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蔬菜流竄傳統市場餐廳!築間、全聯、老四川全中鏢,17間農藥超標店家曝光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定期至市場、蔬果零售業者、超市、賣場、餐飲店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檢驗殘留農藥,其中,11月農藥超標店家竟然有知名賣場、餐廳。(示意圖/取自pakutaso)

近年來,民眾更關注食安問題,擔憂吃進去吃食物是否安全無農藥,為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之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定期至市場、蔬果零售業者、超市、賣場、餐飲店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檢驗殘留農藥,113年11月共計抽驗51件蔬果產品,檢驗結果為17件產品不符規定,其中,傳統市場、全聯、築間、老四川通通淪陷。

毒蔬菜流竄傳統市場、全聯!17間農藥超標店家曝光

此次抽驗不符規定產品,違規原因為「香菜」4件;「菠菜」3件;「油菜」、「青江菜」、「青蔥」各2件;「芥藍」、「茼蒿」、「白蘿蔔」、「甜椒」各1件,各檢出1-7項殘留農藥不符「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不符規定產品除「甜椒」外,均屬高風險農產品。

臺北市衛生局表示,殘留農藥含量不符「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者,係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5條第1項第5款「殘留農藥或動物用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規定,依同法第44條第1項第2款,可處分責任業者新臺幣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若無法交代來源,則依同法第47條可處分販售業者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高風險農產品係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透過歷年後市場監測成果及農業部於三部會署提報之源頭抽驗成果,篩選(潛勢)高風險違規農產品品項,並納入隔年度例行性監測計畫監測名單,擴大抽驗件數,將不合格農產品移除產銷鏈,以達風險管控之目的。針對不符規定產品,臺北市衛生局已命抽驗地點下架不得販售,經追查產品來源屬外縣市者,已移請所轄衛生局處辦。

臺北市衛生局也表示,於市面抽驗產品屬於終端的管理,惟有落實源頭田間監測,及產地加強輔導農民於栽種時正確施用農藥,才能有效減少蔬果殘留農藥的問題。

食藥署教正確清洗蔬菜方式,不怕蟲卵農藥吃下肚

食藥署曾建議,民眾選購蔬菜水果時,除了選擇當季蔬果,還可以挑選具有機、產銷履歷及CAS優良農品等標章的農產品或信譽良好商家,以提升農品食安。另外,清洗蔬菜時,也務必以流動清水先浸泡再沖洗,最後截切;水果則是以水沖洗後,再去皮食用即可。

責任編輯/林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