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官網近日更新了關於台灣的事實陳述,刪除了原先「不支持台獨」的表述,此舉引發北京當局的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星期一(2月17日)指責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嚴重倒退」,並敦促美國「立即糾正錯誤」,避免進一步損害中美關係及台海和平穩定。
隨後,大陸國台辦、外交部也紛紛發表聲明譴責美國這一「小動作」。分析認為,在川普新政府上台之際,美中關係間影響最大的是台灣問題,此前多方學者在接受《風傳媒》採訪時也談到,台灣問題處理既關乎北京在處理國際事務時西方國家的一個參考,也關乎自身發展利益。在面對川普新政府對台關係闡述的新用意時,大陸和海外學者也是表達了其不同的觀點。
刪除「不支持台獨」 大陸多部門批美唱雙簧
根據美國國務院官網上的信息顯示,美國希望只是通過兩岸協商解決的一個方式來處理北京與台灣的關係,言外之意是川普新政府似乎不太想在台灣問題上遷怒習近平,包括美國還希望中國能夠在俄烏局勢上牽制朝鮮和俄羅斯,從此來看,這對於北京來說各有得失。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在回覆時強調「這只是一次例行修改,旨在向公眾傳達美台之間的「非官方關係」。這名發言人還強調,美國仍然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致力於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我們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並支持兩岸通過和平對話解決分歧。」上述回覆並能讓大陸外交部和國台辦感到滿意。對此,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也以答記者問的方式發表聲明,指責美方此舉在台灣問題上「立場嚴重倒退」、「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只會損害台海和平穩定」。
她還警告台灣政府「倚美謀獨」是絕路。「正告民進黨當局,『倚美謀獨』是絕路。無論台美怎麽勾聯折騰,都改變不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事實,改變不了中國必將統一也必然統一的大勢,」朱鳳蓮說。同日,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也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國務院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並「向』台獨『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他指責美國「頑固堅持『以台制華』的錯誤政策」,並敦促美方立即「停止縱支持台獨,「停止升級美台實質關係」。「這是美方頑固堅持『以台制華』錯誤政策的又一例證,」郭嘉昆說。
美國政府多年來在台海關係中一直堅持基於《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和美中「三個聯合公報」的「一個中國」政策,並在多個公開場合提到「不支持台獨,並反對兩岸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長期以來,台灣與中國之間從其蔡政府的模糊應對到後期賴政府拒絕承認「九二共識」所引發兩岸關係波蕩起伏。對於美國國務院此次修改相關措辭,從另外一方面來看也突顯賴政府在去尋找與川普新政府的溝通管道並不像之前那麽容易。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美聯社)
大陸智庫學者:借鑑川普俄烏局勢中的談判手段看美台關係走向
對此,中國民間智庫、南大紫金傳媒智庫研究員燕志華認為,由於台灣問題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中美之間繞不過的重大議題,川普政府在此之際更改相關表述,本質上也是一種「極限施壓」,事先緊逼一步,到時候再後退半步以換取對方讓步。
燕志華表示,川普談判的特點之一,是預先進行「極限施壓」,然後逼迫對方在高壓之下重新思考應對策略,然後給出有利於施壓者的讓步。他用最近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動作來解釋其內涵。首先是美國副總統萬斯剛剛在歐洲的一頓炮轟,給了歐洲巨大壓力,很多人對此可能摸不捉頭腦,不知道美國到底賣的什麽藥。但考慮到接下來即將進行的俄烏之間的停火談判,歐洲必然希望在其中成為談判桌上的重要角色,從而導致美俄之間的談判難以順利推進並達成川普需要的協議。
為此萬斯在此之前「極限施壓」,推動出現一個有利於川普的談判和斡旋的空間,燕志華還提到,從整體看來,美國對於台灣表述的變化,依然在川普一貫的形式邏輯之內,他並不希望戰爭,實際上,隨著清理美國的「深層政府」牽扯了他很大精力,再加中國各方面實力的進一步增強,戰爭很難再成為他案頭的選項,而寄望於他擅長的談判,而涉及談判,他就會故技重施,先期進行「極限施壓」,然後由此獲得更大好處。
中國外交部星期一(2月17日)指責美方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嚴重倒退」,並敦促美國「立即糾正錯誤」,避免進一步損害中美關係及台海和平穩定。(美聯社)
台灣背靠大樹好乘涼? 海外中國學者拭目以待變新局
雖然賴政府執政已有一年多,但是美台關係始終發生改變。多年以來,大陸政府將美國一直視為台灣的「保護傘」這一點在拜登政府時期尤為明顯,但是對於川普新政府上台後,大陸一直希望看到美台關係出現嚴重裂痕,以此找到機會將台灣問題徹底解決。
川普也似乎明白,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也很在意他的動作,對於以商治國的川普而言,習近平及中共領導層更加在意美國與中國間的貿易、人文交流往來,將台灣的國際地位降低。不過,這對於大陸政府來說是一個十分保險且解決周期最長的辦法,尤其是在美國對華關稅期間,優先保住大陸經濟才是鞏固中共統治地位和解決台灣關係的根本。對此,在旅澳中國政經學者司令看來,更改對台表述是在川普「美國優先」的政策指引下做出的,本質上是通過提升美台關係的層級定位來為美國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利益服務。
司令表示,美國共和黨是右翼政黨,注重軍事實力的建設和國防能力的提升,而且對中國等意識形態不同的國家懷有更深的警惕。他強調「中國適逢經濟下行和政府治理危機加劇的時刻,市場反映的內需嚴重不足,而且北京當局正在悄然布局民營企業家救市,已經做好了長期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市場脫鉤斷鏈的戰略準備。在軍事上,北京也加緊了在台灣海峽周邊的武力挑釁和武器機動部署,大有為全面完成其所謂「祖國統一大業」而作最後準備的架勢」。
解放軍對台發起大規模「開不了口的軍演」?軍事專家坦言「怪怪的」。圖為12月10日,戰鬥機降落在新竹空軍基地。(美聯社)
購買防禦武器和派員前往美國培訓 以更好符合美國的利益需要
在台灣與北京對抗的關鍵之一就是大力度購買美國的武器裝備。最新消息顯示,台灣近期正準備繼續向美國購買70多億美元的軍事裝備,以此更好的加強與北京的抗衡。長期以來,大陸政府視美國向其出售軍武為幹預「中國內政」的信號之一,也是中共在於美方多次會晤中表達最多的立場之一。
台灣日益增長的軍費開支和國防預算也引發大陸政府的強烈關注,但是奇怪的是北京不斷增長的軍事開支卻引發美國和台灣的關注。對此,司令表示「美國是一個軍火大國,洛克希德·馬丁等老牌軍火商是台灣武器的重要生產者,這些軍火商肯定出於經濟利益的需要在美國國會和白宮進行大力的遊說活動」。他還提到,烏克蘭現在已經與俄羅斯交戰,而且經濟衰退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因此現在從美國拿到的軍事裝備都是援助性質的,而台灣是新興的亞洲經濟體,和美國有全方位的貿易往來,所以台灣從美國得到的軍事裝備都是購買性質的,也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處於捍衛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的需要,特別是捍衛美台過去40多年的長期穩定合作關係的需要,勢必會從各個層面向北京的「一個中國」政策施壓和發起挑戰」司令如是說道。此外,賴政府的官員則更加注重通過利益籌碼與美新政府來打交道,以此更符合川普的思維,通過介紹台灣在未來新政府執政中的地位和利益關係,讓美國可以更好的來保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