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南京大屠殺 文章列表
#
南京大屠殺
約 27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蔣介石的中華民國為美國奠定戰後亞太秩序
參觀完了位於德州的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後,筆者再度驅車到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參觀另外一座規模更大,內容更為豐富,有美國國會支持並且由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經營的國家二戰博物館(NationalWorldWarIIMuseum)。該館成立的時候還只是國家D日博物館(NationalDDayMuseum),以紀念二戰歐洲戰場為主,專門與國家太平洋戰爭博物館打對台。
許劍虹
2025-04-06 07:20
評論
國際
軍事
歷史
專欄
賈忠偉觀點:閃擊戰戰術是個人創見還是集體創作?
在《美國傳統英文辭典(AHD,TheAmericanHeritageDictionaryoftheEnglishLanguage/簡稱《美國傳統詞典》)》中對於「閃擊戰(Blitzkerieg,或稱為:閃電戰)」這個名詞的解釋是──「一種快速、突如其來的軍事攻勢,通常由陸軍和空軍聯合行動」。
賈忠偉
2025-03-30 07:0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歷史
專欄
名家專欄
政經解密
許劍虹專欄:大陸重提南京大屠殺目的─緩和對美關係的另外一步棋
去年7月7日,筆者參加了南加州親中華民國僑團在「小台北」蒙特利公園市舉辦的七七抗戰87周年活動,並發表了相關紀念文章,介紹國軍後代在美的政治影響力。到了去年11月23日,輪到大陸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來到洛杉磯,在同一地點向當年伸出援手營救南京同胞的西方友人致敬。
許劍虹
2025-02-02 07:20
新聞
兩岸
北京觀察》機器人扭秧歌,美國元素進春晚─直接對美示好?
隨著中國政局變化多端,央視春晚也逐漸由「文藝演出」演變為「政治表演」。
田暢
2025-01-30 09:30
評論
政治
藝文
專欄
許詠翔觀點:文青炮慈濟 那你記得剪白紙嗎?
最近一片痛批慈濟的聲浪,當然大部分左傾的文青,因為無神論、對於慈濟這種「宗教團體」有先天上的痛恨(事實上口口聲聲平等的左派,人人都覺得自己應該站在別人的頭上、當別人的神,當然受不了有另一個神的存在),當然讓自己的生計被掌握在一堆迷信之人手上(左派認為任何宗教信仰都是迷信),更是讓他們打從內心痛恨「大愛」這種為宗教服務媒體的根本原因。
許詠翔
2025-01-12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吳永毅觀點:台灣與南京大屠殺的「鬼片」— 影像保存專業寫給「馬吉影片」的政治註腳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八十七週年的紀念日,大屠殺持續長達六週以上,燒殺擄掠和無差別強姦,是人類不可遺忘的亞洲歷史悲劇,台灣卻沒有任何紀念活動。對比4月17日,卸任前的蔡英文親自參加了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長韓國瑜主辦、以色列國會訪問團為來賓的「國際大屠殺紀念日」活動,可見台灣朝野對歷史價值的態度,只不過是地緣政治選邊站的表演而已,完全沒有「普世性」。但從南京大屠殺留下的唯一活動影像證據「馬吉影片」重現的過程來說,台灣人卻是主要的貢獻者。
吳永毅
2024-12-28 07: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軍事
歷史
專欄
文化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馬英九交會韓韶禧,兩岸卻錯失良機?
冬季青鳥與立法院3法激戰,幾乎蓋掉了前總統馬英九第3度訪陸的新聞。12月20日下午馬英九帶領大九學堂學員,參訪位於哈爾濱市平房區的「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結束之後,馬英九哽咽地說:「大部分台灣人都沒有看過731部隊這一段惡行歷史」,願協助兩岸學界合作挖掘歷史真相。馬前總統所言不假,可是他與大陸接待方,無不錯失了一次重要的機會。
張鈞凱
2024-12-23 06:10
風生活
即時
日本
南京大屠殺迎87週年…中國日本人學校「停課1天」!大使館也發公告:勿在外大聲說日語
南京大屠殺將在12月13日迎來87週年,加上日前深圳「九一八事變」93週年時,發生一起日本男童上學途中遇刺身亡事件,令許多家長惶恐不安。為了確保學生安全,中國境內的日本人學校過半數選擇停課,上海和北京則宣布改採網路授課。
中央社
2024-12-12 16:39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看軍校課程擬刪除中國現代史有感
近期報載,軍校通識教育課程將刪除「中國現代史」改為「世界史」,刪除的原因,國防部給出的理由為課程過時或不符實際效益。
蔣世安
2024-12-08 06:00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許劍虹專欄:美「中」對抗下的華裔美國人
筆者最近有空,前往位於洛杉磯市中心「小東京」(LittleTokyo)的日裔美國人國家博物館(JapaneseAmericanNationalMuseum)參觀,研究日裔美國人的歷史。其實洛杉磯中國城(ChinaTown)旁也有一座華美博物館(ChineseAmericanMuseum),按照讀者對筆者的瞭解,我理應先介紹華裔美國人的歷史才對,為什麼要先從日裔美國人的紀念館下手呢?
