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何榮幸 文章列表
#
何榮幸
約 2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地方新聞
台北
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DTA)參與2024臺灣傳播學會年會: AI時代下新聞媒體的挑戰與機遇
2024臺灣傳播學會年會在6月15日至6月17日於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盛大舉行,吸引了來自全台各地的傳播學界與媒體人士共襄盛舉。本次年會由臺灣傳播學會主辦,旨在透過對傳播生態的反思,以及媒體在社會中角色、影響力和國家抵抗力的分析,協助大眾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資訊與傳播對民主自由的重要性,提升各種抵抗威權與改善社會的能動性。
唐可欣
2024-06-17 17:34
評論
國內
藝文
專欄
趙心屏專文:八年來靠捐款─《報導者》長成一座深度、調查報導的花園
訪問昔日新聞同業–非營利媒體《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那天,他送了我幾本編輯印刷極精美的出版品,心裡覺得很喜歡。其中《報導者事件簿》是以報導漫畫GraphicJournalism展開的深度報導,這是我第一次看報導漫畫,深深被那些傳神的圖像吸引,漫畫敘事之後的深度調查和新聞幕後以文字、照片和圖表完整呈現報導內容,閱畢〈留學黑工〉和〈神木下的罪行〉這兩本事件簿,我的心是滿的,一種對於創新新聞型式的讚嘆、對於認真新聞工作者的敬仰和感佩,心情一時激動了起來。
趙心屏
2024-01-12 05:50
VIP
政治
調查
政經解密
綠營前黨工一番話影響高鐵系統決策?旅日出書獲邱義仁、鄭文燦力薦
美中對抗情勢,形成台日關係更緊密的外在結構,最近上市的「我在日本的24hr」暢銷書,以旅居日本台灣人視角介紹日本常民社會,作者是一位在民進黨中央任職近20年,還曾當面挑戰前台灣高鐵董座殷琪,力陳台灣高鐵不應採歐洲系統的前黨工陳威臣,他的著作不僅獲得台日關係協會會長邱義仁推薦,和陳威臣同事多年的桃園市長鄭文燦更幫忙寫序。陳威臣在12月25日要舉行新書發表會。
顏振凱
2021-12-25 16:30
新聞
國內
如何在數位轉型下走出新道路?世代新聞人細數「老派價值」之必要
現今數位時代造成全球新聞媒體營收受數位平台的掠奪及壟斷,蕭同茲先生文化基金會推出「星星之火:新聞人的一生志業」紀錄片,透過走訪第一線新聞人來了解台灣新聞產業當下所面臨的挑戰,並期盼新時代的新聞人本著初心、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王怡文
2021-07-12 09:00
新聞
國內
卓越新聞獎》籌辦3家新媒體的「老派記者」:王健壯獲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
第19屆卓越新聞獎昨(24)日頒獎,其中「2020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由《上報》董事長王健壯獲獎。王健壯致詞時表示,自已雖曾籌辦《明日報》、《風傳媒》、《上報》等3間新媒體,但自己以「老派記者」自詡,始終相信不走政治正確、不媚俗、不迎合大眾及堅守道德勇氣與進步意識的「老派價值」。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0-11-25 14:20
風生活
藝文
新新聞
專欄
余宜芳專欄:一定要美麗到底
我們兩人在花園中慢慢走,她上身穿一件花襯衫,下搭合身窄管牛仔褲,紮頭髮,幾近素顏,眼睛明亮,話語清晰。
余宜芳
2019-10-20 10:40
評論
國內
風書房
軍事
誰是孤軍:《21通電話:阿兵哥的深夜求救》選摘(1)
二戰美軍一○一空降師的名言:
陳碧娥、李儒林
2018-10-27 05:10
新聞
政治
國內
思沙龍》「財團資本並不一定是壞事」何榮幸:把媒體當成為我服務的工具才是危害
龍應台基金會今(22)日舉辦「思沙龍」講座,邀請到《報導者》創辦人暨總編輯何榮幸演講,會後QA時間有民眾提問,新媒體成立是否能脫離傳統媒體對於大財團的倚賴?何榮幸回應,美國調查報導媒體PROPUBLICA就是單一家族基金會投入的慈善資本,足以讓它得到3次普立茲新聞獎;沙龍主持人、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也補充,《經濟學人》雜誌資本主就是菲亞特集團,但新聞獨立舉世、董事會無法影響總編輯任選,「重要的是財團對於媒體本身的尊重,不只是錢的來源,而是錢怎麼給。」
陳耀宗
2017-04-22 20:14
新聞
政治
國內
思沙龍》「我們活在好報導跟假新聞共生時代」何榮幸:假新聞造就社會撕裂與對立
龍應台基金會今(22)日舉辦「思沙龍」講座,邀請到《報導者》創辦人暨總編輯何榮幸以「顛覆真相!媒體如何繼續做民主柱石?」為題演講,何榮幸以美國總統選舉著名的「教宗挺川普」新聞為例,雖然已經被踢爆是假新聞,卻仍有人持續傳播,只為達成政治目的與情緒宣洩,假新聞持續大量流傳,這才是更深層的困境,也造就社會的撕裂與對立,同時也是現代民主深化的關鍵思考。
陳耀宗
2017-04-22 19:06
風生活
新知
網路謠言滿天飛,要如何確保不被騙?唐鳳一席話,幫網路世代上了重要的一課
