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VIP
免費試閱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註冊
登入
咖啡贊助
支持我們
常見問題
VIP
新聞
評論
財經
風生活
風影音
詐騙剖析
碳夢想
AI大獎徵件
支持風傳媒
首頁
七一遊行 文章列表
#
七一遊行
約 82 項搜尋結果
相關排序
日期排序
評論
兩岸
風書房
藝文
歷史
專欄
書頁下的戰場》由杜葉錫恩到《香港民族論》一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珍稀品介紹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除了每月專題介紹圖書外,還介紹各種珍稀品,展現典藏館多姿多采的一面。今個星期介紹的珍稀品,有不少是政治人物的書信,也有不少是娛樂圈中的人物,更有強調「香港人」稱呼的作品,令我們回顧昔日的香港,認識不同的人物,豐富閱歷。
壹玖肆伍・國際香港圖書典藏館
2025-04-15 05:40
評論
政治
兩岸
觀點投書
藝文
歷史
觀點投書:從中國五四運動到香港雨傘運動,香港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座城
「五四運動」以後,中國對民主的強烈訴求在70年後於北京再次燃起。1989年的「八九民運」,中國人民再次強烈要求民主。這種民主的聲音到25年後,由香港的「雨傘運動」接棒。2014年,香港的雨傘運動持續了79天,雨傘運動中舉行以電子投票選取普選方案,主辦方稱有79.8萬人參與,整座城都被捲入其中。陳健民教授指出香港民主的追求,與中國民主化脫離不了關係。
羅燕媚
2024-12-28 05:4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中英聯合聲明》40周年:四名「生於1984」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與歸宿
1997年6月30日香港主權移交的那個晚上,當年13歲的鄭先生邊吃著宵夜,邊看著電視上的直播。當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告別其官邸那一刻,年少的他隱約感到那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BBC News 中文
2024-12-19 13:00
新聞
國際
兩岸
一文看懂》第23條立法獲全票通過,為何被批評「讓香港人權倒退」?
依據香港《基本法》第23條訂立的《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19日在立法會議員「全數支持」的情況下通過三讀,法案委員會主席廖長江稱,23條立法是香港「27年來未做的必答題」,因此有必要「補齊國安的短板」,「國安才能港安、港安才能家安」。但這項立法會自認「在維護國安與人權之間取得平衡」,在國際間卻引來極大關注,擔心「可能進一步限制香港自由」。這是為什麼呢?
國際中心
2024-03-20 12:11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名家專欄
余杰專欄:以藝術反抗中國的國家恐怖主義—黃國才
黃國才:享譽國際的香港視覺、裝置與行動藝術家。美國康奈爾大學建築系學士、英國卻爾西大學雕塑碩士、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博士。「藝術公民」及「街頭設計聯盟」創會成員。曾任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環境及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多年在紀念「六四」週年活動、「七一」遊行及反送中集會上創作諷刺時弊的視覺及行為藝術,受到官媒點名批判和恐嚇。二○二一年七月底,移居台灣,將抗爭藝術帶到台灣,繼續為香港、台灣及自由價值發聲。
余杰
2024-02-26 06:20
新聞
國際
兩岸
「最遲明年一定要立法!」《香港國安法》實施滿三年,港府為基本法23條設下時間表
香港國安法實施滿三年,這部官方宣稱是「定海神針」、「只針對一小撮人」的法律,截至目前入罪率百分百,被指在香港社會引起寒蟬效應。
BBC News 中文
2023-07-04 12:2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國安法實施滿3年 港府制定《基本法》23條考慮管控網路
香港國安法實施滿三年,這部官方宣稱是「定海神針」、「只針對一小撮人」的法律,截至目前入罪率百分百,被指在香港社會引起寒蟬效應。
BBC News 中文
2023-06-30 19:00
《記香港:陳慧》時代的說書人:說香港是福地,未免太輕佻
「作為主體的香港一直都在,但每個人走,都會帶走屬於自己的一些。」
蘇美智
2023-01-13 17:00
評論
兩岸
藝文
歷史
專欄
李怡專文:被「中國化」逼出來的本土意識,讓香港走向完蛋地崩潰
香港久違地重返到了世界史的前台。照此下去香港就會完蛋地崩潰,或至少有存亡的危機。危機的根源是香港中國化與對此反彈的高漲本土意識的兩者對立。
李怡
2022-08-14 13:50
VIP
評論
政治
兩岸
新新聞
專欄
顧爾德專欄:小河彎彎,習近平懂得東方之珠的心?
