會犧牲南海嗎?海頓在2006和07年被派駐越南,後因記者身分遭到越南政府拒發簽證。2010年出版《越南:躍升的飛龍》(Vietnam:RisingDragon)紀錄下了他對越南面對資本主義、全球化挑戰的觀察,和越南國內的民族和民主運動以及國家機器對社會的監控。2011年他開始研究南海爭議,3年後出版了《TheSouthChinaSea:TheStruggleforPowerinAsia》,2015年被譯成中文在台灣出版,名為《南海:21世紀的亞洲火藥庫與中國稱霸的第一步?》,書中比爾海頓深入淺出的疏理南海歷史脈絡,完整呈現南海爭端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