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undai汽車全新世代中型休旅「The All-New MUFASA」於今日展開預接,以「前衛設計x超格空間×豪華配備」三大優勢搶佔百萬元內SUV級距,瞄準年輕小家庭與講求實用配備的消費者族群,展現品牌在新興市場的產品佈局與設計實力。The All-New MUFASA為Hyundai汽車專為亞太市場量身打造的戰略休旅,承襲品牌最新一代「Sensuous Sportiness」設計語彙,融合大膽的車身輪廓、科技導向的座艙以及高機能空間,以$89萬元起預售價填補現行產品線百萬內中型SUV的空缺。
全球設計網絡整合 打造在地化高適應性產品The All-New MUFASA的開發由Hyundai汽車全球設計網絡主導,以韓國Namyang Design Center為核心,聯合歐洲、美國、印度、中國與日本等地設計團隊協力開發。透過在地市場趨勢與生活習慣分析,制定出最符合區域需求的車型策略,並結合Hyundai汽車全球化的零件供應鏈與模組化平台技術,實現產品設計、成本控制與品質的完美平衡。
面對亞太地區中型SUV級距市場持續成長,消費者不再僅追求價格,而更重視空間表現、科技配備與整體價值。The All-New MUFASA正是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誕生,以更親民的價格提供超越期待的產品體驗,成為新世代家庭購車的理性首選。The All-New MUFASA不僅是品牌全球產品布局中的關鍵一環,更是展現其設計全球化、策略在地化實力的代表作。未來,Hyundai汽車也將持續推出符合各地用戶需求的產品,深化市場滲透率,並透過新世代設計語彙與科技體驗,持續引領亞太消費市場的風潮。與Tucson L相同N3底盤平台 空間與駕乘表現雙優化The All-New MUFASA定位為正統C-SUV中型休旅級距,透過更長的軸距設計,提供寬敞舒適的後座空間,並擁有同級最大524L行李廂容積。其採用與Tucson L相同的第三代N3 Platform中大型休旅底盤平台,具備高剛性結構與成熟的懸吊調校,搭載2.0升自然進氣引擎與六速自排系統,提供穩定、順暢且經濟的駕駛體驗,同時滿足休旅車多人乘載的動力需求。
全車標配SVM環景影像、BVM盲區輔助 樹立中型SUV新標竿不同於多數入門SUV「價格親民、配備陽春」的市場印象,The All-New MUFASA在配備上展現品牌罕見的誠意與突破。車內搭載12.3吋數位儀錶與中控雙聯屏,整合資訊顯示與多媒體娛樂功能,並且全車系標配SVM 環景影像與BVM 盲區影像輔助系統,兼具直覺操作性與科技質感。空調系統保留實體按鍵設計,即便行駛中也能輕鬆操作,進一步提升行車安全。座艙整體以EV化科技氛圍為核心,採用海灣式中控台,營造開闊駕駛視野與高度空間利用性。此外,MUFASA高階車款配備全景天窗與電動尾門,完整對應現代家庭對便利性與舒適感的雙重期待,在同級對手中展現壓倒性優勢。外觀設計則承襲Hyundai汽車家族設計語彙「Sensuous Sportiness」,延伸出「Parametric Jewelry」的鑽石幾何語彙,打造出極具辨識度的車身輪廓。車頭的直列式LED頭燈與車側的迴力鏢型折線相互呼應,結合尾部LED星環尾燈,整體造型充滿動感與未來感,精準呼應年輕世代對科技與個性化設計的期待。The All-New MUFASA自即日起啟動預售,提供GLA、GLB與GLC三種等級選擇,預售價分別為$89萬元、$92萬元與$96萬元,滿足不同預算與配備需求的消費者。本周末起,The All-New MUFASA將全面進駐全台Hyundai展示中心,誠摯邀請消費者親臨鑑賞這款融合空間、科技與設計於一體的超規格中型SUV,親身感受Hyundai汽車不斷進化的品牌實力。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南陽實業於日前終於公布了小改款已久的 Hyundai Tucson L 的預售價格資訊,從汽油 GLT-A 102.9萬 / GLT-B 112.9萬、油電 GLTH-A 113.9 萬 / GLTH-B 123.9 萬 / GLTH-C 131.9萬的價格分佈來看,Tucson L 全車系已經沒有百萬內的選項,不過據官方所述接單狀況相當不錯,而我們本次領取到的試駕車為純汽油款的 GLT-B 式樣,到底符不符合其身價,便是我們這次短暫試駕首要的體驗重點。
以設計而論,其實小改款前的 Tucson L 一直給我過於前衛的感覺,所幸這次設計師貌似有聽取市場回饋與意見,將點陣式 LED 的數量與面積減少,將重點放在水箱護罩下方保桿的重新形塑,整體視覺均衡許多,也更霸氣,而 GLT-B 車型則搭載 18 吋圈胎式樣,與過往的造型也有所差異。
車內部分,Tucson L 在小改款後大量參照 Ioniq 電動車產品線的設計佈局,包括新式方向盤、移至方向盤右下方的換檔撥桿、雙 12.3 吋數位介面皆為全繁體中文顯示,加上支援無線 Apple CarPlay 及 Android Auto,整體使用便利性上沒有問題,比較可惜的是,360 度環景顯影系統、以及盲區影像輔助等功能,需要額外用選配方式來搭載。
與過往相同,Tucson L 在同級市場上,本就以寬敞的空間設定為主要賣點,小改款後也依舊如此,膝部、頭部等乘坐空間相當不俗,且後方也備有空調出風口設定。
