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何回顧這則新聞?
2024年7月13日,正在競選美國總統的川普在賓州被刺,槍手現場遭到擊斃,所幸川普只有右耳輕傷。卸任國家領導人卻遭到暗殺的著名事例,最為台灣所熟悉的就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他當時卻沒有川普的好運氣,當場便失去生命跡象。當川普刺殺案成為全球焦點之際,我們不妨回顧2022年7月8日、距今剛好兩年左右的政治暗殺。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街頭遭刺殺身亡後,部分日媒把這起悲劇的起因之一指向維安疏失,奈良警察本部長鬼塚友章隔天也在記者會上鞠躬道歉,坦承「奈良警方的警備工作確實有問題」、甚至是「擔任警察27年來最大悔恨」。但是當安倍晉三成為坂本龍馬、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犬養毅這些暗殺受害者之中的最新一位,除了「隨扈表現失格」之外,目前最大的兩個謎團當屬「刺客到底是誰」、以及「他為什麼要殺害安倍」?
身為日本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自民黨最大派閥領袖,安倍晉三在日本當今政界的輩份與影響力可說無人能出其右。而且安倍不只是個內向型的日本政治家,雖然拉抬日本經濟的「安倍經濟學」確實成為代表性政績,但他十多年來所推動的「自由繁榮之弧」(自由と繁栄の弧)、「亞洲民主安全之鑽」(アジアの民主主義的安全保障ダイヤモンド)等「價值觀外交」理念,艱苦催生了今天的「四方安全對話」(Qaud)等區域安全合作,談到亞洲必定會提到的「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最早也是安倍晉三提出的概念。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街頭遇刺身亡。圖為2006年10月8日,時任日相的安倍到訪北京,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陪同檢閱儀仗隊。(美聯社)
安倍擘劃亞太安全的雄心,對於亞洲的地緣政治影響深遠,也使得他的驟逝得到了世界各國領導人的紛紛哀悼。不過無論是「弧線」還是「鑽石」,都可看到安倍拉攏民主盟友、圍堵亞洲大陸極權勢力的企圖心,甚至根本就是對付中國與北韓威脅的大戰略。安倍對內則是從推動新安保法、解禁集體自衛權一路走來,即便卸任首相也繼續串連修改和平憲法、實現「國家正常化」——這也讓他被周邊國家的反對者斥為「軍國主義再起」;至於安倍的政治醜聞則一直伴隨著國家機器的遮掩痕跡,影射「森友學園」賤價買進國有地的Netflix熱門影集《新聞記者》,正是代表批判者的反撲姿態。
如果先不看安倍刺客山上徹也的背景與動機,這位日本政界巨人的國內外政敵與對其憎惡者,確實可以想見許多策劃暗殺的理由。畢竟安倍所牽扯的利益、仇恨與地緣戰略衝突,不下於當年的坂本龍馬或是伊藤博文。不過這種陰謀論的推想,不禁讓人擔心安倍之死,會不會是引發另一場世界大戰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遇刺(一戰導火線);另一方面,也讓人聯想到遭到奧斯華德(Lee Harvey Oswald)槍殺的美國總統甘迺迪(John F. Kennedy)。由於奧斯華德雖然被捕,但案發兩天後也遭人槍殺,由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華倫(Earl Warren)負責的調查結果—奧斯華德獨自犯案—至今仍被各方懷疑,因為想除掉甘迺迪的勢力實在太多了,許多人不願相信奧斯華德無人指使—問題是奧斯華德已死無對證。
(相關報導:
川普擁主場優勢卻遭槍擊?賓州巴特勒白人逾9成 重度傾向共和黨
