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任雪麗 文章列表
#
任雪麗
約 15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柯文哲「雍正發言」曝光!郭正亮批北檢政治語言追殺:美國學者說台灣令他恐懼
北檢就京華城案、政治獻金案起訴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並對求其求刑28年6個月,起訴書中揭露柯文哲硬碟寫有「絕不會讓你成為年羹堯」等字眼,引發討論。對此,郭正亮直呼「很幼稚」,表示北檢想用這個來做政治性暗殺,讓法官相信他是壞人,沒看過水平這麼低的起訴書。
蔣帆威
2024-12-29 09:00
新聞
政治
「AIT關切百分之百是真的!」蕭旭岑揭柯文哲案效應:美國重量級學者都示警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因在京華城容積獎勵爭議案中涉嫌圖利,被台北地方法院裁定羈押禁見,傳出美國希望總統賴清德有所節制,否則美國在台協會(AIT)將出手干預,但被行政院否認。不過,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13日傍晚於節目《阿姐反抗軍》中直言,「美國AIT的關切百分之百是真的」,賴清德絕對沒想到辦柯文哲,還能牽動到國際關係,讓美國重量級學者都出來說重話示警。
鍾秉哲
2024-09-14 08:40
新聞
國際
兩岸
2024台灣總統大選》美國最在意這件事 中國毫不掩飾偏好對象
我國將於2024年1月13日舉行總統及國會大選,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祁凱立14日直言,中國在這場選舉中毫不掩飾其偏好的對象。戴維森學院政治系教授任雪麗稱,美國想要的是台海穩定;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說,對美國而言,最重要的是台灣的利益與美國的是否重疊。
簡恒宇
2023-12-15 21:0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科技
經濟
大國博弈
靠「矽盾」能擋中國進犯?美國學者:經濟封鎖會讓「豪豬」陷入挨餓
由於全球約9成晶片是台灣生產,而在兩岸緊張局勢升高的情況下,「矽盾」被視為能阻擋中國進犯的策略之一。不過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卜大年指出,中國仍可對台灣進行經濟封鎖,就算台灣以「豪豬戰略」抵禦侵略,但在封鎖狀態下會面臨「挨餓」問題,即資源無法得到供給。
簡恒宇
2023-03-19 02:00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風書房
歷史
專欄
任雪麗專文:從MIT到中國製造─臺灣如何推動中國經濟起飛
一九八七年,第一批臺灣旅客在中國降落時,他們身處的經濟體跟自己的家鄉大為不同。進入「改革開放」十年後,中國經濟仍由國有企業主導。至於基層,地方政府則跟通稱「鄉鎮企業」的半私人企業過從甚密。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期汙名化私人企業,導致許多想創業的中國人會以鄉鎮企業的名義登記。與此同時,從中央計畫經濟時代延續至今的雙重定價制度,使國有企業可以用比其他型態企業更低的價格取得物料;因此,在這個局部改革的經濟體中,許多國有企業管理者與中央官員是將大把時間用在套利與收租上。
任雪麗
2023-01-16 15:00
國際
兩岸
美中台關係》國民黨要重新執政須先克服此挑戰 中國做這件事恐與美國關係惡化
美國期中選舉和台灣地方選舉相繼落幕,其中中國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中大勝,但曾任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卿的柯慶生8日稱,此選舉結果不會改變中國原本對台策略,並希望總統蔡英文的謹慎溫和路線能被延續下去,但他與美國戴維森學院台灣專家任雪麗均直言,中國對民主進步黨看法不會有任何改變。
簡恒宇