7月1日是香港回歸中國25年周年紀念,同時也是李家超領導的香港第六任新政府上任的日子。習近平在新冠疫情發生以來,第一次離開中國大陸,赴港參加七一慶典。但他不只來去匆匆,兩天行程比5年前七一訪問香港還少一天,甚至沒有在香港過夜,原本以為港府會安排盛宴為習近平接風,最後只是兩對新舊香港行政長官夫婦與習近平夫婦的6人「家宴」。
顧爾德
2022-07-02 14:40
走走晚報: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我們想與妳分享這5篇文章
0701晚報
走走
2022-07-01 21:0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香港移交中國25周年》從SARS來襲、雨傘運動、魚蛋革命到反送中,香港令人難忘的十件大事
1997年,英國向中國移交香港,中方稱之為「回歸」。25年中,香港經歷和見證了許多跌宕起伏。如今,中國《香港國安法》頒布已有兩年,北京以「愛國者治港」作為「一國兩制」的新標凖,親北京陣營高呼「二次回歸」;與此同時,也有數以萬計的港人選擇移民他國。
BBC News 中文
2022-06-29 20:00
新聞
國際
政治
兩岸
在中國的香港推行民主運動?下場:6至12個月不等徒刑
香港7名民主派活動人士,包括前立法會議員,星期六(10月16日)因被控煽惑他人參與未經批准,抗議港版國安法在香港實施的集結等罪,被判入獄服6至12個月不等徒刑。
美國之音
2021-10-16 19: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不敵《國安法》威脅宣告解散,港警揚言將「隨時執法」、「辭職也沒用」
因主辦香港「七一」反政府遊行而知名的「民間人權陣線」(簡稱「民陣」)宣佈解散,結束19年歷史。成為繼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之後,又一個因應《香港國安法》而結束的香港泛民主派組織。
BBC News 中文
2021-08-16 12:30
新聞
國際
兩岸
歷史
不敵《國安法》調查威脅 「七一」遊行長年組織者、香港民陣宣佈解散!
因主辦香港「七一」反政府遊行而知名的民間人權陣線宣佈解散,成為繼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之後,又一個個因應《香港國安法》而結束的香港泛民主派組織。
BBC News 中文
2021-08-14 19:30
VIP
評論
兩岸
專欄
黎蝸藤專欄:武官治港,未來特首恐由警察擔任
六月下旬,香港政壇突然傳出了政務司長張建宗將被免職。政務司長是港府中重要性僅次於特首的「二把手」。長期以來,張建宗是那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港式公務員代表,畢生志願就是做一隻「勤勤懇懇的牛」。即使在事務官退休後成爲「問責官員」,也是一副公務員心態。
黎蝸藤
2021-07-15 07:0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國安法」一周年:政治、司法、教育、傳媒無一倖免,「東方之珠」如何淪為一座尋常中國城市
《國安法》立法一年,香港進入了「二次回歸」,北京不斷「完善」各種制度,並宣稱香港已經「由亂變治」。但對很多香港人而言,這座城市已變得陌生,社會彌漫著恐懼、不安與哀愁。
德國之聲
2021-06-30 21: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香港國安法」一周年:針對自由社會的鎮壓、寒蟬效應,如何徹底改變香港?
北京2020年6月30日深夜公布「香港國安法」全文6章66條,新法即刻生效,香港從此進入「一國一制」時代,原本如火如荼的「反送中」社會運動戛然而止。該法幾乎是由中國當局閉門制定,明確列出「分裂國家罪」、「顛覆國家政權罪」、「恐怖活動罪」、「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四類罪行,最重刑期是終身監禁。
蔡娪嫣
2021-06-30 16:10
新聞
國際
兩岸
黎智英獲准千萬港幣保釋:不准離家不准發言,人權組織批評「形同軟禁」
因涉嫌欺詐罪及《港區國安法》第29條「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被羈押候審的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星期三就兩案合併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由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審理。
美國之音
2020-12-24 10:24
新聞
國際
兩岸
新新聞
香港的冬天》長毛、朱凱迪等香港泛民8人被捕,被指涉七一大遊行
繼昨天拘捕八名上月參與中文大學校園遊行人士之後,香港警方今天(8日)上午拘捕至少8名民主派人士,包括3名立法會前議員梁國雄(長毛)、胡志偉、民陣召集人陳皓桓、東區區議員曾健成、徐子見、陳榮泰,以及社民連成員鄧世禮。他們涉嫌與今年6月30日及7月1日未經批准集結大遊行有關。每個人准以1000元港幣保釋,案件將於12月17日下午在西九法院審理。
林庭瑤
2020-12-08 13:13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