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凱達格蘭族 文章列表
#
凱達格蘭族
約 2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旅遊
2023北部景點推薦》想走春卻不知道去哪裡好?盤點12個內行人必去的私房景點,美到讓人一秒離開被窩
受夠每年出門走春總是塞塞塞嗎?過年大家往中南部去,留在北部或北上過年的朋友們,好好享受一下不壅擠的春節,一起看看12個美到讓你離開被窩的北部過年走春景點吧!
Tripbaa趣吧
2022-12-26 18:00
新聞
政治
凱達格蘭大道差點就叫「瑪麗蓮夢路」 陳水扁曝介壽路改名內幕
前總統陳水扁就任台北市長期間,將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更名為「凱達格蘭大道」,至今凱道是許多集會遊行的舉辦場所。陳水扁5日在臉書發文,透露當初凱道改名的歷史,曾有人提出「短路」、「瑪麗蓮夢路」等有趣命名。
羅立邦
2020-10-05 22:43
風生活
風歷史
「又高又雄」掀地名之亂,教育部臉書開課啦!松山、板橋、瑞穗…這些台灣地名都跟日本有關
高雄地名怎麼來,近期引起熱烈討論。教育部臉書小編推出台灣地名解謎圖,解釋高雄從原名「打狗」變「高雄」的由來。
中央社
2020-06-09 19:45
風生活
新知
松山沒有山、板橋並非橋,叫高雄當然也不是日人期望「又高又雄」!他揭台灣地名背後秘密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6月6日在臉書po文「一百年前,日本人將打狗改名高雄,就是希望這個城市又高又雄。然而一百年後,這個城市的下一代,決定親手將這希望埋入歷史裡頭⋯⋯」引起高度爭議,呂秋遠律師發文說出一些台灣地名正確由來,說明取名高雄不是希望「又高又雄」。
呂秋遠
2020-06-08 17:32
風影音
風生活
「我要用鏡頭收服你...」爆笑街訪第二彈!萬華阿伯超奇耙行為讓網友笑瘋:太接地氣了
萬華區又稱「艋舺」,有著平埔凱達格蘭族語「獨木舟」的意思,是台北市較早開發的區域,因此有著許多老舊的社區和古蹟,著名的龍山寺、剝皮寮皆在此地;除此之外,更有著引領時尚潮流、年輕人的聚集地——西門商圈,同時有著舊有及現今文化的萬華,居民的生活到底是如何呢?
風影音編輯
2019-05-13 11:59
新聞
政治
政見會轟國民黨「沒出息」 張亞中:承認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兩岸才和平
台大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宣布參選國民黨2020總統大選黨內初選,今(23)日發表「台灣民主第一次,12小時不斷電」政見分享會,全程透過「孫文學校」臉書現場轉播,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價值、政策和方法,並接受到場民眾提問對話。
黃若芝
2019-02-23 15:35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2020總統選舉後的國家定位?
習大大一席《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談話,以「第一球」的姿態掌握2020命題。總統候選人如何跳脫此命題的漩渦至關重要。媒體共同炒作習大大與蔡總統談話,民眾也接著熱議不決。然而,正常民主國家不會有這種討論「國家統一」的併吞議程。民主國家多有國家分裂之公投而已。這種中共強加於台灣民主選舉的政治議程,可以是非常特殊且前所未見的實驗;獨裁政權有沒有能力對民主政權進行反撲,讓民主政權下的人民離開民主價值?
田懷青
2019-01-08 05:2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文化
災難,讓我們重新踏上自我追尋的路程:《種回小林村的記憶》選摘(1)
在台灣生活那麼久,我們可曾想過「台灣」這個名字的由來?
日光小林社區發展協會
2018-08-05 05:1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歷史
古老的傳說,有趣的習俗:《有溫度的台灣史》選摘(1)
宜蘭有一項農特產:三星蔥。宜蘭人拿它做蔥油餅、餃子、炒肉絲、炒蝦仁等料理。
楊渡
2018-07-16 05:10
新聞
政治
「民進黨一定要贏、但禮讓柯文哲」 呂秀蓮:這是什麼邏輯?