行政院政委唐鳳,用「流感」來比喻網路謠言,不會致命,卻會影響思考跟判斷力,且不斷傳播。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則指出,網路時代還面臨言論自由新問題,即只問立場不問是非。
中央社
2017-04-09 09:30
新聞
政治
國內
演藝人士頻向中國表態政治立場惹議 鄭麗君:可歸責政府,但不希望歸責個人
內政部7日舉行「台灣言論自由之發展與挑戰」,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文化部長鄭麗君、鄭南榕基金會志工鄭竹梅,與《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對談,檢視台灣言論自由的現況,更提出相關政策的施行可能。
黃麒珈
2017-04-08 11:38
新聞
政治
國內
《集遊法》至今仍有「禁制區」條款 何榮幸痛批:民進黨非常不及格
內政部7日舉行「台灣言論自由之發展與挑戰」,邀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文化部長鄭麗君、鄭南榕基金會志工鄭竹梅,與《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對談,檢視台灣言論自由實踐情形,也對過去威權時期遺留的法律提出改革呼籲。談及《集會遊行法》至今仍是「申請許可制」,甚至還有禁制區等限制,何榮幸與鄭麗君皆盼朝野能儘速協商修法。
黃麒珈
2017-04-08 11:35
新聞
政治
國內
網路假新聞氾濫 唐鳳:多元意見是解方 政府不必插手管制
內政部7日舉行「台灣言論自由之發展與挑戰」座談會,邀集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文化部長鄭麗君、鄭南榕基金會志工鄭竹梅、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進行對談。
黃麒珈
2017-04-07 23:39
新聞
政治
國內
「原來我的言論自由被剝奪我不知道」 鄭麗君:鄭南榕之死喚醒公民意識
行政院去年核定每年4月7日為言論自由日,今年全國首次過節,內政部7日舉行「台灣言論自由之發展與挑戰」座談會,邀集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文化部長鄭麗君、鄭南榕基金會志工鄭竹梅、《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與會對談,共同研討解嚴30年後的台灣言論自由如何展現,並分享他們於戒嚴與解嚴期間的親身經驗。
黃麒珈
2017-04-07 23:22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藝文
歷史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春季「思沙龍」 戰爭、脫歐、假新聞3場講座精彩呈現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舉辦2017春季「思沙龍」,將在3到4月舉辦3場講座,以影片放映及沙龍座談方式,激發各方思考,探究當代迫切的社會問題。邀請《端傳媒》國際新聞主任周軼君主講敘利亞內戰、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張福昌講英國脫歐、《報導者》總編輯何榮幸主講社群媒體及假新聞議題,從戰爭、國際、媒體探討現代社會。
謝珮琪
2017-03-02 09:30
評論
國際
政治
觀點投書
鄭國威觀點:從川普當選 看社群媒體時代知識傳播的困境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川普跌破「部分人」眼鏡勝出,頓時成了傳播學研究最好的題材,例如「沈默螺旋」’「第三人效果論」、以及「過濾氣泡效應」,都在這幾天成為各方論述中常見到的關鍵詞—好吧,其實也只是在我這小圈圈中常見(兩手一攤)。
鄭國威
2016-11-16 06:50
地方新聞
雲林
募集弱勢兒童福利基金 虎東社愛樂團為雲林家扶募款
記者蘇榮泉/雲林報導
台灣好新聞報
2016-10-02 20:30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柯建銘與時代力量的後宮甄嬛傳
「娘娘自然有辦法應付她,嬪妾不過只是略盡棉薄之力罷了。只是有一事…….嬪妾與娘娘相處,並無直接的利害關係,說得難聽些,不過是因利而合。他朝利盡,也可一拍兩散。嬪妾自知低微,不可與娘娘相抗衡,因此只怕不能很好地協助娘娘。」(後宮甄嬛傳第37集4分8秒處)
王英如
2015-09-25 05:40
新聞
國內
新媒體「報導者」創立 致力公共議題深度報導
今年的九一記者節有些不一樣,首家以公益基金會方式營運的的新媒體「報導者」於1日宣布成立,共同創辦人何榮幸、張鐵志於會中公布核心理念,將致力於各項公共議題的深度調查報導,與當前盛行的「即時新聞」區隔,努力走出一條不同的路。
陳耀宗
2015-09-01 16:31
全台瘋炒房 20大「鄉漲」
全台房價漲幅最高的地區,竟有一半以上是在非六都的鄉鎮。炒完都市後,投資客正前進全台各鄉鎮市區,花蓮市區新屋千萬以上、大埔三年漲一倍。你我的故鄉、許多人的家園、農地,成為炒房天堂。年輕人未來還能到哪裡買房子?居住正義何時能落實?《天下》記者深入全台炒房現場、直擊炒房團惡質行徑,為讀者檢視台灣房地產政策,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劉光瑩
2015-01-21 17:18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