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開設自己的美髮沙龍「Davin中目黑」,來自台中的涼平,原本是國中時期專攻體育的學生,以前是打網球,但在升學過程中選擇了截然不同的方向,開始探索美容美髮的世界。他坦言,對日本文化的熱愛與日劇的啟發,特別是經典劇集《美麗人生》中木村拓哉飾演的美容師角色,激發了他對美髮事業的興趣。高中時,他確立了自己的職業方向,到目前為止仍堅持夢想,他說,他的店會繼續秉持初心,提供高品質服務的同時,堅守對人才教育的承諾。
涼平是一位在東京中目黑經營美髮沙龍「Davin中目黑」的台灣人。他在高中時受日劇中木村拓哉飾演的美髮師角色啟發,立志成為美髮師。大學畢業後,於2011年來到日本進修,他前往日本就讀語言學校和美髮專門學校,於2014年取得取得國家資格的美容師執照,並從助理做起。正式成為美髮師後,因所屬店家在台灣展店,他隨之回台服務一年多,之後返回日本。在其他美髮沙龍租位經營三、四年後,他決定開設自己的店面。
涼平的店內使用日本最新、優質且溫和的燙髮和染髮藥水,減少對髮質的損傷。店內還配備高級洗頭台「ゆめ」,讓客人能夠平躺,冬季時更具加熱功能,提升舒適度。然而,涼平在日本創業也面臨挑戰。例如,2020年疫情期間,他的店受到影響,客人減少近一半。雖然日本政府提供貸款紓困,但由於他是外國人,申請貸款被拒,經營面臨困難。儘管如此,涼平仍堅持在日本經營美髮事業,為當地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提供優質服務。
高中就立志當美髮師 2019年創立「DaVin」沙龍
他在畢業後進入沙龍工作,並在積累了5年的實務經驗後,取得了管理美容師資格,這讓他得以在日本開設自己的沙龍。2019年,他在東京中目黑創立了「DaVin」沙龍,實現了多年來的夢想。涼平的經歷展現了他在職業轉換與跨文化挑戰中的堅持與努力。他認為,成功創業不僅需要專業技術,更需要深入理解當地文化與市場。他希望透過沙龍的經營,將台灣與日本的美容文化進一步融合,並為顧客帶來更獨特的美髮體驗。
涼平回憶,無論是在台灣還是日本,職業生涯中都收穫了許多對自身有深遠影響的專業經驗與訓練。談及在日本的工作經歷,他認為日本職場秉持著「一就是一」的嚴謹態度,讓他在專業技巧上得以精進,而美感的培養更是這段旅程中的重要收穫。他表示,日本的美感訓練是一種更細膩、更注重細節的文化體驗,而這與台灣快速、靈活的方式形成了有趣的對比。「日本人注重中規中矩的流程,台灣則更傾向於找到捷徑,但兩者的成果其實常常相同,台灣的方法能省下一半的時間。」
(相關報導:
想當導遊卻遇疫情難關 「Machi說故事」初心想搭起台日溫暖橋樑
|
更多文章
)
來自台中的涼平在日本開設自己的美髮沙龍「Davin中目黑」。(黃信維攝)
結合台、日文化 讓美感訓練有不同體會
這種文化差異讓涼平學會了取其精華,融合兩地的優勢。特別是在美感訓練方面,涼平強調,這是台灣設計師在追求進步時最渴望的技能之一。他認為,相比技術層面的精進,許多台灣設計師更希望能掌握日本對美感的敏銳度,這也是日本設計風格在全球頗受推崇的原因。除此之外,涼平提到他在台灣與日本的工作經歷彼此互補。他曾在一家日本沙龍的台灣分店工作,該店雖然現在已經易主,但仍保留了日本的專業傳統,並與涼平保持聯繫,這為他日後開設自己的沙龍奠定了基礎。
涼平在回顧自己的創業經歷時坦言,這條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各種挑戰。他表示,從台灣回到日本後,初期的工作環境讓他感到挫折,也曾因此懷疑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從事美髮行業。然而,他最終選擇堅持,並在努力中重新找回對美髮的熱情,最終於三年後成功開設了自己的沙龍。在創業過程中,他提到了一段與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與合作。他和一位專門學校的同學在學生時期便立下目標,約定未來有機會一起開店。
和語言學校同學約定「一起開店」 最終實踐夢想
