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事件衍生的大學與企業之關係應如何看待?過去討論產學合作的正反面看法已很多,這裡只討論企業捐款給大學的問題。台灣的民間(包括企業)捐款年度總額超過五百億,雖然小額捐款風氣盛行,但約占GDP○.四%不到,且大部分以捐贈宗教與慈善性質為主,捐給大學的則集中在少數國立大學如台成清交,以及少數中字輩大學。私立大學除開辦時期之外,大部分靠學費、補助費、建教合作、與附設單位的收入為主。與美國大學的一流私立大學靠龐大基金、大量捐款、與高額學費相比,我們的私立大學是瞠乎其後的;美國一流的公立大學,如州立的加州大學(UC),有些名校拿到的州政府補助,都快降到年度支出的一○%,好在有多元的競爭性經費與大量捐款,才得以支撐。我們的高教總經費雖約占GDP的二.一%,但大學高達一四二間,稀釋之後又兼少子化,低學費又無調整的彈性,大家都很困難,這時捐款應該是可以開發的主要項目。台灣的企業規模遠大於高教規模,若企業與個人或基金會的大額捐款得以挹注到大學,絕對是現在大學困境的解藥之一,但必須先建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