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亞洲週刊 文章列表
#
亞洲週刊
約 57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政治
兩岸
國內
調查
大國博弈
幕後》綠營「喬王」出事了?柯建銘曾赴中投資疑陷金錢爭議 逾10年的糾紛再浮上水面
「抗中保台」喊得震天價響的民進黨,近來黨政高層「親中」內幕連環爆。就在「台南幫」李孟諺桃色緋聞沸沸揚揚之際,兩岸圈流傳著幾份「律師函」,內容指向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早年曾與合夥人有意在中國大陸南京投資項目,並向香港資金借款入股;香港合夥方事後驚覺資金已遭掏空,從而尋求台灣律師發函要求柯建銘限期返款,否則將對他提出刑事訴訟,甚至不排除舉行記者會,將內情公諸於世。
張鈞凱
2024-08-23 08:40
評論
兩岸
專欄
王聖辰觀點:哪天危機會降臨?《明報》不用這麼悲觀
香港《明報》又上新聞了。
王聖辰
2024-08-19 07:00
國際
兩岸
「有古蹟科技又進步,人民友善食物美味,街道還很乾淨」 歐美旅遊落伍了!新加坡年輕人掀起去「這個國家」熱潮
西方社群媒體掀起「中國旅遊」(#ChinaTravel)旋風,這股風潮也颳到新加坡的年輕人群體。新加坡大報《聯合早報》製作專題影片,發現新加坡年輕人當中,「到中國旅遊去!」,正悄悄地成為新潮流。多數受訪的新加坡青年表示,自己或身邊朋友近期都曾去中國旅遊,留下了充滿歷史古蹟、城市現代化與科技感的印象,也對人民友善、美食豐富、街道乾淨感受深刻。
兩岸中心
2024-07-30 16:59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專欄
林庭瑤專欄:「蝙蝠俠」柯建銘的騎牆大法
選戰中砲火四射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驚傳他的長子柯韋任投資中資企業、么兒柯鈞耀化身台商西進淘金。對於引用相關媒體報導者,柯建銘揚言要對簿公堂,好大的官威。而令人不解的是,老柯不說清實情,又不去告新聞源頭《亞洲週刊》,反而恫嚇轉發訊息者——其中有何貓膩?
林庭瑤
2022-11-26 14:10
評論
國際
兩岸
軍事
專欄
邱立本觀點:台海伏擊戰與外交神經戰
台海的戰火在八月爆發?這是中美關係的弔詭時刻,由於八十二歲的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聲稱要在近期訪問台灣,支持綠營政府,引來解放軍罕有的警告,說這是破壞美國的「一個中國」原則,中國軍方對此不會坐視。總統拜登也公開表示,對於裴洛西的訪台決定,美國軍方認為這不是好的主意。
邱立本
2022-08-01 15:00
評論
國際
專欄
高橋政陽觀點:安倍國葬掀起爭議,反對黨不滿勉強國民意志
日本的反對黨認為,為安倍舉行國葬的標準太曖昧,在國民對安倍的評價非常分歧的情況下,不應以國葬的名義扭曲民意,強迫人民正面評價安倍。
高橋政陽
2022-07-23 15:00
新聞
政治
《亞洲週刊》酸防疫破功 民進黨反擊:以認知戰打擊台灣防疫士氣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以封面專題指責「綠營防疫破功8宗罪」,民進黨今(24)日表示,台灣疫情嚴峻,全民正團結一致共同防疫,此時香港的《亞洲週刊》卻趁機以認知戰打擊台灣的防疫士氣、意圖影響防疫效果,最終危害的是人民健康安全,社會大眾應提高警惕。
黃信維
2021-05-24 18:27
評論
國際
專欄
陳國祥觀點:騙子總統走了,政治騙術仍在
川普下台了,無論如何評價他,出口成謊是千真萬確的。據華盛頓郵報統計,這位自稱「美國最誠實的人」,平均每天說謊15點6次,粗略地說,他每天醒著的時間裡,平均每小時就公開說謊一次。他不但是說謊大王,還是美國四年來的「事實查核之王」,媒體為了善盡查證責任而對他「因人設事」,從此開啟了針對存有疑慮的新聞人物說詞進行查核與辯正的專業新時代。
陳國祥
2021-01-31 06:20
新聞
政治
刊「英皇」照後官網被網軍攻擊到癱瘓 亞洲週刊:網路不該是傷人兵器
日前《亞洲週刊》將總統蔡英文穿龍袍的圖片作為雜誌封面,並以「民選獨裁」來形容民進黨政府。9日《亞洲週刊》於臉書發文表示,去年底官網被大量網路IP的DDoS攻擊,瀏覽量飆升至平日20倍,導致網站癱瘓無法運作,並呼籲人們重新學會尊重他人,把網路變回彼此溝通的良性工具,而非傷人兵器。
郭怜妤
2021-01-10 16:48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弘安觀點:萊豬總統的謙卑政治學─謊言與傲慢
王守仁——「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弘安
2021-01-08 06:40
新聞
政治
登蔡英文龍袍照後 亞洲週刊嗆綠營以「防衛民主」為名做壞事
