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保護管轄 文章列表
#
保護管轄
約 1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陸文浩觀點:共軍今年重點在亞太,防法英由歐入亞侵權
法國海軍航母戰鬥群「戴高樂號(CharlesdeGaulle)」(R91)於今(2025)年1月16至19日結束與美英澳加新馬、印度印尼等在麻六甲海峽至龍目海峽間海域進行「拉佩魯茲25」(LaPerouse25),近日停泊在印度尼西亞西努沙登加拉省西龍目島地區的吉利馬斯港。據報導,美「華盛頓號」航母(CVN-73)繼續在日本橫須賀維護;「美國號」(LHA-6)兩棲突擊艦位於菲律賓海活動;「卡爾文森號」(CVN-70)抵達泰國林查班訪問。據報導,年內仍有英國航母將再度前往「印太地區」執行遠洋部署,並與美日等軍事同盟在亞太地區聯演。
陸文浩
2025-02-01 06:2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李震華觀點:少年刑事犯罪的司法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去年底某新北國中發生學生割喉殺人案,震驚社會,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及討論,部分輿論肉搜並要求儘速懲罰加害少年男女,更與發聲明稿警告民眾勿公開行兇少年照片貼文的新北地方法院對嗆。本會第一時間即站在輿論這一方,依法論理指出按照媒體所揭露犯案情節,已經足以斷定犯案少年應立刻依照少年事件處理法移送檢察官偵查處罰,不應再“呆在”少年法院進行所謂保護調查程序(保護「乾哥乾妹」超用力?割頸國三生下架個資、放任串證司改團體揭違法疑點)
李震華
2024-04-10 05: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幕後》割頸案後補破網 教育部「頭痛醫頭」只顧檢查書包 教團不玩了
新北國中生割頸案發後,教育部接連邀集民間團體召開會議並成立工作小組,修正《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等法,不過在1月17日,全國教師聯合會卻嚴正宣布退出該工作小組,並痛批教育部「頭痛醫頭」。是什麼原因讓教團選擇退出這場全台關注悲劇的亡羊補牢?背後發生了什麼?
羅立邦
2024-01-18 08:00
新聞
國際
兩岸
「無法生存,也逃不了」:中國「長臂」鎮壓海外流亡者,1人在寮國被捕
中國人權律師在寮國被捕,北京積極追緝海外異議人士的行動引起憂慮。
蔡娪嫣
2023-08-27 15:32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國安法「域外適用第一案」:港女留學日本發表言論,返港換證時被捕
日本與海外中文媒體近日先後報導一位香港旅日學生遭中國香港國安警察拘捕的消息,並對這起被稱為「中國《香港國安法》域外適用第一例」的案件表達關注。
BBC News 中文
2023-04-25 20:30
風生活
南投
丹大林道24日開放機車通行!引發居民、業者不滿嗆聲 南投林管處回應了
丹大「林班道路」今(24)日起允許二輪車輛、執行業務汽車通行,居民不滿林道開放措施,今天前往南投林管處丹大工作站抗議,工作站人員收下陳情書,持續與部落族人溝通討論。
中央社
2022-01-24 23:41
新聞
國內
慟女大生命案 大學生提校安改革:當你無視,恐又造就下個遺憾的發生
「我們本來有機會去阻止這事發生,卻變成難以挽救的憾事……」10月28日晚間,一名就讀台南市長榮大學的馬來西亞籍女學生於返回宿舍途中遭擄走、性侵殺害,引起民眾公憤。今(25)日,長期關注性別平等的勵馨基金會召開記者會談婦女「夜行權」,盼改善校園安全環境、提供女性最基本的人身安全。記者會上,學生代表、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自治聯合協會代表詹凱淇便沉痛提醒,若各級學校碰到學生求助仍繼續「吃案」或無視,很可能,又是下個遺憾的發生。
謝孟穎
2020-11-25 13:19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玉潔觀點:香港不能放棄─在既有法治人權架構下,延續社會的韌性
自七月以來,筆者發表了四篇《港版國安法》的評論短文,討論該部法律的四個主要面相——機制、程序、罪名、管轄,希望讓中文讀者能更全面了解《國安法》對香港人權法治帶來的衝擊:
陳玉潔
2020-11-21 07:00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玉潔觀點:港版國安法長臂管轄,域外效力遍及全球
《港版國安法》備受爭議議題之一為該法的「長臂管轄」。根據《國安法》的規定,該法不僅規範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內實施之犯罪(第36條),也包含香港永久性居民以及在香港成立的公司、團體或非法人組織在香港以外實施的犯罪(第37條)。最受到外界矚目者是第38條的全球效力,該條規定:「不具有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身份的人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外針對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本法規定的犯罪的,適用本法。」
陳玉潔
2020-10-30 06:30
評論
國內
專欄
柯怡如觀點:少年罰不罰?
我國法律以行為人的年齡來區分人的行為能力、法律效果及應擔負的法律責任。依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少年」,指未滿十八歲之人;「兒童」,指未滿十二歲之人。另刑法規定14歲以上18歲未滿之人有限制刑事責任能力。由於少年的身心發展還沒完全,心性不夠成熟,容易衝動,很容易受外界或物質慾望的引誘、影響而犯法,如果用處理一般成人刑事的法律來辦理,對少年並不適合,因此我國特別訂定「少年事件處理法」,讓法院可以用比較符合少年特質及成長需求的程序和處遇,以保護少年為出發點來處理少年事件。
柯怡如
2018-08-26 06:3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境外犯罪由誰管?
2016年4月11日上午,傳出有我國國民在肯亞涉及電信詐騙獲判無罪,卻遭中國強行擄走一事,中國此種違反人權、破壞兩岸共識之做法,應受譴責。同時,也令人想起2012年亦曾發生菲律賓將我國涉嫌詐騙嫌犯全數遣送至中國的類似事件。
王議賢
2016-04-13 05:50
風生活
天底下有兩種人沒有權利放棄孩子!
5月21日台北捷運發生了四死多傷的殺人事件,大多數人都有著說不出口的痛,在輔導犯罪兒童與青少年的歷程中,也曾多次發生類似的案件,讓我痛入心骨。
盧蘇偉
2014-07-04 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