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信使核糖核酸 文章列表
#
信使核糖核酸
約 63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下班經濟學
商業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美企撤離潮中逆勢下注:莫德納能在中國市場闖出一片天?
當莫德納(Moderna)在2023年達成協議將其藥物引入中國時,消息在該公司發布任何公告之前就已傳出。
Peter Loftus
2025-01-13 10:46
新聞
國際
2023諾貝爾醫學獎》核苷修飾相關發現對開發mRNA新冠疫苗貢獻卓著!匈牙利裔學者與美國學者共摘桂冠
2023年諾貝爾獎2日揭開序幕,打頭陣的生理學或醫學奬(簡稱醫學獎)得主在台灣時間下午5時45分出爐,由匈牙利裔美籍生物化學家卡里科( KatalinKarikó)及美國免疫學專家魏斯曼(DrewWeissman)共同摘下桂冠,因研究「核苷修飾的相關發現讓開發有效的mRNA新冠疫苗成為可能」之開創性貢獻獲得殊榮,並分享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245萬元)獎金。
廖綉玉
2023-10-02 17:55
國際
兩岸
國內
應對未來疫情》前美副國安顧問:民主國家組CPR聯盟 病毒專家:全球建立P4實驗室標準
距離COVID-19疫情爆發已過3年,而當全球逐漸恢復往來時,同樣重新開放邊境的中國疫情升溫,對未來疫情帶來新挑戰。曾在美國疾病管制預防中心任職的病毒學家楊小燕11日說,全球應建立生物安全第四級實驗室的運作及防護標準;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稱,民主國家應建立類似世界衛生組織的機構。
簡恒宇
2023-01-12 05:45
新聞
國際
兩岸
彭博社:美國通過各種管道提議向中國供應mRNA疫苗,但均遭北京拒絕
儘管疫情已近爆炸式增長,但中國仍一再拒絕接受美國提供的疫苗。彭博新聞社星期五(1月6日)報導說,由於擔心出現新的變異毒株及其對經濟的衝擊,甚至導致全球疫情大流行捲土重來,美國已反復通過各種管道提出向中國提供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等援助,但是中國一直不願接受。
美國之音
2023-01-07 19:48
國際
兩岸
中國疫情全面爆發,專家擔心「出現一種新的危險變異病毒株並傳遍全世界」!
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病毒的劉善慮博士說,在中國已經檢測到許多Omicron變體,包括BF.7——它非常善於逃避免疫,被認為是推動目前感染病例激增的原因。專家們說,沒有內在的生物學依據來證明病毒必然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溫和。
德國之聲
2022-12-28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冠海嘯:中國到底如何應對感染暴增?BBC一文盤點
中國放寬新冠病毒病(COVID-19)防疫管制的「二十條」與「新十條」已實施一段時間。據報道,管制放鬆後,中國的醫院擠滿了新冠患者。
BBC News 中文
2022-12-25 23:00
國際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新冠疫苗爭霸戰一路打進法院 莫德納控告對手輝瑞/BNT侵害mRNA技術專利權
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最大受益者、疫苗大廠莫德納與輝瑞及其合作夥伴拜恩泰科26日對簿公堂。莫德納控告輝瑞與拜恩泰科在研發新冠疫苗時,非法使用其基礎技術,侵犯其專利權。
閻紀宇
2022-08-27 06:18
風生活
財經
下班經濟學
商業
現在的新冠疫苗,起初是想用來預防癌症:堅持40年,這科學家成功研發mRNA技術
卡塔林.卡里柯(KatalinKarikó)在16歲時,就知道自己想成為一名科學家。她對信使核糖核酸,也就是mRNA特別著迷。
天下雜誌
2022-06-16 20:40
新聞
國際
新冠變種病毒接招!莫德納「二價疫苗」問世,能有效預防Omicron感染
新冠肺炎大流行爆發以來,病毒歷經多次重大突變,目前盛行的「Omicron」變異株與中國武漢的原始病毒株「Alpha」已有頗大差異,但市面上各家疫苗都是針對Alpha病毒株研發,遇到Omicron保護力大打折扣。這項劣勢終於有解,美國莫德納公司8日宣布,他們研發的一款「二價疫苗」能夠同時預防Alpha與Omicron兩種病毒株感染!莫德納將儘快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申請上市許可。
閻紀宇
2022-06-09 05:21
新聞
國際
兩岸
疫苗保護力低人一等、各國需求下降 中國「疫苗外交」成效大打折扣
2020年底,全球急需COVID-19疫苗時,中國展開「疫苗外交」,大量提供自行研發的疫苗給發展中國家,當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這是中國對全球公衛做出的貢獻,但隨著疫情改以Omicron變異株為主,中國研發的疫苗保護力不足,不只其國內疫情升溫,「疫苗外交」也不復以往。
簡恒宇
2022-05-10 01:00
新聞
國際
「零確診策略開始崩塌,重開邊界無可避免」!全國沒有人打過疫苗的北韓該怎麼辦?
