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亞太和平基金會 文章列表
#
亞太和平基金會
約 29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VIP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外交政策》與《經濟學人》對台灣的真正警訊
近期,兩岸安全情勢又成為國際重要期刊關注的焦點,先是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雜誌於5月1日刊出標題為《川普應約束台灣》(TrumpshouldreininTaiwan)的專文,主張川普政府應對賴清德總統近期的言論與政策動向進行「外部約束」,以避免台海衝突升溫然後將美國捲入。
揭仲
2025-05-09 06:50
新聞
政治
AIT「一舉動」打臉綠營反核神主牌 藍議員轟:證明核廢料無解純屬藉口
民進黨長期以「核廢料無法處理」作為反核主軸,堅持「非核家園」路線,導致核電逐步除役,能源結構嚴重失衡。近期,美國明確表態願協助台灣引進新興核能技術與核廢料處理方案,戳破民進黨「核廢無解」的神話;對此,由泛藍議員組成的新藍圖連線嚴正批評,經濟部長郭智輝持續以各種藉口抗拒核電,展現政策僵化與對國際趨勢的背離。
戴祺修
2025-05-05 21:18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國內
大國博弈
幕後》紅藍綠學者澳門過招竟是他創造契機 現場閉門調查兩岸走勢結果出乎意料
當世人關注川普(DonaldTrump)介入俄烏戰局後,烏克蘭命運何去何從之際,台海兩岸關係形勢嚴峻的程度也超乎想像,不只陸客、台生紛紛淪為政治祭旗,連前總統馬英九也為了兩岸交流的糾葛遭移民署約談。一場在澳門低調舉行的兩岸關係研討會,紅藍綠學者難得齊聚一堂,據《風傳媒》了解,現場氣氛看似一團和氣,但仍出現交鋒火花。
張鈞凱
2025-03-13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國內
中美對抗下的台灣》中國憂美國阻礙統一 台灣對外要團結一致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發表演說,傳遞與中國競爭的訊息,英國《經濟學人》則在拜登就職百日當天發布封面故事,直言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面對美中競爭對台灣的影響,亞太和平基金會首席顧問趙春山直言,台灣只是美國嚇阻中國的牌,但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協同研究員尹麗喬認為,不應把台灣視為工具,而是中美都想追求到手的伴侶。
簡恒宇
2021-04-30 13:31
新聞
政治
兩岸
調查
新新聞
紅綠對話破局》春暖花開真成秋風蕭瑟?兩岸國安外圍智庫學者會議被喊卡
1月25日,屬國安會外圍組織的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執行長董立文,與中國國安部外圍智庫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楊明杰,原本有一場閉門視訊會議,主題是「拜登上台以後的中美與兩岸關係」,但北京以「嚴控疫情」為由突然在舉行前2天喊卡,這場兩岸紅綠高級別學者對話宣告破局。
林庭瑤
2021-03-02 08:40
評論
政治
國內
專欄
許信良專文:寥寥可數的革命家,他是令人肅然起敬的一位
洪哲勝,台灣獨立運動及中國民主運動的限期參與者和支持者,曾擔任《台獨月刊》、《台灣公論報》等台獨聯盟刊物的創刊編輯與部門負責人。1984年,脫離台獨聯盟,與許信良等人共同創立「台灣革命黨」,並擔任台灣革命黨總書記;1990年代以後,有鑑於中國崛起,並深感台灣前途並非台灣單方面所能解決,開始投身中國民主化的推廣活動。1997年至1998年任民主進步黨顧問,時任民主進步黨主席為許信良。1998年7月,洪哲勝在紐約市設立民主亞洲基金會,創立文摘網站《民主論壇》。2020年12月19日病逝紐約。
