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人權公約 文章列表
#
人權公約
約 3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陸配案─走向敵意螺旋的歧路
近日,內政部移民署針對三名陸籍配偶直播主,以其發表涉統言論為由,依《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第14條第1項第4款,認定其「有事實足認為有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之虞」,逕行撤銷居留資格並限期離境。此案引發高度爭議,不僅暴露我國在言論自由與國家安全之間的制度矛盾,更可能對兩岸關係投下長遠風險,引爆「敵意螺旋」的連鎖效應。
苑丹東
2025-03-29 06:10
新聞
政治
國內
死刑合憲》廢死聯盟聲明:社會安全、人權保障落實,不應被「死刑」綁架
「無論反對死刑或支持死刑,同樣都期望台灣是一個安全美好的社會,不同的只是:有人認為死刑可以促成這個期望,有人則知道不是這樣⋯⋯」──廢死聯盟20日聲明
謝孟穎
2024-09-20 21:36
評論
政治
國內
風評
風評:監察院不是陳菊護航民進黨的側翼
立法院在喧鬧聲中完成「國會改革」相關法案三讀,一如預期,民進黨團揚言一定會聲請釋憲,行政院表明會依憲法程序提出覆議;好笑的是,監察院也湊一腳,發表措詞強烈的「嚴正聲明」,指責立法院通過的法案違反權力分立,言下之意,立法院侵犯監察院「專屬」之調閱及調查權;隔日,國家人權委員會再發一道聲明,指責立法院三讀條文違反國際人權公約,這帽子可大了!
主筆室
2024-05-30 07:20
評論
國內
專欄
唐仙美觀點:反歧視與歧視的距離—
法國歷史學者托克維爾(Tocqueville,1805-1859)在《舊制度與大革命》中,討論了民主、平等與自由之間的關係,發現人們在爭取民主過程,常將平等置於自由之前,甚至不在意自由。當人民冀盼強而有力的政府,放棄個人獨立思考與行動的自由,將創造出受人擁護卻更專制的政府。這樣的場景是否在追求更平等的台灣歷史重演呢?
唐仙美
2024-05-02 05:50
新聞
政治
中常會邀「小小講者」分享生活大小事 賴清德:學習用120公分的角度看世界
民進黨今(10)日召開中常會,會中邀請國小同學彭同學、陳同學以「兒童心聲報你知」為題進行專案報告,民進黨發言人吳崢會後轉述民進黨主席賴清德聽取報告後裁示,中常會為了響應兒童節特別發想的特別企劃,雖上周因地震延期,但2位小講者準備很久,今天很感謝有機會邀請到2位「小小講者」分享,是民進黨中常會有史以來年紀最小的2位講者。
黃信維
2024-04-10 17:18
評論
政治
公共政策
國內
專欄
徐世榮觀點:紀錄21世紀台灣的內部殖民---以科學園區掠奪土地為例
一百多年前,台灣受日本殖民統治,那時是農業生產年代,糖業成了發展的重點,它有「國策糖業」之稱,總督府予以大力的扶植。為了發展台灣的糖業,日本資本家及企業家大力進駐,開發新式糖業工場生產方式,由此來累積資本。惟糖業生產的重要基礎來自於必須掌握生產甘蔗的農地,由此才能夠獲得穩定及源源不斷的生產原料。試問,這些日本資本家如何獲取農地?那時台灣尚未有土地徵收制度,主要的途徑是依賴殖民者總督府的強力介入,縱然台灣農民激烈反抗,但官署及警察還是以威逼方式來進行「強買」。
徐世榮
2023-08-14 06:50
VIP
評論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專欄
朱淑娟專欄:說台灣沒有迫遷,是對國際人權委員說謊
2009年我國將《兩公約》入法,國際委員月初來台第三度審查,其中在居住權這項,內政部次長邱昌嶽說:「迫遷、強制驅離,行政部門從來沒用過。」之後這句話被多位迫遷戶當眾指說謊。最後委員只能以「政府跟民間提供的強迫驅逐資訊相互矛盾」作結,而這也是自2009年以來最倒退的審查結論,原因就出在官方刻意淡化台灣的迫遷現況。
朱淑娟
2022-05-24 14:30
新聞
國際
國籍正名功虧一簣:台灣人狀告挪威政府,歐洲人權法院不受理
「國籍認同」算是人權的一部分嗎?旅居挪威的台灣人因國籍被擅改為中國而集資提告挪威政府,去年挪威最高法院敗訴後,上訴到歐洲人權法院,整起案件經歷四年訴訟,窮盡救濟途徑後仍遭拒絕受理。
德國之聲
2021-08-05 12:10
新聞
國際
國內
世界人權日》紀念《歐洲人權公約》70周年 歐盟代表:台灣在死刑、移工議題仍有努力空間
聯合國大會1948年12月10日通過《世界人權宣言》,這天被訂為「世界人權日」,而2020年適逢《歐洲人權公約》70周年,因此歐盟、法國、比利時駐台外交機構9日共同舉辦紀念活動,歐盟駐台代表高哲夫強調,歐盟和台灣長期攜手為人權奮鬥,並感謝台灣的人權組織提醒,台灣在死刑、移工等議題仍有進步空間。
簡恒宇
2020-12-10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上訴至歐洲人權法院 外交部會視其意願提供協助
北歐國家挪威移民局2010年6月開始,把旅居當地的台灣人國籍註記為「中國」,引起在挪威的留學生不滿,其中攻讀人權法碩士的約瑟夫發起「在挪台灣人國籍正名運動」,並向挪威法院提起訴訟,5月判決原告敗訴,最高法院甚至駁回上訴,對於原告要向歐洲人權法院上訴,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今(1)日稱,外交部尊重台灣留學生決定,並會視其意願提供必要協助。