正當各國逐步放寬限制,開始與COVID-19共存,北韓仍維持嚴格的防疫狀態,且是全球唯二沒有讓人民打疫苗的國家之一(另一個是東非國家厄利垂亞)。《華盛頓郵報》24日引述專家說法指出,北韓曾一度想開放邊界,但因中國疫情升溫而回到原點,且隨著零確診策略崩塌,北韓現在要做的就是廣泛為民眾施打疫苗。
簡恒宇
2022-04-25 20:4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上海疫情促使官方改變態度 德國《明鏡》:中國考慮引進BNT疫苗
德國明鏡周刊報導,隨著上海等地疫情擴大,中國改變原先只用國產疫苗的立場,考慮引進德國BioNTech生產的BNT疫苗。
中央社
2022-04-24 22:00
新聞
國際
美國最新研究:第三劑加強針保護力只能維持4個月!人們恐怕需要打第四劑
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從中國爆發迄今,全球已有63%人口至少接種1劑疫苗,55%至少接種2劑,15%接種第3劑「加強針」(台灣的比例分別是81%、74%、27%),許多國家正考慮將「完全接種」的門檻提高為接種3劑。然而美國疾病管制署的最新研究顯示,第3劑的「加強」作用大約只能維持4個月。因此,民眾在接種第3劑4個月之後,恐怕需要接種第4劑。
國際中心
2022-02-13 18:09
新聞
國際
一針對抗所有新冠病毒變種?!美軍積極研發「超級疫苗」
美國陸軍研發俗稱「全能疫苗」的「泛冠狀病毒疫苗」(SpFN),用於預防現在的以至將來的所有冠狀病毒,且要使常規加強接種不再必要。是否真能達此目標,尚待觀察。
德國之聲
2022-02-07 17:00
評論
國際
藝文
專欄
閻紀宇專欄:音樂串流平台「威脅生命」!兩位搖滾傳奇槓上美國podcast天王
「我無法繼續支持Spotify對愛好音樂的人們散播威脅生命的錯假訊息……年輕人以為Spotify不會提供嚴重違背事實的資訊。不幸的是,他們錯了。」
閻紀宇
2022-02-01 14:40
國際
兩岸
新加坡衛生部長:防止染疫者死亡,莫德納和輝瑞大幅領先中國的科興和國藥
自從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以來,世界幾種主要疫苗的抗疫效力對比就一直是各界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而新加坡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莫德納(Modena)和輝瑞(Pfizer)疫苗在防止新冠染疫者死亡這一點上,大幅領先中國研發的國藥(Sinopharm)和科興(Sinovac)疫苗。
美國之音
2022-01-13 01:00
新聞
國際
科技
回顧2021》元宇宙、基因療法、太空旅行、新冠疫苗與藥物:盤點最新科技的重大進展
英國知華專家談中西對立中氣候合作可能性
BBC News 中文
2021-12-28 16:00
新聞
國際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接種疫苗與感染,哪種方式獲得的新冠免疫更強?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感染新冠病毒後獲得的免疫力至少與接種疫苗獲得的免疫力一樣強。據此,疫苗政策應作出何種調整?科學家們意見不一。
華爾街日報
2021-12-03 17:39
新聞
國際
打破全球新冠疫苗分配不均!世衛助非洲「逆向工程」複製莫德納疫苗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超過1年半,各國努力紛紛爭搶疫苗。然而,全球疫苗分配仍有「貧富差距」,根據人民疫苗聯盟(People’sVaccineAlliance)分析,迄今為止,僅0.7%的疫苗流向低收入國家,而近半數疫苗流向了富裕國家。非洲希望透過複製新冠疫苗以終結疫苗不平等,例如南非一批年輕科學家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支持下,正努力對美國莫德納疫苗進行「逆向工程」,希望複製出疫苗對抗疫情。
廖綉玉
2021-10-25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現有疫苗有效性屢遭質疑,中國加緊自主研發mRNA疫苗
中國現有疫苗輸出後有效力遭質疑,而中國國內正在堅決執行「清零政策」,以期達到用暫時的封閉物理空間的辦法來提高其國內新冠疫苗接種率的目的。因此中國急需一款有效力更高的mRNA疫苗來幫助其提高疫苗接種率,引進國外現有成熟技術是最快的選擇。但中國似乎傾向於自主研發mRNA疫苗。
BBC News 中文
2021-09-16 17:40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