日前《亞洲週刊》以總統蔡英文身穿「龍袍」的照片作為封面,指責蔡英文行政專斷,變成新威權主義的領袖。對此,《沃草Watchout》刊登1文起底《亞洲週刊》負責人背景親中,並有意加強台灣民選政府跟極權獨裁差不多,呼籲台灣社會在兼顧監督政府及「民主防衛」時需高度警覺。《亞洲週刊》5日於臉書發文回應,「防衛型民主」(DefensiveDemocracy)是綠營的理論基礎,好像以保衛民主之名,則所有壞事可做,所有敵人可殺,有東廠之號的促轉會可立。
風傳媒綜合報導
2021-01-06 08: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陳昭南專欄:紅色帝國的革命前夕─「人血不是水,滔滔流成河」
「當獨裁成為事實,革命就是義務」「Whendictatorshipisafact,revolutionisaduty.」源出於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教授帕斯卡·梅西耶的文學著作《里斯本夜車》及其電影對白。在2014年3月21日太陽花學運中,這句話也曾出現在立法院大樓頂層的外牆上而引來現場的騷動。登高噴漆者是施明德的女兒施蜜娜。
陳昭南
2021-01-02 07:10
評論
政治
專欄
公孫策專欄:選舉快成為「笑氣」了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將蔡英文的腦袋「植入」滿清皇帝龍袍,引發一陣風波。那個「創意」應該是來自西方媒體(記憶中至少2次)給習近平穿上龍袍,第一次看見是5年前,然後那個媒體就在大陸被「屏蔽」了,而這一次亞洲週刊則沒有在台灣被禁——台灣畢竟還是比大陸有言論自由。
公孫策
2020-12-30 06: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國內
專欄
吳程遠觀點:無懼民意新威權,忌憚外媒新獨裁
亞洲週刊以身穿龍袍的蔡英文作為2021年首期封面,將台灣的「民選獨裁」做成專題,引發了民進黨群起攻擊,並以「親共媒體」形容該媒體的屬性。事實上,這篇「台灣民選獨裁幕後綠營新威權主義現象」專題中所引述的新聞環節,對於台灣讀者來說並不陌生,甚至是投書中常見到的觀點,但讓民進黨產生刺痛感的,是該週刊帶有「國際性」的色彩,無論是醜事外揚而讓國際社會見到口罩下的另一張臉,或經外媒報導而對政府大內宣造成衝擊,都不為民進黨政府所樂見。
吳程遠
2020-12-29 06:40
新聞
政治
周刊登「蔡英文黃袍加身照」指綠營走向獨裁新威權 蘇貞昌反擊了
《亞洲週刊》最新一期封面放上一張「總統蔡英文黃袍加身」的照片,直指民進黨是「民選獨裁」、走向新威權主義。對此,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6)日表示,獨裁就不可能這樣自由批評;他更反指新聞、言論自由不及格的地方批評人權得到90幾分的國家,「不適當,也非事實。」
郭怜妤
2020-12-26 15:24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蔡英文穿龍袍變「蔡皇帝」?亞洲週刊痛批蔡英文獨裁,民進黨反咬「立場親共、北京喉舌」
最新一期《亞洲週刊》的封面是身穿「龍袍」的台灣總統蔡英文。該媒體指責蔡英文「行政專斷」,變成新威權主義的領袖,是「民選皇帝」。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回應稱,《亞洲週刊》「立場親共、專為北京政府喉舌」。
德國之聲
2020-12-26 15:12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國祥觀點:中國宜做戰略性收縮
中國面臨國內外反制,應戰略性收縮,設法化敵為友,減少對抗,才是可大可遠的調適之道。
陳國祥
2020-09-26 06:5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張競觀點:解放軍機常態闖越中線,台灣心理防線崩解…
九月十日解放軍機艦大舉跨越海峽中線實施演訓活動,由於規模極大活動範圍更是史無前例地接近台灣本島,因此航空迷與軍事評論者透過網路公布相關訊息,揭露此項軍事動態,讓台灣蔡英文政府國家安全團隊成員感受強烈輿論壓力,迫使國防部必須在當晚透過記者會說明狀況,以便安定社會穩定人心。
張競
2020-09-24 06:5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邱立本觀點:中美相愛相殺的奇特關係
川普是否中國最痛恨的人?或是剛剛相反,中國期盼川普連任,相信他會帶來中國更好命運,刺激中國追尋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
邱立本
2020-09-05 07:00
評論
兩岸
專欄
陳國祥觀點:「一港兩治」壓倒「一國兩制」?
中共人大常委會7月月1日開始實施香港國家安全,這是中共收拾香港亂局的霹靂行動,無論港人怎麼反對,國際如何譴責與制裁,北京都置之不理,硬幹到底。對北京而言,唯有制訂國安法,在香港頭上高懸分裂國家、顛覆中央、從事暴力、勾結外力四把利劍,違反者一律嚴懲,以止暴制亂,向全面管治邁進。
陳國祥
2020-07-04 07:0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