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區域發展不均 文章列表
#
區域發展不均
約 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內
財經
產業觀點
經濟
理財
AI
台灣人口寧靜危機:2070年老人將近一半、工作年齡人口跌破50%,AI可以救嗎?
台灣人口拉警報,國發會副主委高仙桂今天指出,台灣明年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在少子化影響下,高齡化趨勢快速上升,估計2070年台灣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達46.5%,主要國家中僅次於韓國,工作年齡人口占比也將低於50%,對台灣勞動力及產業發展是一大警訊,但AI發展將成為轉變契機。
中央社
2024-12-11 14:33
新聞
國際
領先執政黨20個百分點!英國工黨發布競選政見:改變、穩定、成長
英國主要在野黨工黨13日發布競選政見,以「改變」為主軸,訴求以「均富」、「成長」和「穩定」代替保守黨過去14年執政下的「混亂」、區域發展不均、經濟與社會不正義,以及失靈的公共服務。
中央社
2024-06-14 10: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避免首要型都市的發展,台灣須重視地方社會政策
面對少子化與超高齡化的人口結構問題,台灣需要思考另一條非中央思維的政策方向,綜觀世界先進國家、社會福利制度完整的國家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人口分布不會過於集中在少數地區,而開發中國家就會出現『首要型都市』現象,這樣的人口結構也會導致諸多城市發展的問題,環境污染、交通壅塞、還有社會福利支出的分配問題。
蘇品叡
2024-01-27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財政劃分法需要修正,竹縣發展必須被重視!
新竹縣人口因為竹科效應發展,這幾年湧入相當多的新興人口入住,也是全台少數人持續正成長的區域,但是新竹縣的相關資源卻明顯不符合發展需求,導致地方的基礎建設不如預期。尤其竹東的外五里人口增加將近兩萬人,對比其他區域,幾乎沒有一個地方有瞬間移入這麼多人的情況,僅有同樣受到竹科效應影響的頭份市、竹南鎮一樣有正成長效應,但是比例沒那麼高。
曾允中
2023-11-05 05:30
評論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容移代金」制度的局限─城鄉發展的阻礙或機遇?
近日,台中市長盧秀燕表態希望中央取消「容移代金」專款專用的限制,並且放寬「容移代金」使用,讓其能應用在公共工程的預算上,對此中央內政部營建署回應:「依據都市計畫法第83條之1規定,並不能隨意改為他用。」然而依照現行制度下,不同的都市計畫區不能使用非該區的容積移轉繳代金,將使城鄉差距擴大,像是台中、台南、高雄都是縣市合併,那麼原縣區勢必比原市區更需要發展,卻受限於「容移代金」專款專用的限制,繳納的代金也只能用於購買原市區的土地,無法幫助縣區發展,一來一往之下,城鄉差距勢必更加拉大。
黎弘育
2023-08-27 05:3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人物》台南擋財路 郭再欽約「談談」 藍諸侯要他放手 議員陳昆和選立委戰賴清德子弟兵
林飛帆為太陽花學運領袖之一時,曾說台南人對政治異常保守,市長選舉「某黨推個西瓜出來都會當選」。林當時所指的,就是他後來擔任副秘書長的民進黨。台南確實是鐵桿深綠,只是在陸續發生爐碴、光電、槍擊、議長賄選案後,民進黨在台南長年「全壘打」的態勢會不會轉變?
蔡宜彣
2023-03-27 18:10
新聞
地方新聞
新竹
要當「新竹市永遠的志工」 林耕仁:盡一己之力服務家鄉
國民黨行動中常會2日來到新竹,於國民黨新竹市長候選人林耕仁總部舉辦。黨主席朱立倫、秘書長黃健庭、議長許修睿以及黨籍議員齊聚,一同高喊「唯一支持林耕仁」。朱立倫拜託新竹市所有支持正藍軍和國民黨的市民都要全力支持林耕仁。林耕仁現場簽署承諾書,年底當選新竹市長,將捐出市長任內所有薪水,全數捐予新竹市公益團體,要做新竹市「永遠的志工」。
夏和宣
2022-11-02 22:0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印尼能遷都,台灣為什麼不能?
據報導印尼首都雅加達人口過多,還面臨地層下陷危機;政府於2019年計畫2024年遷都至距離雅加達2326公里遠的加里曼丹省;以拯救地層漸下陷的雅加達,並發展東部地區經濟,因此計劃遷都。而台灣南北距離也不過4百多公里何以遲遲不敢面對遷都,降低大台北的天災地變之危機?
