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亞洲世紀 文章列表
#
亞洲世紀
約 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歷史
文化
天主教的十字路口:方濟各走後,改革也將終止?為何說下一任教宗難以延續自由派路線
梵蒂岡21日宣布,羅馬天主教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Francis)病逝,享壽88歲。在這國際局勢動盪的時刻,外界原先預期方濟各會發揮重要的影響力,畢竟全球有14億名天主教徒,雖然不是每個人都一定會在政治上完全聽從宗教領袖的指引,但即使是那些強烈反對教宗立場的人,也難以無視他的意見;方濟各的離世,等於讓世界在最混亂的時刻失去了一位擁有強大「軟實力」的領袖。
李岱青
2025-04-23 07:07
評論
國際
政治
風書房
專欄
馬凱碩專文:大國與小國打交道時,永遠把自身利益置於原則之上
我從在柬埔寨的第一次外交任務學到地緣政治學中最重要的教訓之一:如果小國無法理解鄰近地區正在發生的大國競爭,可能就會蒙受巨大的損失。奇怪的是,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早在2,400多年前就清楚表達了這個教訓。米洛斯(Melos)這座小島試圖在雅典帝國與崛起的斯巴達國之間的衝突中保持中立。雅典使者威脅米洛斯人,如果不屈服就會遭到毀滅,並對米洛斯人說:「強者可以為所欲為,弱者必須承受苦難。」
馬凱碩
2025-01-12 07:00
風生活
即時
世界
不是馬來西亞、泰國!東南亞這國有望成「下一個經濟超級大國」,1條件為主要引擎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Widodo)昨(8)日在印尼國家銀行(BNI)經濟峰會上表示,世界正進入「亞洲世紀」,其中,全球經濟已從西方主導逐漸轉向亞洲,並強調,「亞洲將誕生三大新的經濟超級大國,其中包括印度、中國和印尼」。
黃卓霖
2024-10-09 13:06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大國博弈
專訪》「烏克蘭是台灣想要的未來?」馬凱碩忠告:台灣需要展示不獨立的誠意
新加坡外交家馬凱碩11日接受《風傳媒》專訪時表示,他對中國的崛起持樂觀看法,並警告若兩岸關係持續不睦,台灣恐將面臨日益嚴峻的國際孤立局勢。馬凱碩指出,未來數十年將是台灣的危險期,「如果中國變得極為強大,其他國家或許會停止承認台灣護照,屆時台灣的外交空間將大幅縮減。」
蔡娪嫣
2024-09-12 08: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大國博弈
專訪》川普是台灣靠山嗎?馬凱碩:他可能承認台灣獨立,將直接引發戰爭
新加坡著名外交家馬凱碩11日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指出,若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重返白宮,他第二任期的走向將難以預測。他表示,川普既可能公開承認台灣獨立,也可能以台灣利益作交換對中國採取較友善的立場。因此,馬凱碩提醒台灣,成為美中競爭的棋子極其危險。
蔡娪嫣
2024-09-12 08:39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學者眼中的兩極中國,台灣應如何看待
最近新加坡資深外交官、知名學者馬凱碩(KishoreMahbubani)8月11日接受新加坡媒體專訪,分享他對國際局勢的見解。他認為美國大選無論誰當選,中美關係都會惡化,此外,他預測100年前的世界由西方掌控,但今天的世界格局已經改變,西方還未能接受「亞洲世紀到來」,而中國文明至少還會繁榮100年。
莊清隆
2024-08-19 06:10
國際
政治
兩岸
VIP
大國博弈
「習近平讓中國更強大!」 新加坡學者:中國至少還會繁榮100年,中美競爭將會加劇
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KishoreMahbubani)近日出版回憶錄《活在亞洲世紀》(LivingtheAsianCentury),他在接受新加坡《聯合早報》專訪時,對於中國前景與中美博弈提出了最新的判斷。馬凱碩自稱是一名「瀕臨絕種」的「中國樂觀主義者」,他看到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已變得更強大,並預期中國文明至少還會繁榮100年。但他也強調,永遠不要低估美國,中美競爭在未來10年到20年將加劇。
兩岸中心
2024-08-13 16:58
新聞
國際
發動「貶低中國疫苗」認知戰,讓菲律賓人不敢接種!杜特蒂政府前官員:五角大廈認了
菲律賓前總統杜特蒂在任時的發言人羅奎(HarryRoque)近日在Podcast披露,根據美國國防部6月25日傳給菲律賓外交部及國防部的資訊,承認「確實向菲律賓視聽大眾散播質疑科興疫苗安全與效力的訊息」,並稱美方的反科興疫苗宣傳「與我們的優先事項不一致」。
國際中心
2024-07-27 07:37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陳文茜專文:消失的愛─為什麼我們愈來愈仇恨?
