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醫學博士黃世豪:蔬果高纖保腸道健康

自然醫學博士黃世豪:蔬果高纖保腸道健康。(圖/黃士豪提供)

年終尾牙將至,大啖美食饗宴,恐將引發排便不順的困擾,甚至胃腸脹氣、腹痛等現象,中醫師建議,平時最好要多補充水分、攝取膳食纖維、蔬果酵素,搭配適度的運動,將有助腸胃蠕動,預防不適症狀。聯合國IAE國際學士院自然醫學博士黃世豪表示,正常排便視每日三餐而論,最好每日能有2-3次排便,糞便為正常條狀且浮於水面為宜。中醫觀點,我們的身體每日上午5-7點(卯時),經絡運行屬大腸經,因此在早上6-7點左右起床後,要喝300-500 c.c溫水,快速浸潤腸道,有助於預防便秘發生。

黃博士推薦國人可以依照世界腸道微生物權威AMINUDDIN AHMAD博士的指導,最好的保健良方其實就是天然新鮮的蔬菜水果(膳食纖維),運用正確飲食方式,才能養好腸道菌種之平衡,有效改善長期便秘及預防腸道病變的問題。

以下四大類食物皆是最好的食療方法:

●攝取營養的膳食纖維:燕麥、秋葵、菠菜、地瓜、芹菜、黃瓜、香菜等食物。●攝取蔬果酵素:木瓜、鳳梨、奇異果、百香果、檸檬、綠茶等富含天然酵素食物。●依體重補充水分:為了讓糞便更柔軟順暢排出,最好每天喝水(體重kg*33c.c水量)2000-3000c.c。●攝取必須脂肪酸:冷壓橄欖油、中鏈椰子油、芝麻、杏仁、亞麻仁油等食物,有助於腸道排便。 (相關報導: 益生菌好處多!調理腸道、改善過敏…最新研究顯示:益生菌還能減緩脂肪肝惡化 更多文章

黃博士還補充說明,除了飲食之外,適度的運動也能促進腸胃的蠕動,為了避免肥胖,維持身體基礎代謝率,更可以預防多餘的熱量囤積,而素食的族群,發生腸胃蠕動不佳狀況,中醫觀點屬於寒性所導致的便秘,就要吃一些燥熱性的食物,例如咖哩、生薑、黑胡椒、大小茴香等辛香料食材,都有助於腸胃蠕動,使排便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