|
更多文章
)
槍殺甘迺迪的疑犯奧斯華德遭到槍殺的瞬間。(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山上徹也在開槍後的第一時間就被現場警方壓制逮捕,相信不至再次發生奧斯華德在移監時經被人以左輪手槍當場射殺的憾事。說到射殺甘迺迪的奧斯華德,他確實也跟山上徹也一樣有軍事背景。奧斯華德17歲輟學加入美軍陸戰隊,他的射擊表現優異,並且曾在加州與日本的厚木基地負責雷達操作與空中管制。不過奧斯華德在那個反共的年代裡竟對蘇聯與共產主義有所嚮往,除了在軍中自學俄語,甚至在20歲前夕前往蘇聯定居、娶妻生女。但23歲那年全家又搬回美國德州,24歲便犯下震驚世界的刺殺甘迺迪案。
奧斯華德雖然死於非命、甚至根本沒有機會在法庭檢視他的涉案證據,不過華倫委員會的調查結果是「奧斯華德顯然被壓倒一切敵意所影響,他似乎無法與其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對周圍的世界永遠不滿意。早在暗殺發生之前,他就表達了對美國社會的仇恨,並且對抗議美國社會採取行動。奧斯華德對完美社會的追求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他為自己在歷史上找到了一席之地——作為一個超越時代的『偉大人物』。他對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忠誠,似乎是另一個重要行兇動機。他表現出果斷採取行動的能力,在目標達成前不計一切後果。這些可能塑造奧斯華德性格的因素,造就了一個甘迺迪總統的暗殺者。」
甘迺迪遭到槍擊的第一時間,他車上的隨扈就撲向中槍的總統。(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7月8日中午11時30分左右,從東京趕來關西為自民黨參議員候選人佐藤啟助選的安倍晉三,才剛開始對著現場民眾宣講不久,後方突然傳來彷彿爆炸聲的巨響。從現場民眾用手機拍攝的畫面,安倍當時似乎沒有被擊中、或者被擊中但不覺疼痛,他沒有任何躲避或者彎腰的動作,反而在遲疑一兩秒後回頭看發生了什麼事。令人驚訝的是,此時安倍身邊的隨扈無人上前將其按倒、或者試圖擋在可能的威脅與安倍之間。當安倍轉身回頭看後方,相隔約兩三秒的第二聲爆炸隨之而來,這回安倍明顯被擊中,因為他彎曲身體後緩緩向前倒下,隨扈雖然在他身後張開偽裝成公事包的防彈板、也有人上前撲倒槍手,但這些動作都為時已晚,因為沒人擋住山上徹也的致命第二槍。
包括記者與現場民眾用手機或攝影機拍下的安倍中彈影像,讓奈良市的大和西大寺車站成了彷彿德州達拉斯迪利廣場(Dealey Plaza)的傷心地。甘迺迪當年為了幫民主黨競選募款、同時為自己的連任造勢,最後死在據信來自德州教科書倉庫大樓六樓窗口的兩顆子彈下—這棟大樓的雇員奧斯華德以一把卡爾卡諾M91/38手動步槍,讓正值46歲壯年的甘迺迪死於非命—一槍穿喉、一槍破腦。
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活動也是為了自民黨的選戰奔走,但山上徹也不像奧斯華德那樣躲在高處等待甘迺迪車隊經過放冷槍,而是大喇喇地站在安倍身後約莫3公尺處,以自製槍械將安倍殺害。根據據法醫的驗屍結果,安倍右頸的兩個彈孔穿過心臟,左上臂的彈孔則在胸腔的左右鎖骨附近造成動脈嚴重受損—這些傷勢讓安倍大量失血,甚至當場心肺停止。即便到院後急救四個多小時、接受輸血超過20公升,最後仍回天乏術。
由於山上徹也是在光天化日下近距離開槍,不像奧斯華德那樣躲在六樓,奧斯華德被捕後甚至否認自己殺了甘迺迪,當年在迪利廣場到底有幾人犯案、奧斯華德是不是真兇,至今仍有爭議。在現場影片與眾多目擊者的佐證下,山上徹也開槍造成安倍晉三死亡並無疑義。問題只剩下為什麼他要這麼做?山上徹也又是什麼人?目前不過是安倍晉三過世的第三天,在還沒有對犯罪事實與證據進行充分調查之前,現在談犯罪動機與其他可能涉案者當然為之過早。不過「山上徹也是誰」,已在日媒與警方的積極追查下日漸清晰。
