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中和抗體濃度 文章列表
#
中和抗體濃度
約 44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新新聞
春節連假疫情危機 關於Omicron「徒子徒孫」,你必須知道的事
歲末遊子歸心似箭,偏此時台灣迎來Omicron第3波流行。降低新冠肺炎感染導致的重症與死亡,接種疫苗是最好的手段,但國人防疫疲態盡露,至今完成第4劑疫苗人口涵蓋率僅21%,且其中逾50%打的仍是單價原始株疫苗。專家表示,單價疫苗對Omicron子代變異株XBB.1.5、BQ.1中和抗體效價幾近於零,尤其是老人、幼童及免疫低下者,必須接種次世代雙價BA.4/5疫苗,才能安心過年。
黃天如
2023-01-19 17:10
VIP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確診數又破4萬 糾結哪種次世代疫苗比較好?其實這疫苗也有防BA.5效果
受到Omicron亞型變種BA.5影響,國內疫情明顯回溫。疫情上升又碰到中秋連假,讓民眾更關心次世代疫苗進度,尤其看到美國迅速通過BA.5次世代雙價疫苗,部分國人不免質疑,為何台灣採購的還是BA.1次世代疫苗?專家指出,面對病毒持續變異,且新一波疫情已兵臨城下,與其糾結哪種次世代疫苗比較好,能夠愈早完成接種提供保護力的疫苗,才是最好的。
黃天如
2022-09-08 17:00
風生活
陳時中確診》3劑混打廠牌曝光!研究揭他疫苗組合保護力,證實「抗體上升倍率最低」
衛福部長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12)日上午自覺出現全身痠痛、打噴嚏、流鼻水等狀況,經過快篩驗出陽性,隨後透過視訊看診判定為確診。而陳時中施打的疫苗廠牌也引發外界關注,且根據林口長庚3月公布的「疫苗追加劑研究成果」顯示,陳時中所施打的疫苗組合是中和抗體濃度提升倍率最低的一種。
黃子瑄
2022-06-13 19:07
新聞
國內
高端次世代疫苗追加劑人體首次臨床試驗完成 動物攻毒數據揭曉
本土疫情延續,高端5日晚間透過新聞稿表示,次世代新冠疫苗(Beta)目前已在三總、北醫順利完成追加劑人體首次臨床試驗FIH(FirstInHuman)的試驗收案與疫苗接種,進度按目標時程進行中。
黃信維
2022-06-06 06:33
VIP
公共政策
國內
調查
新新聞
只開放兒童打莫德納揭密!Omicron下兒少憂鬱:不是沒疫苗打就是打了也不能正常生活
Omicron社區傳播兵臨城下,面對中央各項防疫措施持續鬆綁,成人因有疫苗保護尚且可以戒慎不恐懼,但兒少卻是兩樣情。目前全國0至11歲完全未接種疫苗的兒童,情勢令人擔心,即使食藥署4月17日審查通過莫德納6~11歲兒童疫苗的EUA,但在指揮中心未超前部署下,兒童疫苗何時到位、開打,仍待商榷。而12至17歲青少年則很鬱卒,雖然近9成至少接種1劑疫苗,然不少縣市與學校仍宣布暫停畢旅、戶外教學、社團成果發表等活動,讓這群大孩子紛紛質疑政府「雙標」。
黃天如
2022-04-18 17:00
風生活
健康
第3劑疫苗混打研究出爐!這款疫苗中和抗體飆最高,對抗Omicron保護力提高80倍
長庚醫院今(17)日公布國內首份第3劑疫苗混打研究成果,發現第3劑接種莫德納疫苗者,對抗Omicron保護力比施打前高出80倍居冠,但無論接種莫德納、BNT或高端,都能有效預防重症。
中央社
2022-03-17 22:18
國際
重症保護力達100%、抗體濃度提升18至30倍!兩種新冠疫苗將提交歐美公衛當局核准
法國製藥巨擘賽諾菲和英國大藥廠葛蘭素史克23日表示,將向美國與歐洲監管機構申請核准其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根據兩家公司聲明指出,該疫苗防治重症住院的保護力高達100%,而若作為現行其他核准疫苗的加強劑,更能使人體抗體濃度上升18至30倍。
陳艾伶