呂秀蓮前副總統不滿民進黨中央屢傳要跟台北市長柯文哲合作,3日繼續開火,呂秀蓮質疑,蔡英文總統接曾接待獨派,說民進黨一定要贏,結論卻是民進黨一定要贏,但民進黨不要提名,全力支持禮讓柯文哲,她不懂這是什麼邏輯?
顏振凱
2018-04-03 17:21
新聞
國內
燈會狗狗大集合!全台「旺旺花燈」大PK 哪一隻最吸睛?
元宵節來了!適逢周末假日,你準備好和家人一起賞燈了嗎?《風傳媒》整理出今年各縣市的燈會資訊,看看哪裡的主燈最吸睛,趁著好天氣,出門賞花燈吧!
朱冠諭
2018-03-02 21:55
新聞
政治
台北燈節主燈「幸福魔力狗」柯文哲:今年較去年平穩
今年正值狗年,台北燈節也將於2月24日至3月4日於台北西區登場,而今年主燈命名為「幸福魔力狗」,高5米,再加上底座約3層樓高。台北市長柯文哲今(12)日揭幕主燈,表示去年的「小奇雞」太新潮,今年的看起來比較平穩。
焦家卉
2018-02-12 12:23
風生活
風歷史
多數人絕不知道的台北城過去:纏鬥長達200年,張、劉兩家人最激烈的耕地搶水對決!
台灣有一句俗語叫作「開埤造圳,人人有份」,典故是以18世紀拓墾時期的台灣為舞台,各地大舉展開水田化運動,業戶墾民出錢出力興築大水圳,讓原本只能種一些地瓜、豆子、陸稻的「看天田」,灌溉升級成產量倍增的水田,以養活更多人口,拓展更多聚落,所以被稱為「台灣農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玉山社
2017-08-30 14:03
地方新聞
萬大線9座站名出爐 萬華古地名「加蚋站」源於平埔族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7-11 14:30
地方新聞
基隆
文化局策展「古早基隆人」 展現族群文化的不同
基市文化局為強化在地資源,結合社區團隊創意,特別邀請基隆市中正區平寮社區發展協會與社寮島文史工作室,企劃「古早基隆的人」特展,今天開始到今年九月二十日假基隆市壽山路史蹟館展出。
張毅
2017-06-14 17:47
新聞
政治
國內
谷辣斯・尤達卡:原住民要拿回實質土地權,終極目標是實施民族自治
原民會公布《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後,支持這項辦法儘速實施的原住民遭到罵名,包括民進黨立委KolasYotaka(谷辣斯・尤達卡)。她14日受訪時指出,原住民的「還我土地」運動,是要拿回「實質土地權」,在這片土地上組成自治政府,怎麼會甘於劃出傳統領域空間,及被動地針對土地的利用行使諮商同意權而已?她認為這是非常退步、羞辱祖先的講法。
石秀娟
2017-03-17 14:41
地方新聞
台北
從想像到成型 公民相約見證北投22號公園誕生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7-02-12 17:00
風生活
風書房
《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選摘:水來說故事,發現社子島前半生
孤懸於台北城市邊緣的社子島,是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後流經台北盆地的最後一個地點,擁有獨特的歷史風華、地景人文,卻因一場颱風,遭到政策性禁建、限建,從此身世坎坷。
楊麗玲
2016-08-06 10:30
風生活
新知
風歷史
別再問我姓什麼了,因為我就沒有「姓氏」嘛!
「妳好,請問怎麼稱呼?」「我叫巴奈!」(註1)「啊,巴小姐妳好!」「……」(「巴」小姐?看我把你巴下去啦巴小姐!……)
Mata Taiwan
2016-08-05 14:44
地方新聞
新北
找回消失的凱達格蘭族文化 愛上水梯田百人認養
記者林茂榮/新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6-07-17 19: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