許劍虹
2024-11-24 07: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欲消弭被美歧視,日不妨改善對華關係!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日前提出美日對等的兩概念,還有「亞洲版北約」,都被美國白宮冷處理,甚至被賴岳謙教授評日本飛不出美國設的鳥籠,只有美國說了算。對於日本被美國歧視的鳥籠困境,筆者認為是有解的,日本不妨捨棄軍國主義,而第一步就是和中國大陸改善關係。然而,中日和解不只有辦法消弭日被美歧視,也將連動東北亞各方面的合作契機,整體加速發展,何樂不為?
阿寶 JH Wei
2024-10-14 06:1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石破茂接任日本首相,日中關係面臨新拐點
2024年9月27日,日本自由民主黨進行總裁選舉,石破茂在第二輪投票中成功當選第28任總裁,並將於同年10月1日出任首相。他提議組建「亞洲版北約」,引發外界對其未來對華政策的廣泛關注,日中關係獲面臨新考驗。
潘俊恩
2024-10-05 0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仇日教育」殺了他的孩子?深圳遇害日童父親:不會憎恨中國,只希望悲劇不再發生
「早晨在東京地鐵裏聽說這個小孩去世的消息,我們都蒙圈了(不知所措)。」目前生活在日本的中國維權律師伍雷接受BBC中文訪問時說。得悉10歲的日本學校男童在深圳遇害的消息後,他與一些在日本的華人社群9月18日當晚便自發舉行了悼念活動。
BBC News 中文
2024-10-03 12:23
新聞
國際
兩岸
北京如何改造香港人思想?BBC深度剖析「國安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週年國慶日,香港鋪天蓋地掛滿五星紅旗和宣傳標語,學生也被動員慶祝。BBC中文採訪多名中小學教師及專家學者,了解「國安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如何改變學校,長遠能否改造香港人的思想。
BBC News 中文
2024-10-01 11:16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歷史
專欄
趙心屏專文:汪琪─為什麼我要補綴1937到1949年的歷史
在一場「殖民後期台灣人民的米經驗」座談會,志工端上自製米點心,還有令人眼睛一亮的番薯籤,我從未見過、吃過番薯籤,很想立刻嚐嚐;一位長輩品嚐後舉手發言:「這番薯籤做得太好吃了,我們以前吃的總有股霉味,裡頭常夾雜著硬掉的牛屎、雞屎片…」,聽得我這台北聳傻了眼,原來在過去那個白米珍貴、番薯是主食的年代,將蕃薯刨絲攤在地面曬乾才能保存,若家裡養的家禽家畜肆意通過,曬乾的番薯籤夾著乾屎粒是常態。
趙心屏
2024-09-20 05:50
風生活
國際
即時
中國籍男主播暴走「釣魚台是中國的、勿忘南京大屠殺」 NHK嚇壞切割:擬索賠提告!
日本放送協會(NHK)電台19日遭到所委託社外機構的一名中國籍男性播音員脫稿稱:「釣魚島是中國的領土」,今天傳出該男還以英文說出「勿忘南京大屠殺、勿忘慰安婦」等言論。NHK認為事態嚴重,考慮索賠,提出刑事告訴。
中央社
2024-08-23 10:14
評論
兩岸
國內
藝文
專欄
王建煊觀點:夜盡天明的「撿回珍珠計畫」
20多年前我們的基金會,在浙江嘉興下面的平湖市,承辦了一所公辦民營的高中,名字是:平湖市新華愛心高級中學,每個年級有12個班,共36班。開學前教務處將學生名單送給我看,發現前面有好幾位成績特佳的學生未來報到。未來報到,就是不念了,而且也不會去別的學校。
王建煊
2024-08-02 05: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日名醫懸賞千萬抓人!靖國神社石碑遭中國網紅便溺,還用紅色噴漆寫上「Toilet」
日本靖國神社入口處的石碑上週五(5月31日)晚間遭中國網紅「鐵頭」便溺,還用紅色噴漆寫上「Toilet」(廁所)字樣。整個過程被「鐵頭」上傳網路,日本警方卻抓不到人,因為「鐵頭」犯案後隨即出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日對此強調「靖國神社是日本軍國主義對外發動侵略戰爭的精神工具和象徵」,但也呼籲在外國的中國公民遵守當地法律、理性表達訴求」。
國際中心
2024-06-04 10:57
評論
藝文
歷史
專欄
王建煊專文:道歉悔改才有公平正義
德、日兩國在二戰中的「慘無獸道」幾手完全一致,但有一點不同的是,德國人有認罪、道歉、賠償,而日本非但不認罪、道歉、賠償,並且還全盤否認他們「慘無獸道」的暴行。唯有道歉悔改,才有公平正義可言。
王建煊
2024-06-03 05:30
評論
政治
國內
歷史
專欄
王建煊專文:日本人的兩種面孔
王建煊
2024-05-13 05: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