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公民記者 文章列表
#
公民記者
約 27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美中經貿談判傳重大突破?資本市場見分曉
圍繞美中兩國在瑞士日內瓦的經貿談判引發全球關注。為期兩天的閉門會談,雙方都稱「取得重大突破」,這也是自中美關稅戰以來,兩國罕見性對外發佈一致的資訊。中方代表團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美雙方就彼此關心的經貿問題開展了深入交流。會談氛圍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取得實質性進展,達成重要共識。與會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補充說,該機制將「就相關貿易問題開展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
田暢
2025-05-12 14:13
新聞
國際
川普百日》軍事與經濟凌駕一切,國際特赦組織:川普是人權倒退嚕的「超級加速器」
美國總統川普在29日迎來第二任期就職百日,同一時間,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International)發布年度報告,直指川普的外交政策正在加劇全球人權惡化的趨勢。報告指出,川普政府讓軍事與經濟利益凌駕於人權與外交之上,並打壓多元與包容價值,全球民主體制與普世人權正面臨重大威脅。
吳辰君
2025-04-30 08:3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蔡世杰觀點:柯文哲與賴清德,一場從神壇到獵殺的權力衝突
「一個羊群般的國家,只會孕育出狼群般的政府。」──愛德華・R・莫羅
蔡世杰
2025-04-21 06:20
地方新聞
台北
罷免潮與加熱菸審查難題 台灣民主下政策困境
近期台灣政壇風起雲湧,罷免聲浪一波接著一波。多位立委面臨罷免危機,連署行動在各地如火如荼展開,短時間內便跨越成案門檻,展現公民社會的強大動員能力。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攸關民眾健康的加熱菸上市審查,卻如同老牛拉車般,耗時兩年仍無下文。就有公民記者在網路上發文(台灣罷免44立委一周成案,加熱菸審查兩年未果),質疑政府效率欠佳。
何長澤
2025-02-14 15:08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武漢封城五週年:BBC談「消失的真相」與「疫情世代」的集體創傷
五年過去,武漢早已恢復車水馬龍的繁華,但那76天的封城記憶,依然深埋在居民心中。
BBC News 中文
2025-01-23 17:12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張含專文:說故事的人─廖亦武
自1990年代起,廖亦武就開始收集中國人的口述歷史,從日常經歷到非凡經歷。2011年,在國家的刁難下,他離開了中國。作為一個異見者,講故事的人如何找到新的聲音?
張含
2024-12-08 07:10
評論
兩岸
藝文
專欄
曾志豪觀點﹕如果說留港傳媒被「馴化」了呢?
最近一個臺灣文壇的小風波,卻意外吹奏起臺港之間不和諧聲響。
德國之聲
2024-10-09 05:50
新聞
國際
兩岸
5月甫出獄 張展赴甘肅營救友人被警方帶走失聯
5月甫出獄的中國公民記者張展,上週隻身前往甘肅營救被抓捕的異議友人,其後在咸陽老家被上海警方帶回,目前傳出被關在浦東看守所。她的X平台帳號自28日迄今未再更新,引發友人與人權團體呼籲關注。
中央社
2024-09-01 20: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余杰專文:問人間,誰是英雄?
《當代英雄:黑暗時代的抗爭者》(第一卷)出版之後,受到很多讀者肯定,也讓若干此前不為外界所知的抗爭者的事跡在華語世界得到更廣泛傳播。
余杰
2024-06-02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報導武漢疫情被關四年!公民記者張展出獄,但仍處於嚴密監視之中
無國界記者組織(RSF)週二(5月21日)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轉發影片,顯示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在鏡頭前表示自己已獲釋。
德國之聲
2024-05-22 18:04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余杰專欄:以藝術反抗中國的國家恐怖主義—黃國才
黃國才:享譽國際的香港視覺、裝置與行動藝術家。美國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士、英國卻爾西大學雕塑碩士、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博士。「藝術公民」及「街頭設計聯盟」創會成員。曾任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及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多年在紀念「六四」週年活動、「七一」遊行及反送中集會上創作諷刺時弊的視覺及行為藝術,受到官媒點名批判和恐嚇。二○二一年七月底,移居台灣,將抗爭藝術帶到台灣,繼續為香港、台灣及自由價值發聲。
余杰
2024-02-26 06:20
新聞
政治
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 民進黨給祝福:盼新院長帶領各黨齊力為人民努力
立法院長1日舉行選舉,由國民黨立委韓國瑜當選立法院長。對此,民進黨表示尊重憲政體制、尊重立院全體立法委員的民主選舉結果,並對新任國會院長韓國瑜表達祝福,新一屆的立法院是新民意的展現,未來將由3黨共同承擔國家進步的責任。
黃信維
2024-02-01 15:15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李孟居觀點:高調聲援還是沉默不語─關於富察,我們還能做什麼?
