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刺蝟戰略 文章列表
#
刺蝟戰略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大將軍反目震動台灣!黃曙光和李喜明的巨人歌利亞與大衛之戰
2022年,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以《台灣的勝算》一書提出「不對稱作戰」,加上同年開打的俄烏戰爭證實此戰法可戰,總統蔡英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以及美方,全都支持台灣戰略朝不對稱作戰調整;那一年,李喜明是震動台灣的大將軍。2023年,總統府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這位「潛艦國造舵手」,讓台灣的「海鯤號」下水,但他一句有個立委「一直在搞」,翻雲覆雨了台灣政壇。
楊舒媚
2024-02-19 08:40
VIP
國際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美國對台最新軍援,跟過去有何不同?BBC:華府低調打開錢袋,幫台灣武裝到牙齒
美國8月30日宣布首筆對台「外國軍事融資」,立刻引起中方嚴正反對,要求美方停止與台灣一切形式的「軍事勾結」。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與台灣已下單的140億美元軍備相比,這次美援的8000萬美元並不特別多,甚至買不起一架F-35。雖然「憤怒」已是北京對任何對台軍援的制式反應,但這次的美援確實有所不同。
李忠謙
2023-11-06 12:08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事實查核:高價出售過時武器給台灣,美國不懷好心、還想大賺一筆?
美國把台灣裝扮成「豪豬島」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高價出售過時武器,讓美國軍工複合體賺個盆滿缽滿。
美國之音
2023-08-10 17:3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拜登重拾「島鏈戰略」:美國如何串連第一島鏈盟友,中國又將如何突圍
美國總統拜登(JoeBiden)上台後持續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以「結盟」各國為其外交主戰略。其中,在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與菲律賓,日本,韓及台灣等盟友近年來的軍事合作,近日受到全球關注。
BBC News 中文
2023-05-10 17:58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台灣有事》「拜登說會出兵協防,但美國並未做好準備!」五角大廈前官員警告:幫台灣嚇阻侵略,時間所剩無幾
對於是否出兵協防台灣抵禦中國入侵,美國政府向來採取「戰略模糊」策略。不過拜登去年4度強調「美國會出兵協防」(雖然白宮官員也4度強調「政策不變」),多位美軍將領更公開表示「解放軍這幾年就會攻擊台灣」,讓許多人認為美國不但已預見「台灣有事」、更試圖表態嚇阻中國入侵。不過曾任五角大廈創新部主任、目前是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的麥克‧布朗指出,美國根本沒有做好抗擊解放軍的準備,並對台灣政府提出多項戰略建言。
李忠謙
2023-02-01 00:0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如何讓國民黨不再「疑美親中」?華府智庫建言:美國放棄戰略模糊,明確承諾協防台灣
華府智庫蘭德公司的研究員郭泓均近日投書《外交政策》,強調華府長期奉行的「戰略模糊」(StrategicAmbiguity)已讓美國與台灣都陷入困境。若能讓台灣增加國防開支、實施豪豬戰略,並且對台灣做出進一步的防衛承諾,才是更好的抗中策略。
李忠謙
2023-01-20 0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未來戰爭》前美外交官員:網路才是戰場 前CIA局長:維持軍火生產很重要
2022年2月爆發的烏克蘭戰爭,被認為可能被其他獨裁政權侵略他國的範本,特別是不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的中國,而曾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的史勞特9日坦言,質疑美國的「民主對抗獨裁」策略把中國推向俄羅斯;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局長裴卓斯強調,當前的烏克蘭戰爭並非未來戰爭模式。
簡恒宇
2023-01-11 18: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國祥觀點:催統聲聲急 懼統深深憂
中共二十大閉幕了,一如所料,加重統一台灣決心的宣揚,且將「反對與遏制台獨」列入黨章。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政治報告中也宣示統一中國的堅決立場,他的立場宣示立即引來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勢回應,他指習近平正帶領中國朝更「激進」、「侵略」的方向發展,決心「加速對台統一」進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批評布林肯的說法,「不是對『一個中國』承諾的重申,而是對承諾的篡改」。兩強口水戰再互噴一回。
陳國祥
2022-10-26 15: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弘安觀點:抗中不能保台,倚美引戰兩岸兵戎相見?!