(相關報導:
川普擁主場優勢卻遭槍擊?賓州巴特勒白人逾9成 重度傾向共和黨
|
更多文章
)
2022年7月8日,日本男子山上徹也在刺殺前首相安倍晉三之後遭到警方壓制。(美聯社)
日本海上自衛隊的松雪號護衛艦。(Sengoku2501@Wikipedia/CC by 4.0)
《週刊文春》指出,山上徹也是土生土長的奈良市人,1999年高中畢業後,一度就讀專門學校。《朝日新聞》則說,山上的母親在2002年宣告破產,山上可能因此進入海上自衛隊。 《每日新聞》引述防衛省關係人士說法,山上徹也從2002年8月擔任任期制自衛官,為時3年。2002年12月至2004年4月,他被分配到吳市基地的松雪號護衛艦(DD-130)執勤,也在砲雷科接受了艦載火砲與飛彈方面的訓練。山上徹也每年至少接受一次步槍訓練,包括實彈射擊與槍枝拆卸、組裝和維修。山上在一定程度上對槍枝和火藥類有所瞭解。
不過山上徹也在2005年決定以海士官的階級退役,而且也不願擔任預備自衛官。山上此後的動向不明,日媒只追查到他從2020年到2022年5月曾在京都一家塑膠工廠擔任派遣員工,朝八晚五用堆高車幫忙搬貨,時薪約1800日圓(新台幣400元)。工廠員工說山上工作認真,不會惹麻煩、但話不多,基本上不跟同事交流。不過也有員工指出,2021年起,山上變得不服指揮,甚至與同事發生爭執,也不跟同事一起吃午餐,總是一個人在車上吃飯。他的鄰居則說,山上穿著樸素,但對鄰居的問候總是不理不睬,連頭都不抬,與同事的「孤僻」證詞大體一致。山上今年3月起就經常曠職,4月時以身體不適對公司提出辭呈、開始消化積假,5月15日便正式離職。他的前老闆說,大概知道他惹上麻煩,但無法相信兩個月後他竟犯下如此大案。
2022年7月8日,日本民眾在安倍晉三遭到刺殺的案發現場致哀。(美聯社)
他在塑膠工廠的工作似乎看不出什麼刺殺前首相的端倪,至於他離開自衛隊到進入塑膠工廠之間的15年空檔,目前日媒與警方都尚未透露細節。不過山上被捕後除了承認殺害安倍,也對警方透露行兇動機與家庭失和有關。山上說,他的母親是「某宗教團體」的成員(奈良警察本部長鬼塚僅稱「特定團體」,且不願多做說明),山上受其影響也加入組織,但沒有多久就轉而加入該團體的另一個分支,並且對母親所屬的團體懷恨在心,從而兩人產生矛盾。警方透露,山上抱怨對安倍的不滿,卻又強調「並不憎恨安倍的政治主張」,而是安倍跟他母親所屬的團體走得很近。山上強調母親因為沉迷宗教而破產、家庭也因此分崩離析。
從目前已知的訊息看來,刺殺安倍的山上徹也既不像奧斯華德那樣有旅居蘇聯與同情共產主義的背景,更不像斬殺大久保利通的下級士族(反對明治政府的改革方向)、暗殺伊藤博文的朝鮮志士安重根(痛恨韓國遭到日本併吞)、突襲犬養毅的帝國軍官(反對政黨政治的激進分子發動政變)那樣擁有強烈的政治動機,反倒更像是因為家庭與經濟問題引發的宗教仇恨,莫名波及已是日本政壇當代造王者與闇將軍的安倍晉三。山上甚至供述,他最初的目標其實是該宗教團體的最高領袖,只是進展不順,所以才會改成狙殺被他認為「與該宗教在國內盛行有關」的安倍。
《讀賣新聞》與《朝日新聞》走訪山上的親友鄰居,得知山上的父親經營建築公司,山上十幾年前也曾與父母兄妹住在一起。中學時期山上課業與運動表現優秀,唸的是奈良有名的高中,與人相處也沒有異狀。不過父親過世後,山上的母親似乎開始沉迷宗教,總是做出大筆捐獻,讓家中經濟一落千丈,只能賣房搬進租賃公寓。山上的母親在2002年破產,山上家的建設公司則在2009年倒閉。過去的房東說,他們一家經常拖欠房租。防衛省關係人士則說,山上在自衛隊時,確實曾與同僚反應「與親人因為宗教問題鬧得不愉快」。
(相關報導:
川普擁主場優勢卻遭槍擊?賓州巴特勒白人逾9成 重度傾向共和黨
|
更多文章
)
現在山上獨自住在距離案發地點不遠處,基本上不跟鄰居往來。許多鄰居則是抱怨,最近一個月山上的住處總是有金屬撞擊或者鋸東西的聲音,去年秋天也有不少鄰居抱怨他房間的電動工具噪音很大。警方在案發當天傍晚到山上住處搜索,確實發現好幾把自製手槍與子彈,而且外型尺寸都與他用來刺殺安倍的槍械相似。由於案發現場停放在20公尺外的選舉車也有許多彈孔,警方初步判定這種自製手槍殺傷力驚人,屬於單發能夠射出多顆子彈的類型。