許信良
2020-12-26 05:50
評論
國際
兩岸
專欄
趙春山觀點:對中政策,拜登的強硬不亞於川普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在獲民主黨提名角逐白宮寶座後,今(2020)年11月的美國總統選戰已正式開打。「外交是內政的延長」,美國又有兩黨一致的對外政策傳統,所以影響選舉的關鍵變數是內政,而不是外交。然而,這次大選的情況或有不同,如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EIP)主席伯恩斯(WilliamBurns)所說,「美國政治日益『極化』的現象,已侵蝕到美國的外交,並造成嚴重的後果。」因此,我認為涉及外交政策的問題,在這次美國大選的能見度會顯著增加,甚至讓兩岸關係都會受到影響。
趙春山
2020-06-16 07:10
新聞
政治
兩岸
調查
專訪》美中對抗、兩岸關係緊繃、港抗爭局勢升溫 許信良:這是中國近年極端政治的「物極必反」
當前香港抗爭局勢升高、美中對抗、兩岸關係緊繃。前民進黨主席、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認為,這是中國大陸近年極端政治的「物極必反」,一直霸凌香港、台灣、發展軍備引發美國不安全感造成。但若中國能妥善處理香港問題,就會是改變開始的重要象徵。
潘維庭
2019-08-16 08:30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觀點
趙春山觀點:掃除臺海戰爭的陰霾
這幾天臺灣上空「戰雲密布」,但都是口水戰。先是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中央喊「臺獨」又取消徵兵,質疑對岸攻臺時,國軍是否能撐過兩天;接著,行政院長蘇貞昌被立委問到如果兩岸開戰,臺灣能撐多久的問題,答說「就算只有一支掃帚,我也會跟敵人周旋到底」。這讓我想起在美國留學時,教授曾引述某學者的話:「當西方面對共黨對手時,要不就是把共黨視為八呎高的巨人,西方只有在它腳下不斷地恐懼和顫慄;另外一種反應,就認為『暴政必亡』,只要坐以待它斃即可。」教授的意思是,西方面對共產黨時,常常犯了高估敵人和低估敵人的錯誤。
趙春山
2019-03-01 07:10
新聞
國際
政治
國內
新新聞
新新聞》玉山論壇跳脫新南向,邀南非前總統談轉型正義
第二屆「玉山論壇」在國慶日隔日登場,參加國慶日慶典的外國嘉賓,也順道參與了論壇兩天的活動。本屆論壇主題為「共創區域榮景」,總統蔡英文蒞臨致詞時也表示,台灣致力促進區域永續發展,展現玉山論壇和新南向政策的精神「台灣協助亞洲,亞洲協助台灣」。蔡英文也說,論壇就是我們對新南向政策和區域承諾的見證。
新新聞曾尚志
2018-10-20 18:10
新聞
政治
兩岸
獨家》兩岸交流微妙!中國兩學者原訂來台主講缺席 亞太基金會副執行長將赴中開講
陸委會與商業發展研究院主辦的「兩岸經貿交流回顧與前瞻」國際研討會昨日舉行,本有兩位中國學者預定出席,並擔任兩場次的主講人,但最後臨時缺席,僅透過書面發表的論文,讓人感受兩岸互動仍存在不可預測變數。惟據了解,國安外圍體系、亞太基金會副執行長唐開太,已受邀出席18日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的「兩岸青年學者論壇」,兩岸間還是有微妙的互動交流。
顏振凱
2017-11-18 17:34
評論
政治
兩岸
專欄
孫慶餘專欄:「維持善意」就是兩岸關係新模式
