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兩岸貿易 文章列表
#
兩岸貿易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兩岸貿易「摩擦」再升溫,零關稅掰掰
大陸國務院9月18日宣布,自9月25日起,將停止對部分原產於台灣地區的農產品免徵進口關稅政策,根據公告內容,這一決定影響範圍包括鮮水果、蔬菜、水產品等34項台灣農產品,這些產品將不再享受原有的零關稅優惠,需按照現行的關稅規定進行徵稅。相關文件還廢止此前涉及台灣農產品免關稅的多項通知,包括2005年、2007年、2011年分別頒布的零關稅政策。
卓妹
2024-09-22 05:30
新聞
政治
中國砍關稅減讓 郭正亮指「這項目」對台灣殺傷力最大:金額遠超ECFA
520後台海情勢動盪,中國財政部5月31日突公告,終止對原產於台灣等134個商品的關稅減讓、中止適用《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協定稅率。對此,前立委郭正亮在政論節目《盧秀芳辣晚報》中分析,ECFA逐漸被掏空,但中國對台灣殺傷力最大的採購,貿易金額遠大於ECFA。
陳明遠
2024-06-01 14:0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杜宇觀點:斷開ECFA走向世界─是「糖衣」還是「毒藥」?
國內大選結束賴清德低票當選,由於賴清德堅持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且美國政府「以台制中」的政策不會改變,可預期未來兩岸變數更多,情勢更加嚴峻,大陸官方對台灣外交及貿易的反制措施不會鬆手,是否中止ECFA成為重要觀察指標。為此,選後工商界即呼籲ECFA不能斷,希望政府盡快化解兩岸歧見,卻未見農受影響的農業界做出同樣的呼籲。
杜宇
2024-02-03 07:1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杜宇觀點:唯選民能解兩岸經貿僵局
大陸商務部認定臺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構成貿易壁壘後,大陸國務院於21日宣佈中止ECFA當中,對台灣的丙烯、對二甲苯等12個稅目的關稅減讓,將從明年起生效,並希望能在「九二共識」基礎上來討論兩岸經貿;行政院也提出4大不合理,認為中國大陸「經濟脅迫」,並表示有關中止部分石化產品關稅減讓,對台灣衝擊與損害仍在可控範圍(這12項目今年至11月底止,出口金額大約22.15億美元,對中國大陸出口有18.69億美元,占比大約84.38%)。
杜宇
2024-01-02 07:0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縱然天打雷劈,郭台銘也要辦的事
該吃飯吃飯,該燒香燒香,該辦的事,天打雷劈也得辦.........「一代宗師」。
雁默
2023-09-06 05: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財經
觀點投書:大陸惠台,台灣惠美?
日前,大陸商務部於宣佈對台灣貿易壁壘調查的結果,直指台灣對陸限制措施不符合WTO相關規定,亦不符合「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內容,將結合調查結果根據有關規定研究採取相應措施。島內輿論一時沸騰,PTT網民喊話民進黨,「綠共真廢」、「塔綠班政府一邊吸毒一邊吸獨」,字裏行間都是對民進黨自食苦果的嘲諷。
葉一秋
2023-09-05 06:0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凡事政治化—台灣農業發展大堪憂
這幾年來、物價飛漲,農漁產品價格激增、外銷市場受阻,國內怨聲載道,但是陳吉仲的官位就穩如泰山,辦事不力、只會出一張嘴的形象深植人心。
陳俊傑
2023-06-28 06:10
VIP
評論
國內
財經
專欄
名家專欄
林建山專欄:2023台灣經濟假滯脹真衰退
台灣經濟2023,迄今所見,可以確定的是個典型「假滯脹真衰退」經濟體,也是個無法從「中等所得陷阱」中自我脫困而出的失能經濟體。至少到2024年第四季之前,恐怕大家都難再寄予厚望。
林建山
2023-06-21 07:10
新聞
政治
巴拉圭斷交危機解除?郭正亮曝台巴邦誼未爆彈:很多事情是經濟力量決定
我國在南美洲唯一友邦巴拉圭日前舉行總統大選,最終執政黨紅黨(ColoradoParty)的總統候選人潘尼亞(SantiagoPeña)獲得近43%選票,大幅領先對手,化解了巴拉圭與台灣斷絕66年邦誼的擔憂。不過,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於節目《亮劍台灣》中提醒,外界不要以為台巴關係就此安全,未來還會有很多經濟的力量,台灣不能掉以輕心。
鍾秉哲
2023-05-05 01:57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杜宇觀點:ECFA、FTA讓台農漁產外銷有底氣
中國商務部宣布將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外界關注是否為中國大陸將終止ECFA的訊息,儘管各方解讀不盡相同,但簽訂ECFA對台利大於弊,中國大陸對台灣降稅清單計539項,台灣對大陸降稅267項,且從ECFA生效到2022年前九個月,台灣因而減免的關稅累計達92.18億美元、大陸只節省9.53億美元,僅台灣的10分之1,不宜輕言放棄。短期內兩岸經貿仍難以脫鉤,而ECFA可視為檢驗兩岸關係的重要指標,蔡政府若持續配合美國抗中政策,就應儘快做好ECFA可能被終止的風險管控。
杜宇
2023-05-04 14: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兩岸定海神針,真實的九二共識
馬前總統前陣子結束訪陸行程並表示「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綜觀這次訪中期間馬前總統多次公開談話時講出中華民國、台灣總統、民國紀年等等,確實能理解為何馬前總統會說「九二共識又活過來了」。
邱泰達
2023-05-04 13:3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財經
觀點投書:對台心戰高招─中國「貿易壁壘調查」的真實意圖與效益
在接連實施聯合巡航巡查、環台軍演及宣布劃設禁航區後,4月12日中國又祭出「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的大動作,據中國商務部公告,此次貿易壁壘調查涉及2455項商品,範圍涵蓋農產品、五礦化工產品、紡織品等,受影響之行業十分廣泛。所謂貿易壁壘,或稱貿易障礙,係指任何足以影響貨物及服務在國際貿易流通而有礙於自由貿易之任何政府措施;貿易障礙主要有兩種類型,其一為關稅,其二為非關稅貿易障礙,後者樣態十分眾多,例如數量限制、技術性貿易障礙、補貼暨平衡措施及原產地規則協定等皆屬之。
觥羊
2023-04-17 14:00
新聞
政治
中國發起貿易壁壘調查期限暗藏玄機 他驚喊:變相介入台灣選舉?