2022年7月9日,載運安倍晉三遺體的靈車返回他生前在東京的住處。(美聯社)
根據山上供述,這批武器今年春天就已經做好,而且他在案發前一天也曾跟隨安倍前往岡山的助選現場,警方則掌握到此前安倍在神戶的街頭演講也有疑似山上徹也現身的情報。警方研判山上策劃刺殺安倍已久,只是安倍在神戶的演說是在背對建築物的選舉車上,岡山的演講則是在室內進行,都讓山上認為不易下手。等到安倍在奈良車站的開闊處進行助選宣講,這才讓山上找到可乘之機。
山上自稱是在網路上確認安倍行程後,當天從家中搭乘電車前往現場,警方也在沿路的監視器確認了山上的說法。山上的供詞是否就是事件全貌,現在論斷當然為之過早。不過山上雖然表明他所痛恨的宗教團體名稱,但所有日媒都不知道這個團體究竟是何方神聖,奈良警方的鬼塚本部長在8日的道歉記者會上也拒絕說明。
眾所周知,自民黨長年聯合執政的公明黨就有宗教背景,與宗教法人組織「創價學會」關係密切,但或許是擔心影響10日的參院改選、或許根本與這個佛教團體無關,所有日媒都沒有提及這個關聯。少數日媒則說,這個山上口中的「特定團體」其實與創價學會無關,而是由文鮮明創設的統一教會,不過這個說法尚未得到警方證實。
2022年7月8日,槍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山上徹也在犯案後遭到警方壓制。(美聯社)
無論如何,警方已從山上徹也的住處帶回電腦、筆記本等數十項證物,隨著調查的展開,相信將能進一步解開山上的犯案動機之謎。不過如同英國廣播公司(BBC)所說,恐怕這次槍擊事件將「永遠改變日本」;日本歷史作家保阪正康也擔憂,在安倍遇刺之後,恐怕會引發類似「五一五事件」(即刺殺犬養毅等政要的政變)的「將暴行視為反貪腐義舉」的恐怖活動風潮。
保阪正康指出,當年甚至有許多人要求對刺殺犬養毅的兇手減刑,4年後又爆發「二二六事件」(另一場大規模刺殺政要的政變)後,反對勢力被迫噤聲,「言論之死」的結果就是日本走上法西斯主義與無謀侵略的道路。保阪正康不認為今天的日本會重蹈覆轍,這也是民主制度確立的證明,但他也表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才能阻止暴力的連鎖反應」,日本這次也必須證明自己做得到。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遇刺身亡。圖為2013年2月26日,他以首相身份在國會備詢。(美聯社)
確實,今天的日本乃至文明世界對於暗殺活動都深惡痛絕,岸田文雄在安倍驟逝後「保護民主」、「不向暴力屈服」都是值得支持的主張。只是即便當日本警方披露山上的背景與犯案動機,暗殺背後的各種陰謀論,總是有更多想像與發酵的空間(如同美國社會對於華倫委員會的調查結果—不信者恆不信);安倍遭到刺殺所激化的各種反應與政治立場,恐怕也將成為推動歷史進程的重要伏流。
那些打在安倍身上的子彈,縱然不是(或者不見得是)為了反對軍國主義、不支持修改和平憲法、甚至是為了阻止圍堵中國所射出,但是這場日本戰後最大暗殺事件,確實牽動了日本政局重組(安倍雖是前首相,但他的死卻代表了自民黨最大派閥的分裂)與地緣政治的合縱連橫(安倍與美台關係良好,積極主張「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突破非戰憲法、在日本境內部署美國核武,但習近平也在安倍的唁電裡說「深感惋惜」,安倍曾希望簽署的「中日第五份政治文件」恐怕短時間再也找不到後繼者)。
(相關報導:
川普擁主場優勢卻遭槍擊?賓州巴特勒白人逾9成 重度傾向共和黨
|
更多文章
)
(原標題:李忠謙專欄:日本前首相之死——殺害安倍晉三的刺客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