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時代創造英雄,英雄創造時代。」由於百年來量子力學的發展成熟,造就了20世紀中葉迄今的全球半導體及電子學科技世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由於個人人格特質及家庭背景因素(張校長是二二八受難家屬),張校長的一生見證了台灣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的誕生、興起、繁盛,並站上世界舞台。張校長出生於1937年,逝世於2018年,他成年後的一甲子人生奉獻給了交通大學的教學、研究,行政與校務擴充及發展。1960年代張校長參與了國內第一間電晶體實驗室在交通大學的建立,及隨後的第一顆電晶體的製成和將integratedcircuit (縮寫作IC)命名為積體電路。他是台灣第一位國家工學博士(1970年)、中央研究院院士(1996年),及我國第一位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00年)。張校長曾獲得總統科學獎(2007年),辭世後總統府特頒褒揚令,表彰他對半導體產業與高等教育的卓著貢獻。張校長是交通大學在台建校的第八任校長,任期為1998年至2006年,任內推動了「基礎科學教學研究大樓」的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