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亞太安全 文章列表
#
亞太安全
約 26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川普關稅虛晃一招,習近平祭出魅力攻勢:誰能打動東南亞的「竹子外交」
全球貿易體系在川普(DonaldTrump)推行「對等關稅」政策的震蕩下,發生了諸多變化。緊接著,習近平開啓了對東南亞三國的訪問。
BBC News 中文
2025-04-16 18:00
新聞
政治
川普政府關稅疑慮罩頂之際 美國跨黨派參議員今起訪台 賴清德將接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對包含台灣在內的全球逾180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後,由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主席、共和黨籍參議員瑞克茲(PeteRicketts)率領的跨黨派參議員,於今(16)日起展開4天訪台行程,期間將晉見總統賴清德。外交部表示,將持續與美國國會及行政部門等各界友人攜手合作,穩健深化台美全球夥伴關係。
鍾秉哲
2025-04-16 16:52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川普與習近平透過交換條件達成協議?美國學者:兩人都有「這個情結」,難以向對方妥協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著名中國問題專家黎安友(AndrewNathan)20日指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重返白宮後,無論是對內或對外政策仍有諸多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對台政策充滿了不確定性。
兩岸中心
2025-03-20 21:49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揭仲觀點:國軍為何要實施「立即備戰操演」
鑒於2024年以來,共軍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已出現明顯改變;為應付這些變化所可能造成的挑戰,國防部規劃從今年起,除年度例行的漢光演習與各戰區輪流實施的戰備月外,將再實施「立即備戰操演」,訓練國軍應對不同型態威脅的能力,並從3月17日至21日,進行首次操演。
揭仲
2025-03-20 06:2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張俊華觀點:川普卷土重來 習近平要抓緊時間?
美國民主黨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盡管拜登在經濟方面已經為美國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並沒有采取一切措施遏制通貨膨脹,讓大部分美國人感到幸福,也就是在經濟上做的還不夠。這就使得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老調重彈,依然如此吸引人。如果說,民主黨人和他們的擁護者關心的如何維護民主制度,但共和黨選民們則更關心的是如何讓自己的物質生活更好,似乎並不在乎是否保證美國民主制度的正常操作。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價值觀。換言之,2024年美國大選的結果是美國這個老牌民主國家的悲哀和倒退。
德國之聲
2024-11-07 07:1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1%Style
華爾街日報選文
華爾街日報》北韓派兵援俄讓中國處境尷尬,北京對朝鮮的影響力正在衰退?
北韓和俄羅斯的軍事關係迅速升溫,這讓一個國家尤為不安,那就是中國。
Timothy W. Martin
2024-11-05 15:00
評論
國際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左右美國總統大選的關鍵變項與發展
處於全球地緣政治高度緊張的背景之下,賀錦麗(KamalaHarris)與川普(DonaldTrump)之間的競選不僅關乎美國未來四年的內政和經濟政策,亦對國際格局、尤其是臺海穩定和亞太安全構成深遠影響。兩位候選人不僅在經濟政策上存在顯著差異,在應對「中國崛起」和處理臺海危機的立場上亦截然不同;川普在過去任期中強調「美國優先」政策,主張對中採取強硬態度,並大幅增加對臺軍售,而賀錦麗則在拜登政府的多邊外交政策基礎上,更注重國際合作,希望藉由強化盟友的協力以維持亞太地區的穩定。
劉嘉霖
2024-11-04 05:40
新聞
政治
致敬安倍晉三成立「印太戰略智庫」 矢板明夫:盼成為台灣和全世界民主國家連接橋樑
前產經新聞社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創辦「印太戰略智庫(IPST)」,今(14)日晚間舉行成立酒會,現場政商大咖雲集。矢板明夫致詞表示,他成立智庫最大的動機,是因為他認為全世界並不是很了解台灣,希望透過讓這個智庫,把台灣每天發生的事情都要告訴日本、全世界,變成台灣和全世界的民主國家連接在一起的橋樑,而以印太為名,則是為了向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致敬。
羅立邦
2024-10-14 21:50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石破茂的內外政策考驗
新任日本自民黨總裁石破茂,已於本(10)月1日召開的日本臨時國會中,獲參眾兩院指名為102任日本首相。這次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有多達9名候選人同時參與角逐,石破茂雖擔任過防衛大臣、農林水產大臣等要職,但他缺乏強力「派閥」支持,且黨內人際關係和政治魅力皆不及參與第一輪投票的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之子小泉進次郎和進入第二輪投票的現任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因此,石破茂在四次角逐總裁寶座失利後,最終還能脫穎而出,被外界形容是「石破天驚」。
趙春山
2024-10-05 07:00
新聞
國際
自民黨總裁選舉》石破茂擔任首相後,日本對華政策會如何變化?
