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公共債 文章列表
#
公共債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新竹
竹市議會總質詢圓滿落幕 邱臣遠盼府會攜手共推市政
新竹市議會第11屆第4次定期會市政總質詢今(22)日落幕,代理市長邱臣遠感謝議員們的鼓勵、鞭策與指教。邱臣遠表示,自擔任代理市長以來,面臨許多挑戰,但更獲得了寶貴的學習機會,市府團隊始終秉持勤懇務實的態度,全力推動各項市政,並延續市長高虹安的十大施政策略,穩步推進政策和建設,戮力提升市民幸福感。
方詠騰
2024-11-22 18:59
VIP
評論
國際
財經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吳俊毅觀點:日銀利率持續正常化的困境─抑制通膨/提振日圓 vs.保障財政可持續性
日銀與世界主要央行(美國、歐洲與英國)的貨幣政策,在過去兩年多來,沒有呈現同步的走勢。相對於日銀,歐美等國央行在經歷過幾輪的快速升息後,目前因經濟態勢有衰退的疑慮,已經走到貨幣政策又要反轉的十字路口,也就是降息。其中,隨著歐銀在今年6月率先調降利率,緊接著英國央行也跟進,在8月決定調降政策利率,降息25個基點,將利率從5.25%下調至5%。儘管日銀也在7月時,從事17年來的第二次「升息」(應該只能說是利率正常化),但日銀強度與速度還是遠遠不及歐美央行過去兩年多來的做法。
吳俊毅
2024-08-29 07:10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前瞻預算的「謠言」與蔡英文的「謊言」
蔡英文現身了,在觀音佛祖成道的日子,她到接雲寺參拜,祈佑台灣平安,還特別澄清她的「前瞻建設」看得到、用得到,而且,絕對沒有「債留子孫」;就像大疫之年,蔡英文領頭護航,讓民進黨全黨矇著眼力挺一支特殊疫苗,這一回更誇張,全黨都成了「預算盲」─包括一缸子在立法院責司預算審查的立委們。
主筆室
2023-08-07 07:20
VIP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建山專欄:2023甩不開的臺灣經濟短路
2023甩不開的臺灣經濟短路危機,勢必造成甚至十年以上的「臺灣失落」。
林建山
2023-01-04 14:50
VIP
政治
公共政策
新新聞
哪位市長是減債王、哪些市民是背債王 盤點地方債務,社宅、捷運可能成財政黑洞
苗栗老人看診免掛號費、北北基桃交通月票1280元、基隆送年輕人5萬輛Gogoro電動機車,各地方大選選前支票滿天飛,但檢視各地方政府財政狀況會發現,各地債台高築、許多政府應付款、自償性公債更未被列入債務之中,變成前人開支票、後人買單,而全台新任縣市首長選後到底能否兌現政策?必須回頭計算各地財務狀況。
唐筱恬
2022-12-20 17:20
地方新聞
高雄
高市債務達全台縣市總合1/3 陳麗娜:市民背債9.2萬元公共債
高雄的負債是全台各縣市總和的三分之一!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10)日質詢財政局長陳勇勝,高雄總負債達3109億,每位高雄市民的公共債務負擔達9.2萬,財政問題若不改進,無法向高雄市民交代。因此陳麗娜提出兩年後達成零舉債、明年中央補助款突破600億、軌道建設自籌款要降低等三項主張。陳勇勝表示,財源部分捷運部分會做聯開、TOD等,在軌道建設上會有所挹注。但無論陳麗娜如何追問,他始終無法提出聯開具體收入數據。
徐炳文
2021-05-10 14:21
評論
國際
國內
財經
專欄
林建山專欄:被美元綁架的世界經濟
正遭到日趨弱勢化「債務美元」全方位大綁架的世界經濟,能否在2022年底之前,真實脫困復甦,回到常態穩健成長軌道加速度持續前進,全世界都持疑。
林建山
2021-03-31 06:50
VIP
國際
財經
新新聞
陳錦稷專欄:疫情創造經濟驚悚的2020年
二○二○年實在是充滿「驚奇」與「驚恐」的一年!從中國武漢爆發的肺炎疫情蔓延全世界,至今全球疫情仍未見趨緩,累計已有八千多萬人受到病毒感染,死亡人數更高達一七七萬。
陳錦稷
2020-12-31 09:00
新聞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紓困國民黨想發現金收民心,被柯建銘反將一軍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行政院提出紓困二.○版本修法草案和追加預算,在既有的六百億元紓困預算上,再加碼一五○○億元。
胡宥心
2020-04-23 13:00
新聞
政治
財經
調查
前瞻基礎建設真的讓中央負債零增加嗎?專家告訴你如何破解政府話術
年底選舉將屆,縣市首長候選人又為了「債留子孫」議題打口水戰,中國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曾巨威表示,「選舉吵舉債都是假議題,怎麼談都是表面的數字!」他強調,2014年《公債法》修法,將各級政府總債限計算基礎從過去3年GNP的48%調高為50%,只是暫時解決地方政府舉債破表的問題,如今民進黨政府推動前瞻基礎建設,多數建設需要地方政府配合款,「但《公債法》執行最大弊端,就是授權政府有充分彈性空間,認定自償性債務」,在缺乏專業審查下,讓不少建設計畫以「自償性」為名,頭過身就過。
林上祚
2018-08-07 08: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兌現「8年20萬戶」社會住宅得舉債3000億!內政部開方便門讓債務變「自償」
為了兌現總統蔡英文「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政見,內政部最近成立了行政法人「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不過,10萬戶社會住宅的興建成本高達3000億元,即便是內政部的都更基金、住宅基金與新市鎮基金,額度也只有700多億元,縣市政府勢必得舉債興建社會住宅。為了讓縣市政府排除《公債法》舉債上限,內政部方面已經取得財政部「讓步」,同意社會住宅的1500億舉債列入「自償性負債」。以目前社會住宅租金,標榜比市價便宜2成情況下,社會住宅舉債如何能做到「自償」,頗令人關切。
林上祚
2018-08-07 08:10
評論
朱淑娟專欄:六年660億 缺乏國土規畫還是治不了水
立法院財政、內政、經濟聯席委員會26日初審通過六年660億「流域綜合治理計畫」第一期2014、2015兩年預算126.69億元。原本今年一月十四日三讀通過的「流域綜合治理特別條例」這筆預算全額舉債支應,但立委賴士葆、費鴻泰、李應元認為國家舉債已快到上限,提案將其中一半、330億改由公務預算支應,並初審通過,這某種程度回歸預算編列的公平正義,值得肯定。
朱淑娟
2014-05-27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