「所有的戰爭宣傳、叫囂和仇恨,都來自那些不上戰場的人。」——奧威爾格言集
弘安
2022-10-20 15: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烏克蘭擊沉俄羅斯巡洋艦的教訓》美國面對中國A2/AD威嚇 台灣應採取這種戰術
俄羅斯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4月13日深夜燃起大火,隔日凌晨沉入海中,而美國同月15日證實,莫斯科號是被2枚烏克蘭國產「海王星」反艦飛彈擊中。《外交政策》1日表示,中國可能會效仿,以此模式不讓美軍馳援台灣,但台灣也可以相同模式,嚇阻中國進犯。
簡恒宇
2022-10-04 00:00
評論
兩岸
國內
風書房
軍事
專欄
黃介正觀點:多算不殆,無算必危─強軍維和不戰為勝
台海會不會爆發戰爭,是當前國際政治中的熱議話題,台灣應當如何防衛,是美台政策圈的論辯焦點。近幾年來兩岸正式管道封閉、敵意升高,復由於美中爭霸對立深化,雙方言戰者眾;及至俄國揮軍烏克蘭,解放軍圍台新常態,台海風雲再起,怎不令人戒慎警惕。
黃介正
2022-09-15 14:20
新聞
國際
軍事
美國持續推進對台軍售,分析家批評:拜登政府忽視增強台軍戰力,甚至利用軍售干預台灣防務
美國向台灣出售1.08億美元武器的方案日前又過一關,但是一些批評人士說,這批軍售案並不足以幫助這個東亞民主政體保護自身不受中國攻擊。
美國之音
2022-07-20 21:00
VIP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大國博弈
「亞洲版北約」若激怒中國,反而不利台灣安全!智庫建議華府改採「主動拒止」戰略,呼籲台灣「負起更多自我防衛責任」
「美國政府應該跟台灣說清楚,美國的地面部隊不會在海灘與港口的防衛戰、或者游擊戰、城市戰中扮演任何角色,那些都是中華民國軍方以及預備役官兵必須自行準備的戰鬥。」
李忠謙
2022-07-16 03:00
評論
國內
軍事
專欄
鄭宏輝觀點:新竹艦啟航!看見台灣國防自主的實力
烏俄戰爭開打至今已經持續2.5個月,烏克蘭的局勢越來越樂觀,就連北約秘書長都信誓旦旦表示「雖然戰爭還會持續一陣子,但是烏克蘭有能力抵禦俄羅斯的侵略」。在烏俄戰爭中,給予台灣兩個重要的啟示,第一個是自助、第二個是士氣。
鄭宏輝
2022-05-13 14: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公共政策
軍事
觀點投書:臨時起意的義務役期延長是走回頭路?
針對義務役期是否延長,國防部正式研議恢復一年期間的可行性,這是台灣民眾看見俄烏戰爭後,引起國內社會討論的重要議題。但是,有責任的政治人物不應該將人民都叫去當兵前進戰場,必須要思考的是:台灣真的需要走臨時起意式的「義務役期延長」的回頭路嗎?
孫榮富
2022-03-28 14: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觀點投書:台灣需要「永久和平」?還是「不對稱作戰」?
對岸對台灣的武力威脅不是一天兩天,該戰機出現在我國的週邊幾乎常態化,這是兩岸敵對關係每況愈下所致。
孫榮富
2021-08-14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台灣國防在四大困境下,如何抵禦強大敵軍來襲?VOA專訪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不對稱戰力」與「刺蝟台灣」才是唯一出路
解放軍東部戰區的陸軍第73集團軍,7月下旬在中國東南沿海出動兩棲重型合成旅展開「越海奪島聯合登陸演練」,被認為顯然是劍指台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在中共百年黨慶上,再次提及「祖國統一」與「解決台灣問題」。對岸武統之心日甚,當然也引發國際社會關注,包括美日、美韓聯合聲明、G7峰會公報,都罕見提及台海和平的重要性。不過我國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在《美國之音》專訪中表示,台灣安全不能寄望於中國大陸的善意,也不能寄望於美國的友誼,唯有建構「刺猬台灣」,利用以小博大「不對稱戰力」讓中共達不到戰爭的目的,才是台灣唯一出路。
國際中心
2021-08-04 12:52
新聞
國際
軍事
華府為何讓台灣採取「刺蝟戰術」?英國智庫:嚇阻解放軍對台動武,也降低美國直接介入風險
美國對台軍售背後的新戰略:讓台灣以小搏大,加大解放軍入侵風險,同時又能降低美國介入導致戰爭升級的風險。
BBC News 中文
2020-12-30 11:57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軍事
專欄
弘安觀點:為台獨而戰戰力0,刺蝟戰術保護你能信?
退役上將陳廷寵日前應邀出席「陸軍官校在台復校70週年慶祝大會」,以黃埔軍校高雄鳯山復校24期(來台復校第一期)的資格擔任貴賓,應邀致詞時以黃埔校史發展為題,強調「我是中國人(中華民族),是驕傲的象徵」,報告指出國軍是黃埔建軍一脈相承,雖然經歷了四個時期(黃埔、南京、成都、現今的鳯山),完成東征、北伐、剿匪、抗日,保衛台灣復興基地各階段的使命。
弘安
2020-10-06 06: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軍事
觀點投書:自己的國防自己救
中國自2020年8月3日起,在南海東沙群島舉行自1949年來對台最大規模軍演,小英總統回應:「中華民國台灣國土,寸土不讓。」行政院各部會回應得當,稍早七月份時,中美軍方在南海、台海交鋒,小英居然公開呼籲雙方克制,這是錯誤的對話,因為輪不到我們去呼籲,中美在台海對峙的主因就是為了台灣。蔡英文總統的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獨立論述,要輔以「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應公開宣佈,中國若傷害台美日共同利益,台灣會積極協防。
蔡森然
2020-09-21 05:2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