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國學者 文章列表
#
中國學者
約 136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新聞
國際
財經
兩岸
中美關稅戰停火?中國學者金燦榮:川普出爾反爾,「這個時間」恐再打貿易戰
中美貿易戰似乎趨於緩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日前在微信公眾號撰文「中國打了一場漂亮仗,但我斗膽澆一盆冷水」警告,他指不能盲目樂觀,未來仍充滿挑戰與不確定性,如果今年6月川普通過了美國國債這一關,可能就緩過氣來了;如果中方沒給他想要的東西,到了夏秋之際,川普可能又跟中國打關稅戰。金燦榮籲保持戰略定力與清醒頭腦,中美關稅戰暫時停火的原因有三:首先,面對......
兩岸中心
2025-05-15 11:26
新聞
兩岸
財經
北京觀察》「民營經濟」成中美博弈變數 中國學者:台商應審時度勢尋轉機
備受外界關注的《民營經濟促進法》將於4月27日在大陸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審議相關草案,此前該法案一度在今年中國兩會上「難產」引發外界猜測。近幾個月來,中國消費市場有短暫恢復的跡象,這樣的回暖態勢多是政府層面透過貨幣政策進行推動。對於民企來說,能否遏制住行政違法現象的發生是所有穩定的營商環境的前提,也是眾多投資者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田暢
2025-04-23 18:26
新聞
國際
兩岸
武統實力還不夠?中國學者:北京尚無統一時間表,兩岸仍應加強青年交流
中國大陸涉台學者嚴安林日前接受港媒採訪時說,儘管北京對統一有緊迫感,但目前並未設立具體時間表,畢竟北京尚未擁有「想統就能統的實力」。他並認為,台灣年輕世代不願統一與主張台獨是兩回事,因此促進兩岸青年交流仍非常重要。嚴安林現任上海市台灣研究會會長兼上海國際戰略研究所會長。香港南華早報21日發表對他的專訪,文中提到上述看法。
中央社
2025-04-23 08:30
新聞
國際
兩岸
川習會落在4月還是6月?中國學者:都是捕風捉影,兩國元首互動仍待觀察
(中央社台北13日電)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場「川習會」據傳可能於4月或6月登場。中國學者評估,川普本屆以來對中國商品加徵了兩輪關稅,貿易戰陰影下,不利兩國重啟元首外交。
中央社
2025-03-13 12:23
新聞
國際
財經
經濟
「黑紅聯盟」隱然成形,中國學者談德國新政府:川普大打貿易戰,柏林只能跟北京合作
按照德國聯邦議院目前的選舉結果,有5個黨派進入議會。由基民盟和基社盟組成的聯盟黨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並很可能和社民黨組成執政聯盟。這對中國意味著什麼?本台記者採訪了德國波昂大學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終身講座教授辜學武。
德國之聲
2025-02-25 17:08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商業
經濟
當年聯中制蘇、現在聯俄制中?中國學者:不太可能,美國沒法滿足俄國的經濟利益
美俄共商結束烏克蘭戰爭,外界認為可能是美國「聯俄制中」的手段之一。有中國學者認為,美國能給俄國安全利益但給不了經濟利益,俄羅斯沒必要為了擁抱美國而放棄和中國的合作關係。
中央社
2025-02-23 14: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北京觀察》美國刪除「不支持台獨」論述 中國學者解析川普「極限施壓」意欲為何?
美國國務院官網近日更新了關於台灣的事實陳述,刪除了原先「不支持台獨」的表述,此舉引發北京當局的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星期一(2月17日)指責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嚴重倒退」,並敦促美國「立即糾正錯誤」,避免進一步損害中美關係及台海和平穩定。
田暢
2025-02-18 18:15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川普揚言拿下巴拿馬運河後 中國學者:下個涉華目標是秘魯錢凱港
拉丁美洲國家巴拿馬在美國川普政府施壓後,宣布退出中國「一帶一路」,中國學者認為,川普下一個針對中國的目標,可能是秘魯的錢凱港。
兩岸中心
2025-02-13 15:48
VIP
政治
兩岸
國內
歷史
文化
大國博弈
台海解碼》中國學者來台境遇大不同?兩岸學術交流 陸委會沒擋這大咖卻「臨時喊卡」
近期由於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馬龍、楊倩等40位大陸師生團訪台,帶來不少熱議話題,也讓冰封已久的兩岸交流重新浮上檯面。馬辦的陸生團終究是少數的特例,不過,兩岸學術界交流卻有升溫的趨勢,不只陸方舉辦各種兩岸論壇與研討會,廣邀台灣學者參加;也有越來越多大陸學者以公開或低調的方式來台,其中不乏多位「大咖」。令人好奇的是,同樣是大陸學者來台參與學術活動,為何境遇卻大不同?