中國商務部今(12)日發布公告指出,將就台灣對中貿易限制展開貿易壁壘調查,涉及2455項商品,調查最晚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經濟部表示,政府願在不設前提下就貿易議題與對岸磋商討論。對此,國民黨前立委蔡正元於節目《國民大會》中分析,中國調查期限最晚可到明年1月12日很有趣,因為隔天正是2024總統大選的投票日。
鍾秉哲
2023-04-13 06:32
評論
兩岸
國內
專欄
杜宇觀點:如何解決台農產遭禁難題
台灣農漁產品及食品接續遭到中國大陸禁運,迄今已屆兩年,均未能獲得解決,何時能解禁?該不該繼續種植(養殖)下去?該不該縮減規模或改種(養)其他種類?該不該轉行或退休,這些對大半輩子務農的農民而言,是相當艱難的抉擇,蔡政府卻避而不談也未端出明確政策,畢竟靠愛國消費遠不及市場來得穩定長遠。
杜宇
2023-02-27 14:4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兩岸復航卡關,誰的鍋?
中共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2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針對優先恢復16個兩岸直航航點的議題指出,尚未收到台灣有關方面的回應,希望我政府以兩岸同胞福祉為依歸,盡快取消人為限制,恢復兩岸空中客運直航正常化,並強調目前僅有北京、上海、廈門及成都等4個兩岸直航航點,總體上兩岸往來仍然相當不便,換句話說,朱的意思是大陸準備好了,現在兩岸復航受阻都是台灣的鍋。
Vincent
2023-02-25 13:40
新聞
政治
直指民進黨「這些人」中國撈錢回台變臉 連勝文:國民黨不必憂讒畏譏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近日率團訪中,並於10日下午會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引發綠營砲轟。對此,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直指,民進黨執政時期,兩岸貿易依存度遠超國民黨,在中國賺了不知道多少錢,回台卻變成抗中保台急先鋒;他強調,國民黨不必憂讒畏譏,相信台灣人會給一個公道。
李瑋萱
2023-02-12 02:08
新聞
政治
赴中助金酒解禁挨批「朝共」 國民黨反嗆:若政府有能力何須在野黨出手?
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同黨金門立委陳玉珍,春節期間赴廈門與國台辦主任宋濤會面,並取得金門高粱酒解禁的消息,民進黨批評這樣的作法是「朝共」,國民黨副發言人陳暉31日表示,民進黨政府如果有能力解決人民的經濟問題,在野黨又何須協助金門溝通?
潘維庭
2023-02-01 04:26
新聞
政治
中國禁輸名單再擴大 總統府:此舉無助兩岸貿易正常往來
中國再禁止台灣啤酒、金門高粱等產品,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今(10)日表示,近日中國頻以行政註冊為手段,造成台灣產品出口到中國受阻,此舉無助兩岸貿易正常往來,政府表達嚴正關切,也啟動因應措施,與相關單位持續溝通,並全力協助相關業者。
楊舒媚
2022-12-10 23:47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財經
商業
經濟
專家解析:中國「以商促統」策略是否徹底改變?兩岸經貿戰是否即將爆發?
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台灣,引起中國的激烈反應,除了「圍台軍演」,還實施了一系列針對台灣的經濟制裁措施。
BBC News 中文
2022-08-15 0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財經
商業
經濟
石斑魚風暴》台灣漁農生計陷入重大挑戰,兩岸貿易爭端細說從頭
「大陸說有病菌或違禁藥,我們這邊驗出來都沒有啊。他們只要說有就是有,這就是政治的因素。每件事都一樣,鳳梨或芭樂都一樣啊。通路的問題,我們養殖戶也不知道怎麼辦?」這是在台灣屏東養殖石斑魚的林春來向BBC中文的傾訴。
BBC News 中文
2022-06-28 18: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