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主力戰車 文章列表
#
主力戰車
約 17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軍事
歐洲軍費支出十年成長50%:德國防衛預算居冠,北約仍有8國未達2%門檻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今天發布2025年版軍事平衡(MilitaryBalance)報告。根據IISS預先釋出的資料,全球防衛支出去年實質增長7.4%,總額達2.46兆美元(約新台幣81兆元)。其中,歐洲去年整體防衛支出較2014年成長50%,德國則成長23.2%,且防衛預算總額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歐洲成員國之中居冠,若與所有北約國家相較,則排名僅次於美國。
中央社
2025-02-13 09:00
評論
兩岸
觀點投書
軍事
經濟
觀點投書:2025年中國國力攀上分水嶺的稜線
2024年,中國堅實的軍事,經濟,科技,工業,農業的力量鋪墊出強大的國家實力,在此實力上構建出教育,交通,太空,生技,電力,能源,信息,材料,半導體,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稠密網絡。有如當孕育生命的條件成熟時,就發生寒武紀生命物種大爆發的時代。中國已經萬事俱備只欠東風,2024年就迎來了中國各行各業的井噴時代。2025年中國的國力已經攀上了分水嶺的稜線,中美全球G2的時代悄然來到。
成吉鹿
2025-02-11 06:10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風評
風評:志願役拔腿跑,「台灣尚勇」哪裡找?
總統賴清德新年元旦演說高喊「台灣尚勇」,但遭立法院預算中心打臉,國軍主要戰力的志願役人力嚴重拉警報,在營人數僅剩15萬,創近年來新低。民進黨執政後,「志願役」都變成「不願意」。寧可賠錢退役的人數日增。即便我方努力多年,砸重金向美國採購108輛M1A2T型主力戰車陸續就位,卻很可能找不到資質、年齡合適的官兵來操作使用!台海情勢波濤洶湧,「台灣尚勇」已被各界看破,只是自我吹噓、打腫臉充胖子的治國口號。
主筆室
2025-01-15 07:20
新聞
國際
軍事
首批「地表最強戰車」終於交貨,但M1A2T幫得上台灣嗎?華府智庫學者:花大錢買美國軍售,台灣做了明智決定
台灣向美國採購的「地表最強戰車」M1A2T首批38輛終於運抵台灣,延遲兩年交付除了新冠疫情的影響、烏克蘭與中東戰事爭搶資源,也暴露了美國國防工業的產能不足問題。不過M1A2T在台海戰爭中到底有多大用處?川普上台後又會不會積極防禦台灣?最近都成為華府智庫學者的熱議話題。
國際中心
2024-12-22 15:32
新聞
政治
軍事
M1A2T對決共軍99A式戰車誰會贏?軍事專家給答案:該擔心的是這項武器
台灣向美國採購有「地表最強戰車」之稱的M1A2T,首批38輛日前抵台,引發外界熱議,有不少人好奇,若M1A2T與共軍現役的99A式主戰戰車對比,誰比較強大?對此,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在節目《施孝瑋的軍武大觀》中給出答案,不過他也表示,若真的兩軍交戰,打的會是對戰體系,不太可能有M1A2T和99A式1對1單挑的情況發生,真正該擔心的是這項武器。
張庭維
2024-12-19 22:30
VIP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科技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不只「小艦長」呂禮詩哽咽 珠海航展4大亮點讓軍武專家熱淚盈眶