他們說,二○三○年我們將逐步走向世界末日。
陳文茜
2024-04-20 05:50
VIP
政治
歷史
新新聞
歷史新新聞》1996年3月23日李登輝成為台灣首位直選總統
1996年3月23日李登輝已581萬張、過半的選票,當選台灣憲政史上首任直接民選總統,為歷史寫下新的一頁。首先是直接民選讓台灣人確認自己正在當家作主,和仍為寡頭統治的中國已是完全不同的國家,這種國家認同的演變,從當時《新新聞》的報導仍宣稱這場選舉為「5000年第一次」,主體詞是中國,但現在在台灣已經沒人會這樣形容就能明確地看出來。
南方朔
2024-03-23 09:10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因為熱愛,對這個國家的現狀不由得心如刀割:《中國大掠奪》選摘(2)
儘管受到出現在武漢市的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嚴重影響,中國在2020年仍是世界大國中經濟增長(+2.3%)表現最亮眼的大型經濟體,在2021年應該會持續增長,甚至會大幅超越2020年,因為在經歷2020年的經濟動盪之後,預計會出現強勁的反彈。隨著拜登於2020年1月20日入主白宮,西方盟國再次團結對抗中國,但徒勞無功。中國即將成為領先全球的經濟強國,從其獨特的發展模式看來,無論是在全球暖化、生態轉型、經濟高速發展、技術創新和政治動盪方面,都對下一代地球人構成了重大挑戰。
董尼德 PIERRE-ANTOINE DONNET
2022-08-24 13:10
國際
兩岸
印度「東進政策」欲攜手中國創「亞洲世紀」 外長:邊境衝突後,與北京關係艱難
印度外交部長蘇杰生最近表示,印度與中國的關係正處於「極度艱難」的階段,並強調,如果印度與中國無法合作,則屬於亞洲的世紀將難以實現。
中央社
2022-08-21 19:10
新聞
國際
兩岸
2022年美中關係走向何方?專家分析:華盛頓與北京將繼續「若即若離」
關注美中關係的資深專家說,在即將到來的2022年裡華盛頓與北京的關係將會持續緊張而且難以預測,使得兩國間任何重大的「再掛鉤」變得更加困難,總趨勢可能將是走向持續脫鉤。
美國之音
2022-01-02 20:00
評論
國際
專欄
林錫星觀點:內戰70年,依舊和平無望的緬甸
從1948年1月獨立至今,緬甸已經走過了73個年頭,可是這期間緬甸從來都沒有徹底穩定過,民族問題以及地方武裝與軍政府之間的衝突使得這個國家長期都處於戰亂的邊緣。
林錫星
2021-09-23 07: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林建山專欄:三極強權博弈世界新格局大挑戰
世界基本格局,在「美利堅治世」長達近一個世紀的G1一極獨霸76年之後,2012年首揭修昔底德陷阱而凸出美中必有一戰的G2兩極博弈新格局不到10年,2021年阿富汗戰爭結束,卻豁然讓全世界顯見:美中歐G3三極強權鼎世新時代,已然實質開展多年。
林建山
2021-09-15 07:10
VIP
國際
兩岸
軍事
歷史
新新聞
中國如何才能順利崛起?《霸權興衰史》耶魯學者建言習近平:學學鄧小平,中國將成美國最強勁敵
「一個經濟正在發展中的強國(如一八六0年代的英國、一八九0年代的美國和今天(編按:一九八七年)的日本總希望先富裕起來,而不願在軍備上花太多的錢。但是再過半個世紀,國家投資的輕重緩急就可能發生變化,因為經濟上的擴張必然會帶來許多海外義務(如對國外市場如原料、軍事聯盟的依賴,也許還仰賴軍事基地和殖民地)。」
李忠謙
2021-09-03 18:1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陳國祥專欄:拜登「力量倍增器」耍得虎虎生風
拜登(JoeBiden)是美國有史以來接受「總統養成教育」最久的總統,他從29歲當選參議員到79歲就任總統,整整準備了50年,32年前就參加總統黨內初選,開始以總統的高度思維政務。外交尤其是他熟練的事務,浸淫其中久已,對各國政要知之甚詳,包括習近平。
陳國祥
2021-07-30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軍事
邊界衝突無礙商業往來 中國再次成為印度頭號貿易伙伴
儘管中國與印度因為邊界衝突關係緊張,但印度最新公布的數字顯示,中國在2020年再次成為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國。
BBC News 中文
2021-02-24 11: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福山說西方不一定輸,那中國要贏了
上次說過,法蘭西斯.福山是反指標,他說東,事情就會往西發展。近日,福山接受法國「費加洛報」專訪,面對在中歐投資協議即將簽訂前顯得惴惴不安的法國記者,福山以一種安撫的話語,替西方打氣,說「西方與中國已展開鬥爭,不一定必然會輸」。
雁默
2021-01-02 06:0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中美難「結」難「解」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最近在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Affairs)發表〈瀕危的亞洲世紀〉(TheEndangeredAsianCentury)一文。李顯龍指出,亞洲國家目前正為對抗新冠肺炎、改善人民生活,以及創造一個更安全及繁榮的區域等諸多難題,忙得不可開交;而美中關係對亞洲的安全及繁榮至關重要,大多數亞洲國家的經濟都與美中兩國緊密相連,不願選邊站,美中的戰略決定也將塑造嶄新的國際秩序。因此李顯龍呼籲,美中兩國放下分歧,共同合作建立穩定和平的國際秩序。
趙春山
2020-06-11 07:1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