簡恒宇
2020-12-01 16:36
新聞
國際
兩岸
「若香港被收走,中國下個目標就是台灣」撐港律師:港版《國安法》恐為所欲為,盼政院速推救援方案
「在我來看,港版《國安法》就是中國直接介入香港統治。我的理解是──已經沒有一國兩制了。」──林俊宏律師。
王穎芝
2020-06-12 07:3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宋承恩專欄:不論用什麼話術 就是撕毀一國兩制
中國人大通過「港版國安法」,舉世譁然。中國究竟是否有權為香港制定國安法?這看似法律技術性的問題,卻是中國是否違反「一國兩制」的關鍵問題。
宋承恩
2020-06-03 15:10
新聞
政治
馬英九辦公室批陳時中歧視 Kolas Yotaka:要講種族歧視,我經驗可多著
前總統馬英九辦公室16日指出,政府以身分拒絕滯留中國的陸配子女入境,正是《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所要排除的歧視。行政院發言人KolasYotaka則在臉書回應,「真要講被種族歧視,我的經驗可多著,都不用引用人權公約。」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0-02-16 22:44
風生活
世界
護照上的性別填哪個:男、女、X?
護照上有性別選擇:男性或女性。大部分人看來理所當然的這件事現在成了涉及人權的大問題。
BBC News 中文
2019-12-06 12:11
評論
政治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人權公約國內法化,執行知多少?
智利史上最大規模示威,近百萬人要求總統下台。智利政府在10月初宣布調漲地鐵票價,引發中學和大學生率先發難抗議,在上星期,示威演變成對政府和社會經濟結構不滿的宣洩。許多人認為,這些結構導致他們被遺棄,薪資和退休金少、醫療和教育費用高昂,貧富的差距越來越大。
李商
2019-11-01 05:30
新聞
國內
死囚邱和順沉冤30年首登模擬「人權法院」 律師嘆:他本來連證明自己無罪的機會都沒有
纏訟30年、遭認定高度有冤之死囚邱和順於26至28日在模擬亞洲人權法庭進行「邱和順告中華民國政府案」,由來自7國法官審視案件中刑求逼供、長期羈押等問題是否有違人權公約。在今(27)日言詞辯論庭中,1987年邱和順遭控之新竹學童陸正綁架撕票案家屬陸晉德,則透過辯護律師發表聲明,表示希望模擬法院在正當程序外也能提供「家屬不斷追尋的『真相』」。而邱和順律師成員林俊宏強調,「沒有人應該受到這樣方式(邱和順案)的審判。」
謝孟穎
2019-07-27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94名台嫌遭西班牙遣送大陸 人權團體憂恐成另類「送中條例」
西班牙昨天將94名台籍騙嫌犯遣送到北京。人約盟執行長黃怡碧今(8)日受訪時表示,已有捷克律師向她表示,這種符合「一中原則」的判例,未來恐成為歐洲國家遣送台人的參考依據。
中央社
2019-06-08 20:00
評論
國際
專欄
謝英士觀點:論國際人權公約在國內法的地位與適用--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為例(下)
法院應該如何適用公約,這是本文探討的主題,目前我國通過五項公約施行法,本文將擇身心障礙權利公約為討論對象。
謝英士
2019-04-17 07:00
評論
國際
政治
專欄
謝英士觀點:論國際人權公約在國內法的地位與適用—以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為例(上)
我國自民國98年起,陸續通過「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施行法」(98.04.22)、「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施行法」(100.06.08)、「兒童權利公約施行法」(103.06.04)、「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103.08.20)、「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104.05.20)。
謝英士
2019-04-16 07:10
新聞
國際
歷史
回顧2018》跨性別除病化、印度同志除罪化、台灣同婚合法化受挫......7件關於LGBT族群的彩虹大事
隨著LGBT人權逐漸受到重視,2018年間有不少地方做出改革,像是美洲人權法院1月裁決,認定同性伴侶與異性戀伴侶應享有相同權利;美國衛理公會5月宣布,准予接納同志神職人員,且同性伴侶可在衛理公會教堂辦婚禮;世界衛生組織6月公布新版疾病分類,跨性別者不再被視為精神病患,而原本被看好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婚國家的台灣,因同婚公投而在人權史上留下汙點。
簡恒宇
2018-12-30 08:3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