張鈞凱
2024-12-04 08:5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軍事
商業
VIP
經濟
大國博弈
解放軍「武統台灣」要多久?中國學者伸出「5根手指」!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Trump)再次當選總統,中美關係與台灣問題的走向,成為外界熱議話題。中國大陸學者王文11日參加中國記協舉行的新聞茶座,表示曾有台灣學者問他「大陸『武統台灣』需要多長時間?」他當時伸手比了個「5」。
兩岸中心
2024-11-12 20:19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為何喪失公信力?德國學者:西方國家總是雙標,發展中國家受夠了
西方國家近年高舉「基於規則之國際秩序」的大旗時,卻屢屢遭到許多發展中國家的質疑與批評。德國政治學者艾森特勞特(SophieEisentraut)在其論文《標準落差-西方雙重標準與國際規則價值之解讀》(StandardDeviation–ViewsonWesternDoubleStandardsandtheValueofInternationalRules)中指出,在地緣對立日益嚴重的當今世界,西方模式正在不斷喪失公信力。
國際中心
2024-09-23 20: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學者談川普:他當選對中國更糟糕,但「台灣會被當成一張牌來打」
吳心伯:首先這表明中方願意跟美方一道保持高層的交往。去年王毅副主任訪問華盛頓的時候,拜登總統也見了他。所以這次蘇利文來,習主席見他,等於也是外交上對等的一個禮節。另外這也表明,這次蘇利文跟王毅的戰略溝通還是有建設性、有價值的,所以習主席願意見他。
德國之聲
2024-08-31 09:26
新聞
國際
兩岸
經濟
越共新任總書記訪問北京:蘇林雖然先見習近平,但中國學者判斷「竹子外交」戰略不變
越共中央總書記、越南國家主席蘇林周日(8月18日)展開為期三天的訪華行程,這是他本月初被任命為越共總書記後的首次出訪。中國外交部本周四證實,蘇林將分別會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總書記。這也是蘇林此次訪華備受外界關注的原因之一,因為自7月底以來習近平未再公開露面,各種猜測甚囂塵上。
德國之聲
2024-08-19 13:21
VIP
評論
國際
政治
兩岸
專欄
大國博弈
名家專欄
張鈞凱專欄:中國學者舌戰英國名嘴,兩敗俱傷的雞同鴨講
近日一段中國學者與英國名嘴激辯的影片火遍全網,背景是半島電視台的英語節目《正面交鋒》(HeadtoHead),兩位主角分別是來自中國大陸全球化智庫(CCG)副主任、曾任鄧小平英文翻譯的學者高志凱(VictorGao),另一位則是尖銳提問的主持人麥迪‧哈桑(MehdiHasan)。兩人就台灣、香港、新疆、西藏,民主與獨裁等敏感議題激烈交鋒。
張鈞凱
2024-08-19 06:10
VIP
國際
兩岸
財經
大國博弈
挑戰林毅夫?殭屍企業的軍備競賽,美國學者:中國經濟危機癥結何在?產能過剩有何解方?
對於中國經濟陷入停滯的黯淡局面,西方觀察者提出各種解釋和觀點。其中,包括中國持續的房地產危機、快速老化的高齡人口,以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經濟管控和對疫情的極端反應。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員劉宗媛(ZongyuanZoeLiu)在《外交事務》期刊發表一篇〈中國的真實經濟危機—為什麼北京不會放棄失敗的模式〉長篇論文指出,有一個更持久的驅動因素:幾十年來,工業生產掛帥的經濟政策,導致巨大的結構性產能過剩。
林庭瑤
2024-08-14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財經
科技
商業
經濟
「產業補貼不是新鮮事,歐盟該與中國和解!」德國學者:不該用關稅修理中國電動車
奧地利《標準報》18日刊登德國知名經濟學者丹尼爾・葛羅斯(DanielGros)的客座評論,葛羅斯在〈難道汽車產業比氣候變遷更重要?〉(IstdieAutoindustriewichtigeralsderKlimaschutz?)一文中反對歐洲對中國電動車的關稅政策。葛羅斯認為產業補貼並非新鮮事,歐洲與美國當年也能就波音、空客補貼爭端達成協議,歐洲沒有必要為了保護汽車產業,傷及防止氣候變遷的重要目標。
國際中心
2024-07-21 17:00
VIP
國際
兩岸
大國博弈
中國戰狼外交結束了?美國學者:中共若覺政權受威脅,將再放出狼群
中國外交人員有陣子常猛烈回嗆他國的批評,因而被視為「戰狼」,其中具代表性的駐法大使盧沙野曾說,對此感到「榮幸」,並稱只是在保護中國免受「瘋狗」攻擊。美國布朗大學副教授約斯特強調,若中國領導階層感受到其國內合法性受影響,可能重啟「戰狼外交」,雙邊溝通管道也會付出代價。
簡恒宇
2024-07-02 18:29
新聞
國際
兩岸
中國學者看布林肯來訪》核心議題無突破 美中對話類似「最後通牒」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6日與中國外長王毅會談,並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中國外交部宣布中美達成5點共識。中國學者吳心伯表示,雙方關心的核心議題並沒有取得突破。
中央社
2024-04-27 0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布林肯訪中》如何衡量美中關係改善?中國學者:看美國是否改變對台言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正在中國訪問,25日曾出席與布林肯會見的中國學者表示,布林肯此行訪中台灣議題是關注點之一,而衡量中美關係是否改善,需關注美方是否改變對台灣議題的消極言行。
中央社
2024-04-26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軍事
與吳怡農對談,德國學者瓦克爾警告:歐盟成員立場不一,難阻中國對台脅迫
中國對台政經軍脅迫的手法日趨細緻,對於美歐及台灣能否攜手反制北京動作,德國學者瓦克爾13日指出,歐盟或許將祭出經濟制裁回應,但比起對於烏克蘭展現的團結,歐盟內部對台灣的立場相對難達一致性。
中央社
2024-03-14 11:30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