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在9月27日於東京的黨本部舉辦新一屆總裁選舉投開票。最後的結果顯示,前幹事長石破茂在第二輪的決選投票中,以215票對194票,擊敗另一位強勢對手、現任經濟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拿下新一任的總裁大位。這也是石破第五度參選後終於當選,38年的從政生涯得償所望。
德國之聲
2024-09-28 15:00
新聞
國際
「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德國智庫:應對中國威脅,柏林需要明確立場
德國軍艦睽違22年穿越台灣海峽,柏林外交智庫發布印太安全戰略報告,認為德國正藉此向美中與其區域盟友傳遞「德國不受中國威脅」信號,並建議德國更積極改變過去在台海議題上相對模糊的立場。
中央社
2024-09-22 1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中國主場軍事外交香山論壇9月13日登場 路透:美方擬派更高層級訪團深入接觸
中國年度主場軍事外交的北京香山論壇,將於9月12日至14日舉行,中國官方4日宣布美國防部將率團參會。一名美國官員告訴路透社,美國擬派主管中國、台灣及蒙古事務的國防部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Chase)出席香山論壇,顯示美軍在東亞地區爭端加劇、軍事部署增加的情況下,盼與中國在工作層面上展開更深入的接觸。
兩岸中心
2024-09-05 08:37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觀點投書:賴清德一登金門共軍立即給他好看
8月21日我方於台北舉行「凱達格蘭論壇:2024印太安全對話」,與會有重磅級且具有國際影響力之前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海莉與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演講表達支持台灣民主。22日美海軍柏克級神盾驅逐艦立即由南向北航經台灣海峽,以行動表達支持盟友;當日共軍計有共機41架次、共艦7艘次在台灣周邊海域活動,與進行跟監任務;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北部、西南及東部空域32架次。23日賴清德總統一早即搭乘空軍一號抵達金門,共軍立即進行8月第四次「聯合戰備警巡」(日前筆者早已推斷),引發兩岸高度關注。
陸文浩
2024-08-25 06:10
VIP
國際
國內
大國博弈
「亞洲滑向戰爭的風險尤為嚴峻!」澳洲學者警告:台海衝突風險已翻倍,卻無防範手段
近年來,中國媒體對統一台灣的呼聲愈加頻繁和激烈,中共軍機擾台活動日益逼近,對台施壓持續升級,令國際社會愈發關注台海和平的重要性。
蔡娪嫣
2024-08-21 19:10
VIP
國際
國內
大國博弈
日本前首相野田佳彥強調台海和平:堅決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
日本前首相、眾議員野田佳彥21日出席凱達格蘭論壇,並發表專題演講。他在演講開場時,向台灣在巴黎奧運中斬獲兩面金牌表達祝賀,特別為台灣男子羽球雙打成功衛冕金牌「拍手叫好」。
蔡娪嫣
2024-08-21 10:53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又一個解放軍海外據點:中國如何協助柬埔寨建造海軍基地?其它國家為何應該警惕?
自去年中柬「金龍」聯合軍演以來,柬埔寨的雲壤海軍基地迅速發展,並且有兩艘疑似中國「江島級」護衛艦的船隻在此駐紮七個月,這引發了對該地區穩定的擔憂。
BBC News 中文
2024-08-05 10:16
新聞
國際
歷史
歷史風傳媒》安倍晉三之死——殺害日本前首相的刺客是誰?
我們為何回顧這則新聞?
李忠謙
2024-07-14 10:5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中菲南海衝突:在《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的前提下,美國會派兵援助菲律賓嗎?
「任一方皆承認:對任一方太平洋區域之武裝攻擊,將危及另一方自身和平與安全;任一方並聲明將基於各自憲法之程序應付此共同危險。」
國際中心
2024-07-06 14:37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台海戰爭堪比二次大戰」澳洲前總理陸克文:戰後將改變世界新秩序
前澳洲總理、現任澳洲駐美國大使陸克文(KevinRudd)日前在一場演說中警告,台海戰爭對全球造成的後果,將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衝擊一樣巨大,會使世界成為「截然不同的地方」。
兩岸中心
2024-06-08 07: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賴清德「兩國論」走向「文明衝突」 趙春山:大陸有「這2招」對付台灣
賴清德總統520就職演說提及兩岸「互不隸屬」,引起中國大陸方面嚴厲批判。淡江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做出解讀,賴清德就職講話試圖切斷台灣與大陸的連結,恐陷入「文明衝突」,兩岸變成「非我族類」的鬥爭,而且內容展現出「活生生」的「兩國論」,未來中國大陸將採「圍點打援」與「孤立台灣」的應對做法。
張鈞凱
2024-05-22 15:5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