而 Tucson L 在台多年以來,最讓我個人欣賞的,就是豐富多元化的動力選擇,雖說這次試駕的是純燃油車型,但 1.6 直四引擎仍舊有渦輪的助力,180hp / 27kgm 的峰值出力,搭配七速雙離合器變速箱的協同,整體動力傳遞依舊輕快從容,要拖動這碩大的休旅車格絕不成問題,且如果有需求,駕駛仍舊可以透過 Sport 模式的切換來強制鎖定檔位,以利更即時的大動力輸出。
另一方面,Tucson L 過往給人的底盤印象是較具韌性的調校,尤其若以較刻意的的速度過彎,彈簧的側傾抑制能力依舊優秀,在保有乘客最大程度的舒適性為前提下,如此設定其實相當適合台灣路況。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老實說,Tucson L 在小改款後的漲價個人可以預期,尤其本車位處在競爭最為白熱化、激烈的中型休旅級距上,南陽與Hyundai 原廠之間周旋的困難更是意料中的事情,而回到產品本身,Tucson L 所擁有的優勢,便是在純燃油車型陣列外,也提供 Turbo Hybrid 油電渦輪選項,在不犧牲性能為前提下,提供更經濟的油耗水準,也難怪消費者選用油電車款的佔比居多。當然,本車也不是沒有缺點,諸如環景、盲點需要透過額外選配方式才能獲得,通風座椅僅高階車型有所配給等等,在主流對手都開始打出配備戰的情況下,Tucson L 是否能成功迎擊,則需待時間證明了。 更多內容請點擊:➡️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購車趣告訴你➡️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
在 Q8 e-tron 車系完成階段性任務進而全面退出國際市場後,Audi 急需一款能夠承繼其血脈,並且保留市場受眾的新作,而日前,品牌也終於將搭載全新 PPE(Premium Platform Electic)模組化平台的 Q6 e-tron 導入國內。相較於 Q8 e-tron 多少有些實驗性質的產品,Q6 e-tron 面對這早已戰情激烈的豪華純電中型休旅市場,到底還能否有贏面?是我們這次參與試駕勢必得總結的重點。
歸因於 Audi 與 Porsche 目前同屬於集團框架下所運營,故這款 PPE 平台也是雙方利用集團共享之便,相互合作與共同研發的成果,而目前國內搭載該平台的車款總計有兩款,一為本次試駕的 Q6 e-tron,另一款則為先前為大家在墾丁體驗的 Macan EV,不過,兩者雖屬同一血脈,但基於兩者的消費受眾、車輛本身的屬性存有巨大差異,故在體驗的結果上也有所不同。
回到 Q6 e-tron 本身的設計面向來看,可以發現本車與 Q4 e-tron 有著不少共通點,以傳統 SUV 休旅車格為基礎,鑲嵌有許多一眼就可以認出是 Audi 的招牌表徵,諸如封閉式盾形水箱護罩便是其一,且 S line 運動版所標配的空力套件讓車頭保桿設計更具層次。直得一提的是,本次 Audi 同樣在頭燈上做文章,除了與 Macan EV 同樣採用分離式大燈設計,上方 LED 日行燈同步提供總計 8 種樣式選擇,且尾燈 OLED 也會隨之聯動變更。Q6 e-tron 具備長 4,771、寬 1,965、高 1,702mm 的車身尺碼設定,雖說車長比過往 Q8 e-tron 短,但 Q6 e-tron 卻比較寬、也比較低,從這項設定可以看出 Q6 e-tron 是完全重新設計的電動休旅,就空間塑造而言完全不會比 Q8 e-tron 遜色多少,從車側看去比例也很均衡,搭配本次試駕的 S line 運動版配置 21 吋輪圈,完整塞滿輪拱,比起 Q8 e-tron,視覺感更協調,也更舒適。
車尾就相當有 Audi 自身塑造休旅車的味道,除了方才提及的 OLED 貫穿式尾燈,從上方尾翼、擋風玻璃乃至於下保桿均同樣採用多層次堆疊的方式來呼應車頭,個人認為收尾方式甚至讓車尾比車頭好看。
進入座艙陳設,對個人而言最大的不同在於過往使用多時的 MMI 數位系統介面連同軟體全數改變,以兩大方塊模組來裝配總計三具螢幕,由左至右分別是 11.9 吋 OLED 數位儀錶、14.5 吋 OLED MMI 觸控螢幕、以及副駕專屬的 10.9 吋 MMI 觸控螢幕,除了介面設計完全更新,觸控的反應靈敏度與直覺性也有感進步,而副駕駛側前的螢幕,導入國內的三款車型全數列為標配,可提供導航、娛樂系統甚至是遊戲操作都可以進行自主操作,不過,官方提及智慧型裝置互聯的設定台數還是以一機為原則,無法螢幕獨立作業。
既然是作為中型休旅車的定位來塑造,Q6 e-tron 至關重要的特點相信就是空間機能了。首先,以第二排座椅的整體乘坐舒適性來看,明顯因為 PPE 平台的置入,大腿支撐性比過往的 Q8 e-tron 來得優秀不少,且膝部與頭部空間仍有一定餘裕,作為一部休旅車來說,算是有符合預期。置物容積部分,歸因於 PPE 是完全為了電動車進行研發的平台,故車前也有了質物空間,為 64L;後廂容積為526公升,並且透過傾倒機制,進一步擴充至 1,529L,整體表現中規中矩。
挑選最適合你的愛車,風汽車購車指南https://www.storm.mg/stormautos/
Copyright © 2025 Storm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Version: 20250514-17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