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人才外移 文章列表
#
人才外移
約 8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風生活
國內
財經
科技
下班經濟學
產業觀點
經濟
證券投資
台積電美國設廠是人才外移、掏空台灣,還是分散風險布局全球?曲建仲完整解析
台積電創辦人張董事長出席亞太經濟合作(APEC)暨經濟領袖會議(AELM)後接受媒體訪談證實,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5奈米新廠,只是第一階段,目前在台灣最先進的3奈米製程未來也會到美國新廠生產,將是第二階段[1]。這個和我今年初的預期完全吻合:台積電所有最先進的製程在台灣量產之後都會搬到美國。我們可以再大膽預測一下,未來先進封裝也會過去,不然晶片在美國生產後送回台灣封裝嗎?想想也有點不合理。
曲建仲
2022-12-06 15:50
新聞
國內
財經
國鼎論壇》台灣人才嚴重外移 佳世達董座陳其宏:去留學的笨蛋才回來
近年台灣受到少子化影響,國內各產業皆面臨人才不足窘境。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16日偕同台灣玉山科技協會,舉行2022國鼎論壇人才高峰論壇,邀請產學代表座談。佳世達科技公司董事長陳其宏指出,出生率低已成國安危機,政府應開放移民,讓海外人才來台。
鍾秉哲
2022-11-17 16:50
新聞
國內
財經
「台灣是角力破口」 謝金河點名這產業:與中國「暗通款曲」的要小心
美國日前宣布將飛騰信息技術公司等7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未來得限制國內企業出口特定產品至該單位及公司。讓台積電、世芯晶片受到牽連;一度被懷疑與中國曙光公司有往來的金麗科也大跌。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中美角力的餘波已經開始對資本市場產生震盪。
郭怜妤
2021-04-10 14:33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政院高喊「地方創生元年」!立委質疑KPI模糊不清 文創恐淪文化創傷
台灣中央政府補助地方的創生計畫,早在1994年前總統李登輝時代的「社區總體營造」,就已經開始,近年縣市政府財政惡化,由中央提供地方的競爭型計畫,更有如過江之鯽,如今,行政院長賴清德喊出明年是「地方創生元年」,相關的補助計畫都貼上了「地方創生」的新標籤。由於地方創生計畫將牽動政府每年對地方上百億元的補助,即便是執政黨立委,都擔心地方創生政策,淪為中央獎補助計畫新的「作文比賽」,立委余宛如就以文化創意產業為例,質疑相關的獎補助落實到地方,變成了「文化創傷」。
林上祚
2018-12-05 08:20
新聞
公共政策
國內
財經
調查
獨家》扭轉南北差距、帶動南部就業!企業認養地方創生事業有望全額抵稅
台灣經濟發展長期以來南北失衡,原本民進黨長期執政的南部縣市,在上月「九合一」大選,出現了變天的警訊,讓行政院明年的「地方創生元年」,變得更具急迫性,為了透過企業返鄉投資,帶動南部地區的就業,國發會3日公布「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劃草案,未來企業返鄉「認養」地方創生事業,將可準用《所得稅法》第36條各級政府之捐贈,全額抵減當年度之所得。不過,地方創生事業雖然號稱是社會企業,但畢竟具備營利性質,財政部方面目前針對地方創生事業捐贈全額抵稅部分,迄今尚未鬆口。
林上祚
2018-12-05 08:10
評論
兩岸
專欄
令狐台觀點:廈門青年創業吸力令人警醒
約在2009年左右,筆者隨同時任貿協董事長的王志剛,赴南京親歷首屆台灣名品交易會的盛況。猶記得會場設在市郊,坐在交通車上看到人潮如波浪般湧入場館,氣勢磅礡,心中也不禁為台商暗喜;這次筆者有機會採訪廈門第十屆文博會,兩相比較,台灣產品的人氣、競爭優勢和好奇問詢度,有如天壤之別,雖說南京和廈門不能類比,文博會與名品交易會性質也有異,但最大的差別還是在「時間」──時間經過,主客易位。
令狐台
2017-11-12 05:40
評論
觀點投書
國內
觀點投書:35世代的 「悲」
最近網路上有一個很夯的名詞叫做35世代,是指1978至1987年出生、年紀介於30至39歲的這一群人,是教改第一代,更是受網路影響的第一代。這個世代正面臨一些巨大的變化,如台灣經濟走低、薪資倒退、房價飆高、結婚意願遞減與晚婚加晚生,高齡生育變多。事實上,亞洲其他國家年輕人的處境也類似。在日本,把低收入、長工時、無殼蝸牛、無法結婚生子的日本年輕人稱為「貧困世代」。韓國則出現「三拋世代」、「五拋世代」等名詞,用來指拋棄戀愛、結婚、生子、購屋、人際關係等的年輕族群。
林喬恩
2017-11-11 05:30
評論
兩岸
國內
財經
專欄
曾志超觀點:正視台灣人才外流的警訊
台灣擁有極佳的教育環境,培養出許多優質的人才,奠定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然近年來,不論是對岸刻意挖角,抑或主動出走,國內人才大量流失已威脅到台灣的未來,政府面對此問題卻無所作為。
曾志超
2017-09-01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