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執法人員不得不攀爬過成堆的箱子,才能看到倉庫內部的情況。他們在参觀完馬來西亞檳城的多處櫥櫃生產設施後,才得知這座秘密建築的存在。
此處堆滿了準備出貨的、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木製櫥櫃。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見到的一份海關報告,一些櫥櫃標有中國製造字樣,另一些櫥櫃的標籤則顯示產地是馬來西亞。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的執法人員當時正檢查該場所,這是2022年底對中國企業Qingdao Haiyan Group子公司涉嫌逃避關稅指控進行調查的一部分。Haiyan被指採取經由馬來西亞出貨的方式把中國產櫥櫃運往美國,以掩蓋櫥櫃的原產地,這種做法被稱為轉運。
該調查已在櫥櫃行業造成分裂。Haiyan一直為American Woodmark等美國一些最大的櫥櫃製造商和分銷商供貨,而這些櫥櫃製造商和分銷商又為Lowe’s、家得寶(Home Depot)等零售巨頭供貨。Haiyan的長期客戶Cabinets To Go引發了該調查,並指責某些規模較大的美國同行持續無視警示信號。
「沒人關心,」Cabinets To Go的所有者Tom Sullivan說。「他們仍然任由其從那些公司進口。」Sullivan已對Haiyan提起訴訟,並表示他在2021年提醒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報告顯示,這家馬來西亞工廠的總經理稱,他最初沒有告訴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執法人員該成品倉庫的資訊,是因為當執法人員要求他列出為公司所有的全部建築物時,他誤解了他們的意思。
Haiyan已否認存在於馬來西亞的相關產品產自中國,也否認其控制著馬來西亞子公司或美國子公司的日常營運。Haiyan的律師和代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American Woodmark表示,該公司確保所有採購的產品都沒有經過轉運,因為公司在亞洲的團隊會檢查每一批貨物。這家櫥櫃製造商表示,自己的大部分供應鏈來自美國,在得知上述指控後取消了與Haiyan馬來西亞子公司的所有訂單。
依賴進口
在規模達375億美元(約合台幣1兆2260億)的美國櫥櫃市場上,進口櫥櫃佔了大部分份額。2018年,作為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關稅措施之一,中國產櫥櫃被加徵關稅,此舉改變了這些商品的流動方向。2020年,拜登(Joe Biden)政府對相關產品徵收最高可達262%的反傾銷稅。反傾銷稅針對的是被美國認定售價低於公平價值的進口商品。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2024年全球大事記:戰爭、總統大選、人工智慧
|
更多文章
)
作為回應,Haiyan等一些中國企業已將業務轉移到越南、馬來西亞或泰國等國家,或在這些國家建立了新工廠,可以把原材料運往這些國家來生產產品。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調查,一些公司已將這些國家作為商品臨時存放地,從而掩蓋商品的原產地。
問題不只存在於櫥櫃領域。近年來,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已發現用於掩蓋床墊、太陽能電池板、釘子和石英檯面原產地的轉運方案。據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一份報告,2023年,該局在調查後阻止了進口商逃避5億美元(約合台幣163億)的關稅。該機構不予置評。
「這有點像玩金蟬脫殼的遊戲,」行業組織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Kitchen Cabinet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 簡稱KCMA)Betsy Natz說。該協會由大約300家住宅櫥櫃製造商和供應商組成。
家得寶表示,該公司已建立相關制度,以確保進口產品的申報合規,並繳納必要的關稅。關於American Woodmark,家得寶表示,「我們認為,我們從Woodmark購買的所有產品都是在北美製造的,不存在轉運問題。」 Lowe’s沒有回覆置評請求。
追溯原產地
Cabinets To Go曾在2019年告知Haiyan,由於希望避開美國對中國製造的櫥櫃徵收關稅,該公司不會再向Haiyan下新訂單。
2020年初,Haiyan的員工前往田納西州勞倫斯堡,試圖修復兩家公司的關係。Haiyan員工表示,Haiyan已在馬來西亞收購了一家工廠,該工廠能滿足Cabinets To Go提出的櫥櫃產品不在中國生產的要求。Cabinets To Go於是同意每月向Haiyan下訂單,平均金額為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269萬)。
Cabinets To Go的所有者Sullivan說,2021年7月,他在馬來西亞聘請的一名檢驗員去檢查他的供應商時,看到一個裝滿成品木製櫥櫃的貨櫃運抵該工廠。Sullivan說,這些箱子上貼著標籤,表明這些櫥櫃是在馬來西亞製造的,但檢驗員追蹤了這個貨櫃,發現它剛從中國運抵。
一個月後,Haiyan一名員工告訴Cabinet to Go高管,在一批從馬來西亞運往美國的13個貨櫃中,也包含在中國製造的櫥櫃或零件。
這批貨物運抵後,Cabinet to Go不得不修改海關申報單,將貨物原產地改為中國。Cabinet to Go因此需繳納的額外關稅超過65萬美元(約合台幣2125萬)。Cabinet to Go以違反合約為由起訴Haiyan,要求賠償損失。Haiyan的律師試圖讓此案被駁回。該案於2023年達成和解。
這起訴訟促使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的部分成員在2022年3月向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投訴。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還要求美國商務部審查,看看在馬來西亞和越南製造、但使用中國零組件的櫥櫃是否應繳納反傾銷稅。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於2022年7月啟動了調查。
(相關報導:
華爾街日報》2024年全球大事記:戰爭、總統大選、人工智慧
|
更多文章
)
像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這樣的行業組織可以依據《執行與保護法案》(Enforce and Protect Act, 簡稱EAPA)向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投訴,要求海關邊境保護局調查涉嫌逃避關稅的行為。Natz說,美國國內企業正在失去合約,因為進口中國產品的公司可以提供低得多的價格,這使得美國國內生產商難以競爭。Natz表示,「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戰鬥。」
行業分裂
2022年10月,MasterBrand、American Woodmark和Cabinetworks Group這三大美國櫥櫃公司退出了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Natz說,這些公司不認同該協會要求美國商務部擴大反傾銷稅範圍的舉動。
MasterBrand表示,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的行動將使在馬來西亞和越南等國的合法貿易變得困難,並可能招致懲罰。MasterBrand還稱:「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與MasterBrand等公司的步調不一致,後者都擁有支持它們美國業務的全球供應鏈。」
American Woodmark表示,該公司支持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反傾銷稅,但不同意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呼籲擴大反傾銷稅範圍的做法。Cabinetworks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對Haiyan的調查仍在繼續,該機構在2023年1月認定存在轉運行為。Haiyan在美國的一家子公司要求行政複議。五個月後,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決定被推翻。
美國櫥櫃製造商協會將此案提交給了國際貿易法庭(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一名法官在2024年10月指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第三次審查此案,稱Haiyan對馬來西亞和美國的子公司有控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