揚言要台灣交「保護費」的川普(DonaldTrump)即將上台,近期也傳出解放軍在第一島鏈周邊進行演訓,儘管陸方未有「官宣」,但例行性或常態化的軍事巡航行動恐在所難免,太平洋成為中美大國軍事較量的關鍵場域。而台灣方面的應對,日前外媒《金融時報》傳出,我方將提出新台幣約4828億元(超過150億美元)的軍購案,有意向美方採購60架F-35戰鬥機等裝備,「向川普政府展現抗中決心」。
張鈞凱
2024-12-14 09:20
新聞
政治
軍事
M1A2T戰車將抵台「訓場整建卻延宕」?陸軍曝解方:調節既有訓場做接裝
台灣對美採購被譽為「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T戰車,近期傳出多個首批抵台時間點,對於相關狀況,陸軍司令部今(3)日表示,相關獲裝期程都按照進度進行;同時間接證實首批38輛將如期在本月底台。對於訓場工程延宕,陸軍則表示,新式裝備的獲裝之後,也會調節既有的訓場做接裝訓練。
張曜麟
2024-12-03 12:48
新聞
政治
軍事
地表最強戰車要來了!知情人士曝:首批M1A2T戰車預計12月中抵台
台灣對美採購108輛「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T戰車,知情人士今天表示,首批戰車預計今年12月中旬抵台;根據規劃,由於赴美接裝訓練的官兵已在上月底前全數返台,預計在民國114年農曆年後換裝訓練。
中央社
2024-12-02 16:28
新聞
政治
軍事
紅隼火箭彈被疑數據造假 中科院:可貫穿均質裝甲30公分,有錄影佐證
日前首批義務役官在基地戰力鑑測中,進行紅隼火箭彈實彈射,然而,當時官方給出的紅隼火箭彈性能數據,卻引發各界熱議,有政論專家投書媒體,認為中科院製造的紅隼火箭彈穿甲能力數據造假,對此,中科院回應,經驗證可貫穿均質裝甲(RHA)30公分,均有測試報告、高速攝影及全程錄影可資佐證,媒體未經查證,報導非屬事實。
張曜麟
2024-11-28 22:00
評論
國際
風書房
川普重新定義中國,也重新定義臺灣:《川普:拯救美國》選摘(5)
西方左派主流媒體常常將莫須有的罪名和想像加諸於川普——比如,川普會放棄臺灣,將臺灣「賣給」中國,因為川普是唯利是圖的商人。但他們故意忘記了,正是希拉蕊任國務卿時,饒有興趣的與顧問談及將臺灣「賣給」中國的話題(美國放任中國統一臺灣,中國免除美國欠中國的債務)。
余杰
2024-10-03 05:10
新聞
政治
軍事
向美軍購M1A2T戰車年底抵台 專家曝勝算難增:還不如這2武器先來
我國向美國採購的108輛M1A2T主力戰車,首批戰車預計今年底前運抵台灣。對此,具有資深軍事記者背景的國防部前視察盧德允28日於《盧德允視察中》發布影片表示,經過俄烏戰爭的實戰洗禮,主戰車過往「陸戰之王」的角色跟地位已被動搖,其實M1戰車運到台灣,對台灣的勝算沒辦法加分多少。
鍾秉哲
2024-09-29 09:30
新聞
政治
軍事
M1A2T戰車估年底前抵台 白委曝訓練場施工延宕:比美國還會拖
我國向美國採購的108輛M1A2T主力戰車,首批38輛預計將在年底前運抵台灣,不過,民眾黨立委林憶君今(26)日表示,近期美國軍售裝備出現不少延遲交付問題,但國內相關配合的設施工程進度卻往往比美方交付進度還慢,M1A2T年底前就會抵台,但國防部到現在2座訓練場卻要明、後年才能完成第1階段工程,今年是美國對台軍售交貨的關鍵年度,「但我們竟然比美國還會拖,實在是不應該。」
羅立邦
2024-09-26 10:13
VIP
評論
國際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李志堯觀點:無人機作戰中可以殺敵傷敵,但無法打贏一場戰爭─為什麼?