2022-02-26 19:00
新聞
政治
「追求零確診已經不切實際」 陳建仁:要有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
新冠肺炎侵襲人類超過2年,身為公衛專家的前副總統陳建仁說,COVID-19很難完全撲滅,可能會轉變成地方性疾病,而且我們已經有快篩、疫苗、口服抗病毒藥物,追求「零確診」已經不切實際,而要有「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
羅立邦
2022-01-22 06:12
風生活
健康
第三劑疫苗預約別再搶莫德納!醫師大推1款保護力更高,抗體上升至少30倍
第三劑疫苗怎麼選?隨著Omicron疫情擴散,民眾紛紛搶打第三劑疫苗,其中莫德納最受歡迎,第19期第三劑疫苗預約,以莫德納70.3萬劑占最多,BNT則是38.4萬劑。
黃寶萱
2022-01-21 19:54
風生活
第2劑接種AZ或高端者,第3劑疫苗該怎麼選?指揮中心專家給建議
第3劑COVID-19疫苗最快明年元旦後開打,如何選廠牌備受關注。衛福部專家李秉穎說,前2劑打mRNA疫苗者,第3劑可維持原本廠牌,接種AZ或高端者,第3劑則可自選廠牌。
中央社
2021-11-30 17:32
風生活
BNT疫苗保護力只有6個月?胸腔科醫師根據百萬人抽血研究,揭2大疫苗保護力
第十輪公費疫苗將於10月13日開打,這次除了BNT疫苗之外,還有AZ疫苗,大量民眾湧入疫苗預約平台登記。但有美國研究指出,BNT疫苗的保護力僅僅半年,對此,聯合醫院胸腔科蘇一峰醫師於昨(4)日分享英國研究,指出「打2劑BNT產生的抗體可維持1年以上。」而根據先前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疫苗保護力時間,AZ大約落在半年至一年;BNT則是大於一年,呼籲民眾不要自己嚇自己。
黃睿筌
2021-10-05 12:20
新聞
國內
開發次世代疫苗 高端:動物試驗證實能對抗Delta變異株
高端疫苗今(30)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在國際生醫資料庫BioRxiv發布次世代疫苗的動物試驗結果,針對世衛組織(WHO)定義的高關注變異株(VariantsofConcern,VoC),如Alpha、Beta、Gamma及Delta株,研究結果顯示,完整接種兩劑武漢原型株的新冠疫苗後,就可針對Delta等不同變異株產生相當的免疫反應。
黃信維
2021-09-30 19:17
風生活
健康
學生施打BNT撕心裂肺尖叫、昏倒!醫師曝暈針是「基因演化優勢」,發作時間在這範圍都算正常
BNT(輝瑞)疫苗從開始校園施打以來,傳出相當多的學生暈針狀況,甚至有學生害怕而嚇到尖叫。對此,台北市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潘建志指出,暈針情形是古代人類基因演化上的優勢,他也呼籲社會大眾對於「針頭恐懼者」給予更多的同理心,因為這都是基因注定,「越不想出糗,越焦慮越會發作!」
黃睿筌
2021-09-27 14:34
風生活
新增2例本土確診!莫德納混打BNT可行嗎?毒理專家指出2大問題:不符合科學邏輯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17)日宣布有2例本土確診,境外移入6例,總共8例確診。莊人祥表示,確診人數當中,台北市2例。
黃睿筌
2021-09-17 14:04
新聞
國內
不是BNT 醫推薦第1劑疫苗打這款:保護力最佳,效果幾乎永久留存
國內新冠肺炎疫苗選擇越來越多,第1劑應該打哪個廠牌的疫苗最好?台北市聯醫忠孝院區主治醫師陳昶宇於臉書發文最推薦AZ疫苗,目前研究顯示AZ疫苗第1劑保護力最佳,且效果幾乎能永久留存,混打任何廠牌疫苗,則可以加強保護力。
蔡佩珈
2021-09-14 16:15
VIP
政治
調查
新新聞
誰讓戰略產業──高端疫苗成為「一代拳王」?