八旗出版社總編輯富察回中國大陸註銷戶口、探親期間被秘密逮捕羈押已經超過半年了。曾經有從事救援活動的民間團體內部人士指出,他們不願意公佈細節、也不願意公佈開展救援的團體名單,因為依照過去經驗臺灣媒體報導救援團體名稱、公開救援之後,反而會成為中國司法栽贓的藉口,對遭受中國迫害的當事人更加不利。
李孟居
2023-10-12 05:50
風生活
娛樂
影評/Netflix《疫起》為何超催淚?重現台灣SARS封院噩夢,致敬醫護無私的犧牲
電影《疫起EyeoftheStorm》在8月15日Netflix全球獨家上線,這是一部2023年4月上映,由林君陽執導,王柏傑、曾敬驊、薛仕凌主演的電影,內容講述2003年在臺灣發生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臺北市立和平醫院因院內群聚感染而遭到封院,院內醫護人員的故事。
方格子 Vocus
2023-08-25 12:26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謝明瑞觀點:侯友宜的民調逆轉勝的迷思
在虛假當道的今天,在政府「打假假更狂」的現代社會,連民調真偽也讓人難以相信的情境下,代表國民黨角逐總統大位的侯友宜市長之民調,是否一如綠色媒體所言-逆轉勝,似也充滿了「似真看似假」的撲朔迷離。民調之不可信,其來有自。
謝明瑞
2023-07-21 06:50
新聞
國際
兩岸
台灣MeToo燒到中國維權人士 趙思樂:民主運動要靠男人壓迫女人就不值得成功
MeToo議題在台灣社會持續引發關注,受到指控的對象已經從演藝圈、政界人士擴展到其他領域。近日,多名女性指稱在與中國維權律師圈的接觸中,遭遇過性侵。
德國之聲
2023-06-23 21:08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經濟
天安門屠殺34年後,中國如今還有抗議示威嗎?解析那些威權夾縫間的異議之聲
六四屠殺過去34年,中共政權仍在壓制與官方敘事相衝突的異議。透過對中國社會抗議的研究可發現,中國人民儘管冒著相當風險,仍勇於捍衛權益。中國人在抗議什麼?為何冒著危險仍要表達異議?而聲援這些抗議有何幫助?「自由之家」6日在台北舉辦「中國異議圓桌論壇」,邀請專家學者深入探討。
蔡娪嫣
2023-06-07 09:00
新聞
地方新聞
桃園
桃青志工隊投入偏鄉服務 張善政期許愛心跨越國界及族群
桃園市長張善政出席「2023TIME時代影響力桃園國際志工授旗儀式」,為青年國際志工團隊前往6個海外國家偏鄉地區服務,藉由授旗打氣,並肯定願意投入志願服務的青年朋友。
王維傑
2023-05-28 02:13
新聞
政治
搶攻年輕選票 柯文哲號召青年入黨當「造浪青年」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近期創建個人YouTube頻道,搶攻年輕人市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今(18)日出席民眾黨青年團招募記者會,表示民眾黨重視年輕人,要讓年輕人有希望,國家才有未來,號召年輕人加入民眾黨。
許維庭
2023-05-18 22:29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手握第五權的你,是制衡假媒體的積極公眾嗎?
紅花開 紅的心 紅的好美麗;為了你 等下去 我還在這裡;
段譽
2023-05-15 13: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