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活動在中國中部和南部的發展情形和繩紋漁民的經驗形成強烈對比。在這裡,早在一萬兩千年前,捕魚就是廣譜狩獵和搜食活動的一部分。長江下游流域供養的社群以野米維生,幾乎可以肯定他們也會食用氾濫平原上的淺水池和支流水路中常見的鯉魚。西元前七〇〇〇至六〇〇〇年左右,長江沿岸開始耕種稻米後,捕魚的重要性提高。鯉魚大量棲息在長江中游流域等氾濫平原地區,而考古發掘的沉積物中當然也有牠們的骨頭。在長江下游地區,跨湖橋遺址位於錢塘江南岸、低於海平面約一公尺處。在有人占居的時期,遺址的一側傍山,另一側則有些淡水湖。人們居住在積水地上的干欄式建築中,但最終因為海平面上升而遷離。這個區域的淺水使魚類相當豐富,跨湖橋可能只是此區的眾多聚落之一,但其他聚落都已經消失沉沒在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