無人機正式的名稱是「無人航空載具」或「無人飛行器系統」,廣義上為不需要駕駛員登機駕駛的各式搖控飛行器,在用途上通常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至於無人駕駛作戰飛機則具備類似有人攻擊機的性能,可以透過投擲炸彈、發射飛彈或自行撞擊等方式對目標發動攻擊,而且成本低。由於無人機在俄烏戰爭中的亮眼表現,頓時成為國際軍火市場的新寵兒,遂有「顛覆傳統作戰型態」、抑或「未來戰爭將是無人載具的天下」等說法浮現,論者仁智互見。
李志堯
2024-09-10 07:10
新聞
政治
改1年1場!空軍嘉義基地8月10日開放參觀 F-16等三型主力戰機性能展示
國防部今(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公布嘉義空軍基地開放規劃,這是今年唯一的營區開放活動,屆時將於8月10日9時至16時實施,這次共展示達27項裝備,同時也有3型主力戰性能展示,不過今年開始國防部營區開放活動改為1年1場,對此,國防部也回應,考量其威脅以及國軍戰訓任務,爾後每3年各軍種會輪辦一次。
張曜麟
2024-07-30 12:04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調查》早被共軍摸得一清二楚!已劇透的漢光演習 暴雷台灣的隱憂
原規劃5天4夜跨晝夜實施的國軍漢光40號演習,因受凱米颱風攪局提前一天半結束,反登陸、反空機降、戰機熱加油等諸多實兵操演都被取消,僅有戰力保存等科目順利完成。惟2024年漢光演習強調貼近實戰,取消作秀性質濃厚的火力展示,更首度進行「去中心指揮管制」作戰演練,各方評價確實要比往年高得多,只不過部分想定及接戰作為,若以嚴格的實戰化標準來衡量,恐怕仍有不符現實的商榷空間。
晏明強
2024-07-30 08:40
評論
政治
兩岸
國內
軍事
專欄
李志堯觀點:台灣發展「不對稱作戰」嚴重影響戰力的盲點
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是目前各界咸認台灣抗衡中共侵略的最佳選項,且俄烏戰爭爆發迄今,烏克蘭面對海、空都擁有強大優勢的俄羅斯,也展現出「不對稱作戰」能力的重要性。不過,台灣身為海島型態的國家,與內陸國的烏克蘭在防衛策略上有明顯之差異,台灣可以吸收烏克蘭部份的作戰經驗,但未必能完全套用或如法炮製。基此,筆者認為台灣在發展「不對稱作戰」的過程中,仍存有若干盲點急需改進以免影響戰力,分述如後。
李志堯
2024-07-04 07:10
VIP
國際
軍事
大國博弈
美國軍售交貨超慢》學者籲善用總統撥款權 有助促台灣走向不對稱作戰
為了解決美國延遲交付台灣軍購項目的問題,美國4月生效的印太安全援助法案,提到以總統撥款權來加速交貨。卡托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葛梅茲直言,美國還可藉此促使台灣走向不對稱作戰策略,只是總統撥款權僅限現有庫存項目,所以美國政策制定者仍須尋找其他方案,解決台灣長時間等待交貨的情況。
簡恒宇
2024-06-15 17:0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軍事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揭仲專欄:中共如何運用民間船隻支援武力犯台作戰
英國媒體《每日電訊報》( DailyTelegraph)在五月底刊登專文指出,近年中共在加強施壓台灣之際,也正為侵台籌組一支由渡輪及民用船隻組成的艦隊。
揭仲
2024-06-07 06:50
VIP
政治
調查
軍事
政經解密
幕後》台灣恐慌、美國不敢輕舉妄動 國軍最擔憂中共一套軍演劇本
為表達對總統賴清德520就職演說的不滿,解放軍突然宣布5月23、24日在台灣及外離島周邊海空域進行「聯合利劍—2024A」演習。雖說為期2天的軍演已暫告一段落,但就政治層面觀察,這代表近幾個月來北京對台溫情喊話的和緩氛圍終結,未來兩岸緊張情勢將持續升溫;在軍事層面,從「2024A」名稱也可知曉,這並非是威嚇台灣的單一行動,極可能是一系列攻台聯合演習的序幕。
晏明強
2024-05-28 08:30
評論
國內
軍事
歷史
專欄
許劍虹觀點:瓦魯班戰役勝利80周年─兼記裝甲兵殲敵戰術重啓
每年3月3日是中華民國陸軍的裝甲兵節,紀念中美第1臨時戰車群第1營在緬甸瓦魯班(Walawbum)擊敗日本陸軍第18師團的日子。如果再把配合裝甲兵作戰的陸軍新22師和新38師步兵將士的功勞算進去,此為陸軍弟兄抗戰末期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而且還是在國門外取得的勝利,對民心士氣有極大幫助。
許劍虹
2024-03-03 07:20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