高端公司的疫苗得到政府的協助,以修改審查辦法的方式得到緊急使用授權(EUA),民進黨政府認為這是「促進國產疫苗產業」政策的一環。然而,高端疫苗自8月23日開放施打後,就傳出有民眾接種猝逝的消息,隨後BNT、莫德納、AZ等疫苗先後抵台,使得不少已登記意願甚至預約好的民眾放棄施打高端疫苗,衛福部公布8月31日高端疫苗單日施打人次僅剩504人,再創單日新低。而高端單日接種數字看不到國際疫苗的車尾燈,並非沒有原因。高端疫苗究竟能不能促進台灣疫苗產業?接下來將依序剖析。
莫奈河
2021-09-02 17:00
新聞
政治
國內
高端開打3天傳4猝死 柯文哲:現在等於替高端做第三期人體實驗
高端疫苗正式開打3天就出現4名打完後死亡的案例,其中包含1名陸姓網路專欄作家,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等人要求停打,且呼籲政府應在施打前就說清楚怎樣的狀況不能打,而不是有人猝死才推託案例有慢性病。台北市長柯文哲今(25)日被問到此事,柯文哲表示,這可以用統計算一算就知道合不合理。而對於陸姓網路專欄作家身亡後,臉書被留言狂酸,柯文哲說,人都死了,就不要再去講風涼話,對生命還是要尊重,珍惜每個生命,這樣就好。
方炳超
2021-08-25 16:33
新聞
政治
聯亞新冠疫苗EUA未過 董座批審查「太片面」:錯失好疫苗
聯亞生技日前向食藥署申請新冠疫苗緊急使用授權(EUA),但被食藥署評估其抗體效價未達標,不予核准。對此,聯亞董事長王長怡表示,審查標準「太片面」,雖能體諒事先沒有良好規劃而無法列入T細胞作為審查標準,最終只用單一時間點的中和抗體效價作標準,但匆忙之下所制定的制度,以致錯失一支保護民眾的好疫苗、相當可惜。
郭怜妤
2021-08-22 20:08
新聞
政治
「疫苗應保護人命,而非拿人命保護疫苗」 民團發起撤銷高端EUA公投
因質疑國產高端疫苗僅做到二期臨床試驗期中報告,民間團體「給我異苗行動聯盟」發起撤銷高端疫苗EUA(緊急授權)的公投連署,盼徵集10萬名「共同提案人」。提案領銜人王文心20日上午表示,從去年總統蔡英文以一紙行政命令開放萊豬進口、到藻礁三接開發案、再到高端的緊急授權,共同本質都是「程序不正義」;與會的台科大教授陳致曉直指,「疫苗應該保護人命,而不是拿台灣人的命來保護疫苗,甚至只是保護疫苗公司的股價!」
潘維庭
2021-08-20 17:18
評論
國內
專欄
蔡進相觀點:面對印度變異株疫情,個人應如何自處?
原本人畜無害,頂多咳嗽流鼻水的冠狀病毒,在本世紀大變身,短短20年出現三次全球疫情,分別是2002到03年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2012到15年的MERS(中東呼吸症候群),以及2019年至今的新冠肺炎。前兩次疫情,病毒傳染力相對較低,但死亡率極高。以新興傳染病的策略全面圍堵,抓到確診就隔離,匡列密切接觸者,疫情就逐漸消失。
蔡進相
2021-08-18 06:30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