2022-12-09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裴洛西將訪台》拜登、習近平通話後才會定案 學者:中國擔心美國做這件事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計畫8月訪問台灣一事曝光後,先在美國政壇掀起熱議。《彭博社》26日引述消息指出,裴洛西仍未排除訪台,最終決定應會在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後才宣布。美國智庫「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則提到,拜登政府如何緩和裴洛西訪台帶來的影響才是主要問題。
簡恒宇
2022-07-27 03:00
國際
兩岸
布魯金斯研究院談台灣挑戰》美國對台政策並未改變 但中國可能以這個理由入侵
美國總統拜登23日在日本東京記者會上,對於「美國是否會以軍事介入方式防衛台灣」給出肯定答案。對此,美國知名學者任雪麗表示,她不認為華府政策有改變,但中國可能以「美國企圖阻止中國崛起」做為侵略台灣理由。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和史丹佛大學研究員祁凱立均稱,拜登發言可能讓局勢變得複雜,兩岸不確定性升高。
簡恒宇
2022-05-28 01:17
風影音
評論
國際
專欄
李忠謙專欄》美國學界三位台灣通的建言:不要把台灣的兩千三百萬人,簡化為「反中的武器」
隨著美中新冷戰的開展,南海、台海、東海一帶顯然已經成為兩大強權的潛在衝突前緣。夾在美中之間的台灣應當如何與兩強交往,也成為國內政黨外交政策論述的核心。華府智庫布魯金斯學會(TheBrookingsInstitution)12日就舉行了一場線上論壇,邀請美國學界三位著名的台灣通卜睿哲(RichardC.Bush)、林夏如(ShirleyLin)、任雪麗(ShelleyRigger),對美台關係與兩國的國內政治發表看法,並且對台美關係提出建言。
李忠謙
2021-10-18 06:20
新聞
國際
軍事
拜登政府如何挺台抗中?葛來儀、任雪麗建言:對台政策應先求「不造成傷害」,不可過於挑釁
多位美國國會議員及學者專家呼籲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通過多邊方式尋求國際社會更多民主夥伴支持台灣抵禦中國的壓迫和孤立,讓台灣的民主得以在印太地區持續存在,並對全球做出貢獻。
美國之音
2020-12-11 11:50
新聞
政治
總統大選加溫!美學者任雪麗憂台灣缺「中間路線」選將
台灣總統大選牽動美中台關係,美國學者任雪麗撰文,對台灣恐見不到中間路線選將表達憂心,一旦選出立場極端的總統,台海局勢在美國總統川普對台態度不明的情況下充滿變數。
中央社
2019-05-20 09:45
新聞
國際
兩岸
「美國邀蔡英文發表國會演說」是好事嗎?任雪麗:這讓蔡陷入尷尬,只能被迫「禮貌拒絕」
紐約大學法學院資深教授孔傑榮27日(JeromeCohen)呼籲美國政府改變台灣駐美機構以「台灣」冠名的做法。
美國之音
2019-03-28 15:59
新聞
政治
國內
「蔡英文改革要長時間才能顯現效果」 任雪麗:年底地方選舉是檢驗
專研台灣政治及兩岸關係的北卡羅來納州戴維森學院政治學教授任雪麗(ShelleyRigger)30日表示,雖然很多人認為總統蔡英文執政兩年做得不好,但她推行的改革都需長時間才能顯現效應,改革是否得到人民認同,今年11月的地方選舉會是一次檢驗,民意會對其推動的改革有所評斷。
謝珮琪
2018-05-31 19:4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美國亞洲問題專家:台灣最大的危險──川普新政府將台灣「客體化」
美國資深亞洲問題學者任雪麗今天指出,台灣面對最大的危險其實在華府正中心。美國領導者應傾聽並相信台灣領袖的聲音,什麼才是台灣的利益,否則台灣會變成客體。
中央社
2017-01-26 11:51
新聞
政治
英國學者肯定台灣民主:選出女總統,而且不是某人的老婆或女兒
台灣大選,總統與國會雙雙變天,國會首度政黨輪替,這對台灣的民主化過程有什麼積極的意義?17日下午,臺北論壇、台大東亞民主研究中心合辦「台灣2016年選舉的意涵和影響」論壇,就此次選舉對台灣民主進程的意義有深入的探討。
王彥喬
2016-01-18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