台灣朝野關注的兩岸關係「新模式」,蔡英文在兩岸交流卅年研討會提出「放下歷史包袱、展開良性對話、現在正是改變契機」的答卷。她呼籲兩岸兩個執政黨,「秉持中道、圓融的政治智慧,為兩岸人民創造長久福祉,永遠消除敵對與戰爭恐懼。」雖然不少人認為她的話不算什麼「新模式」。但她細數過去卅年兩岸交流的各項成果,表示「政府尊重這些歷史事實,概括承受各項協議」,將馬政府與對岸達成的「九二共識」也包括在內,算是不言而喻接受了「九二共識」;而且她的整篇談話,對十九大後的習政府充滿善意。可以說,「維持善意」就是她的兩岸關係「新模式」。
孫慶餘
2017-10-30 07:10
評論
政治
專欄
筆震觀點:蔡英文拋憲改的政治算計與兩岸風險
在一片「挺扁」聲的民進黨全代會中,蔡英文總統突然拋出憲改議題,果然成功壓制了黨內要求特赦前總統陳水扁的聲音。據蔡政府黨政人士與幕僚透露,蔡拋憲改議題,是要解消赦扁壓力。許多輿論也解讀,這個突如起來的憲改操作,是以政治謀劃來扭轉情勢,排除連任路障,也是維持蔡執政聲望的危機處理。
筆震
2017-09-26 05:50
新聞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新新聞》英派兩岸幫成形 小英直掌對中政策
今年六十四歲的總統府主計處長陳雪懷,將受蔡英文總統重託,自七月十七日起擔任台灣駐澳門代表,在兩岸關係陷入「冷凍」局面下,這項人事任命能獲得澳門特區政府的同意,宣示著兩岸關係又將進入「澳門模式」。
新新聞張學任
2017-07-05 20:00
評論
政治
國內
吳典蓉專欄:還好有蔡英文
政治人物可以不用看民調施政,但民調確實是檢測民情的體溫計,或是套一句托爾斯泰談家庭的說法,「民調高的國家領導人都是相似的,但民調低的國家領導人則各有不同問題」,當蔡英文跌跌不休已成常態,這最終反映的是蔡英文的風格?還是台灣的僵局?
吳典蓉
2017-05-18 06:30
評論
政治
黃煌雄專文:普羅米修斯偷天火─民進黨成立
1984年7月,在《開創》雜誌的創刊號上,我在〈四年來的黨外〉一文這樣寫道:
黃煌雄
2017-04-22 07:00
新聞
政治
調查
獨家》兩岸人士低調奔走 「蔡習會」有望?
川普正式就任美國總統,雞年開春後,兩岸關係備受矚目,綠營人士透露,雖然兩岸目前仍處低盪,但兩岸間都有人士在奔走,希望能促成總統蔡英文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蔡習會」,除了「馬習會」舉行地點新加坡,和當年蔡英文任陸委會主委時,有推動小三通地理意義的金門,也是倡議的選項。
顏振凱
2017-02-19 09:00
新聞
政治
調查
軍事
內幕!遼寧號經台灣海峽 艦載機收入機庫展現克制
農曆雞年將至,蔡英文統帥民進黨執政邁向一週年,兩岸互動,蔡政府仍面臨不小壓力,不過,雖然先前中國在蔡英文「英捷專案」出訪時,派出戰力仍未完備的航空母艦遼寧號環台一周,回程還刻意走台灣海峽,但軍方也掌握,遼寧號行經海峽時,飛行甲板淨空,航空母艦做最重要的戰力艦載機全收入機庫內,蔡政府雖視此為中方在展現武嚇意圖,仍展現相當克制。
顏振凱
2017-01-26 08:30
新聞
政治
兩岸
中國要務實面對蔡英文論述 許信良:這是洪習會貢獻,要向洪秀柱致敬
針對「洪習會」,國安體系外圍的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許信良5日表示,洪秀柱讓中國了解,台灣內部仍有和平統一的盟友,統一無望,武力攻打台灣論不會升溫,他樂觀認為,兩岸最壞時候已經過去,中國大陸會冷靜看待總統蔡英文兩岸論述主張。許信良還半開玩笑道,這是洪的貢獻,他要特別向洪秀柱致敬。
顏振凱
2016-11-05 18:26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多維觀點》第三軌 撐不起兩岸關係
如果說兩岸間陸委會和國台辦的官方溝通交流為第一軌,海基會和海協會兩個得到官方授權的「白手套」機構的溝通交流為第二軌,那麼其他機構之間的溝通交流,我認為都可以歸入第三軌。
牛淚
2016-10-06 06:5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