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軍隊在洞朗地區對峙了70多天後,終於結束了這場危機。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次事件不會對中印關係起到任何促進作用。相反,它或許標誌著,印度將其與中國在經濟、外交、地緣政治領域的競爭關係,拓展到了直接的軍事對抗關係。長期以來,中國並沒有將印度視作競爭對手,但印度卻一直視中國為其強國路上的最大障礙。尤其是以莫迪為首的「印度人民黨」上台之後,印度開啟了一波從各個方面學習中國、遏制中國、超越中國的針對性行動。從尼泊爾、不丹這樣的喜馬拉雅山緩衝地帶,到斯里蘭卡、孟加拉這樣的南亞後院;從緬甸、越南等東南亞鄰居,到西亞、非洲等擁有大量印度移民和勞工的地區;莫迪上任後頻繁出訪所留下的足跡,無一不彰顯出其明確的針對性。在從硬實力上趕超中國的同時,印度也希望在軟實力的較量中勝出。「佛教外交」(BuddhistDiplomacy)便是莫迪政府力圖增強印度軟實力的一項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