王清厚
2022-01-30 13:30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經濟
林建山專欄:進退兩失算的2022世界經濟
「前進已難再進、頹退也已難能更退」的尷尬窘局,乃足以定義說明這樣子幾年;如此失算,對於許多唬爛吹牛濫芋美化數據的大內宣國家,包括台灣這小地方與美利堅大帝國在內,都不啻給扇了好大一巴掌。亦即2022世界經濟將是進退兩失算的掙扎格局,臺灣的工商產業領袖以至政府當家主政者,都不能掉以輕心。
林建山
2022-01-19 14:50
風影音
國際
財經
藝文
「那隻長得像吹風機的豬,完全是我的菜!」英相強森忘詞硬扯佩佩豬撐場,挨批「史上最爛演講」
英國首相強森22日在英國工業總會年會致詞,一度迷失在稿海裡,隨後更大談自己造訪英國佩佩豬主題遊樂園的趣事,並向與會商業領袖大讚:「這隻長得像吹風機的豬,正是英國創意力的展現。」與會的商業領袖無不期盼強森談清楚他的「消除差距」政策細節,卻只聽到了普設電動車充電樁與「佩佩豬樂園真好玩」。除了商業大佬們深感不滿,保守黨議員與英國媒體也痛批強森表現「令人尷尬與混亂」、這場演說更是「史上最爛」。
陳艾伶
2021-11-23 20:1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你應該反對「竹竹」或「竹竹苗」合併升格的五個理由
現任新竹市長,同時也是民進黨年輕世代的政治明星的林智堅日前提出了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台灣第七都的倡議,並得到總統蔡英文與立法委員柯建銘的支持,因而在地方引起正反雙方激烈討論。
葉家瑋
2021-09-23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抑制房價飊漲,從區域均衡發展做起
馬英九政府時代對房地產下了幾帖猛藥,如實價登錄、房地合一課稅;但只見房地產交易量縮,價並未見大跌。最近房地產又見蠢蠢上漲,臺灣的房地產何去何從?真正「考倒師傅」。
王清厚
2020-10-26 05:40
地方新聞
台中
13年難題解鎖打通大智路10日啟用 舊城區生活更便利
延宕13年歷經三位市長的台中市大智路打通工程,在取得大智慧大樓住戶及周邊土地度主同意後,今年三月初舉行拆除動工儀式,進行工程半年後,9月10日上午,台中市政府舉行「大智路打通工程」通車典禮,讓東區的交通為之門戶大開,也讓台中市舊城區的交通更加便捷,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
王秀禾
2020-09-10 16: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疫情後的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
2020年,瘟疫打亂了全球經濟,虧損破產與紓困振興的字眼不絕於耳,但疫情總會過去,生活還要繼續,未來的全球投資布局必將重新洗盤,對陷入瓶頸的台商是契機,更是轉機。
高紹沖
2020-06-01 05:4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國內
觀點投書:均衡區域發展,縮短貧富差距
蔡英文總統日前宣布,邀請蘇貞昌在520後續任行政院長。蔡總統同時下達了5項任務。
王清厚
2020-05-13 05:40
評論
政治
財經
風評
風評:錯誤思維、濫用減稅,邁向「一國兩制」
日前行政院透露研議提出《台灣南部國土區域發展特別條例》,要以租稅優惠方式,引導民間投資中南部特定區域、特定產業,以達到南北平衡的目標。這是一個思維錯誤、再次濫用租稅優惠、骨子裡是大政府的政策,其造成的風險大、錯誤機率極高。
主筆室
2020-01-10 07:30
新聞
政治
總統政見會》酸韓國瑜跳票破紀錄 蔡英文:除了罵我,聽不到政見
總統蔡英文在27日晚在電視政見會首輪發言,猛轟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蔡英文痛批國民黨有兩個慣性,重北輕南跟跳票,除嗆韓國瑜放空高雄,酸韓國瑜對實際政策不在行,外號「韓總機」,蔡英文更諷「你的政策團隊的分機號碼應該是633。因為你的國政顧問團,就是當年馬總統的633執政團隊,而且是跳表團隊,是同一批人。」
顏振凱
2019-12-27 21:29
新聞
國內
鄉民問卦變戰「南北」!成大醫分數首度落後北醫 網友:這難道就是區域發展不均?
108學年度大學指定科考,校系登記分發結果7日放榜,今年成功大學醫科的錄取分數首度落後於台北醫學大學醫科。對此,有網友在PTT八卦版上發文,質疑「這是區域發展不均嗎?」,引發網友熱議。
羅立邦
2019-08-09 15:54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高考移民」,一場冒險的奔波
據大陸媒體報道,近日深圳一所民辦中學在該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中取得了「不尋常」的亮眼成績,有家長懷疑該校可能有來自因高考成績優異而聞名全國的的河北省衡水中學等校的「高考移民」。接到舉報後,深圳市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進行調查,廣東省教育廳也於本月5日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對高考移民進行排查。在4月30日,貴州省招生考試院通報了三名違規在貴州參加高考的學生的處理結果,3名高考移民考生分別被北京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北京外國語大學取消學籍。(註:中國大陸「高考」即大學入學考試)
陳李逸帆
2019-05-11 05:40
風生活
品味生活
創生在地向內扎根,城鄉發展不均的最佳解藥
因城鄉發展不均的關係,鄉鎮的青壯年人口為尋求更好的發展,大量外移集中到城市,不僅令城鄉差距日益增大,甚至造成傳統文化的消失,是許多國家都面臨到的難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區域型創新創業已成為各國的重要發展趨勢。
梁姍樺
2018-11-14 00:0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