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後阿塞德時代」,誰有實力決定敘利亞的未來?

2024年12月8日,一名敘利亞反對派的戰士在大馬士革,一腳踩在前總統老阿塞德(Hafez Assad)殘破的半身雕像上。(美聯社)

阿塞德下台,敘利亞內戰進入一個關鍵時刻。反對力量結成的聯盟打破了漫長的僵局。然而,這樣一個聯盟仍是一個意識形態與長遠目標相互對立衝突的組合。

沙姆解放組織(HTS)

新近攻破大馬士革的帶頭力量是沙姆解放組織,這是一個由喬拉尼(Abu Mohammed al-Golani)領導的伊斯蘭極端主義武裝,他本人真名是夏拉(Ahmad al-Sharaa)。

沙姆解放組織的歷史植根於敘利亞衝突中。2011年,該組織的前身努斯拉陣線成立,隸屬於基地組織。後來領導伊斯蘭國(IS)的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也參與了其成立。

努斯拉陣線的聖戰理念與其它反對力量發生衝突。2016年,喬拉尼切斷與基地組織關係,將該組織更名為沙姆解放組織,後來與幾個較小的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合並。

沙姆解放組織的意識形態仍與基地組織有很大的一致性,但其焦點轉為在敘利亞國內建立極端伊斯蘭統治,而不是伊斯蘭國(IS)建立全球哈里發的目標。

沙姆解放組織此後在西北部的伊德利卜省鞏固權力基礎,進行事實上的管轄。但該組織受到侵犯人權的批評,削弱其合法性。

聯合國、美國、土耳其等將沙姆解放組織定為恐怖組織。然而,該組織新近發動的攻勢看上去與安卡拉方面想要推翻阿塞德的長期目標相吻合,若沒有土耳其的協調支持,恐怕這一攻勢也不會發生,盡管土耳其官方否認有直接參與。

敘利亞國民軍(SNA)

除沙姆解放組織之外,還有多個敘利亞武裝有各自的議程。

參加對阿勒頗攻勢的一支主要力量是敘利亞國民軍。這是一個2017年成立的聯盟,包括數十個意識形態不同的派系。

與沙姆解放組織更為集中的組織形式不同,敘利亞國民軍內部各自為戰,時而發生衝突。

盡管存在內部紛爭,但敘利亞國民軍許多派系均與土耳其關係緊密。例如蘇丹蘇萊曼沙旅、哈姆扎師、蘇丹穆拉德旅,這些名稱意在紀念奧斯曼人物,由此反映出土耳其的支持。

不過,敘利亞國民軍也並非所有派系都與土耳其利益完全吻合。一些派系一方面與安卡拉合作,一方面尋求自身目標。如自由沙姆人伊斯蘭運動,其目標是「推翻阿塞德政權」和「建立沙里亞法治下的伊斯蘭國家」。

過去一段時間,敘利亞國民軍力量在北部省份與庫爾德力量發生衝突,並奪取數個有戰略地位的村鎮。此舉也符合土耳其在敘利亞的主要目標之一:阻止庫德武裝在土敘邊界壯大。

敘利亞民主力量(SDF)

敘利亞民主力量主要由庫德武裝組成,也包括阿拉伯和其它族裔,在敘利亞內戰中逐漸形成。

2015年成立的敘利亞民主力量由庫爾德人民保衛軍(YPG)領導,從美國獲得顯著支持,特別是打擊「伊斯蘭國」。

「伊斯蘭國」大致被擊敗後,庫德領導的力量在東北部城鎮鞏固力量,擴大了在那裡建立的自治區域。

然而,庫德武裝仍在與其長期的敵人土耳其抗衡。安卡拉將前者視為庫德分離主義叛亂和庫德工人黨(PKK)的延申。 (相關報導: 公孫策專欄:準備好進入「戰國」 更多文章

土耳其

與該地區其它國家一樣,土耳其通過支持像沙姆解放組織、敘利亞國民軍這樣的武裝在敘利亞施加影響力。自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土耳其軍隊多次發起跨境軍事行動,主要是針對敘利亞庫德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