回憶當時,兩人都只是抱著一種「說說而已」的心態,卻在數年後兌現了這份承諾。當涼平認為自己準備好創業時,他主動聯繫了這位同學,並詢問對方是否願意加入。他的同學當即回應:「等超久了!」於是兩人攜手開始了創業旅程,這段友情也成為涼平創業初期的重要支柱。疫情期間,涼平憑藉台灣在SARS期間的經驗,提早採取了防疫措施,例如囤積口罩、確保店內環境的清潔與安全,並為客人提供額外的防疫物資,讓來店的客人感到安心。
特別是台灣客人,對他的防疫意識十分信任,這使他的沙龍在疫情中受影響的程度相對較低。涼平的沙龍目前有七名全職員工,全部為日本人。他坦言,這樣的團隊模式雖然成本高,但能確保工作效率和穩定性。創業初期,他的員工規模較小,這在疫情期間反而成為一種優勢,減輕了經營壓力。儘管如今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涼平仍然面臨經營上的挑戰,例如稅務處理和員工管理。
暢談創業心得 與團隊間建立的深厚情誼
他表示,創業以來,最大的收穫除了技術上的精進,還有與團隊間建立的深厚情誼,這讓他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涼平的故事展現了如何從挑戰中汲取力量,最終實現夢想的歷程。疫情期間,房東以特殊方式幫助涼平渡過難關。當涼平提出減免房租的請求時,房東提出了另一種方案。他每月到店內剪髮,並要求涼平安排包場,僅他和一位員工在場,用每次理髮的費用,作為對房租的變相減免。涼平笑著說:「他其實是用變相的方式幫忙,這在日本非常少見。」
涼平談到開店的過程,坦言找到目前這間店鋪並不容易。他回憶說,當時在中目黑一帶尋找了一年的時間,由於外國人在日本租用商業空間面臨不少限制,他屢次碰壁。即使他已經在當地工作多年,也常因為身分是外國人而被拒絕。他提到:「那時候找了一年,沒有想到會花這麼多時間。」後來,他注意到目前這間店的建築正在施工,便主動詢問施工人員是否為商用空間,並向管理公司提出申請。
尋找完美店址吃足苦頭 堅持不懈的誠意打動房東
儘管最初的申請被拒絕,但涼平並未放棄。他要求與房東見面,並為此準備了一份厚厚的企劃書,詳細說明了他的開店計畫。在見到房東後,他發現對方是一位曾經在法國生活的日本太太,對外國人在日本創業的困難有一定的理解。雙方交談後,房東表示需要一周時間考慮。然而,就在涼平回家的途中,房東便打來電話,告訴他可以租下這個店鋪。涼平感慨地說:「這真的是死纏爛打纏來的。」
(相關報導:
想當導遊卻遇疫情難關 「Machi說故事」初心想搭起台日溫暖橋樑
|
更多文章
)
此外,房東在涼平擴展店面時也給予了支持。當店所在建築的四樓空出時,房東主動來商量,並以優惠的租金條件讓涼平接手。他感慨道:「那時候真的很便宜,我本來只是開玩笑說要不就讓我租,結果沒想到真的成了。」涼平認為,開店初期的順利除了自身努力,還有三分之一的運氣。他提到:「當時店裡客人不多,我就針對在這邊住的台灣人做宣傳,結果反應超乎預期。」他表示,能在日本開設一家合法申請的台灣人沙龍,對他而言是一種榮耀,也讓他更加堅定了當初的選擇。
創業藍圖清晰 逐步實現心中目標
涼平在談到自己的創業經歷時表示,他的創業藍圖一直以來都很清晰,從開設沙龍的初衷到選址、管理員工,甚至是與顧客的互動,他都逐步實現了心中的目標。他提到,自己習慣於先設定清晰的目標,然後一步步去追求,這讓他能夠更加專注於實現每一個階段的計畫。他認為,這種方法讓他在事業上相對順利,也感謝自己能夠早早找到方向,而不是在迷茫中浪費時間。談到未來的規劃,涼平表示,希望能將東京的事業發展得更穩固之後,將來有機會回台灣開設一家屬於自己的沙龍。
這不僅是延續他對美髮行業的熱情,也是給自己一個回饋家鄉的理由。他說:「雖然目前還在計畫階段,但最終目標是在台灣開店。」他認為,等到東京的事業更加穩固後再去拓展,會是一個更好的時機。在談到店鋪的風格和理念時,涼平提到,他並未為店鋪設立固定的風格,而是更尊重員工的想法。他的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2、23歲,多是剛畢業的年輕人。他認為,為店鋪設定固定的風格會扼殺年輕員工的創造力。
讓員工發展特長 染、燙、剪分項專精
因此更希望每位員工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長發展專業技能,比如專注於染髮、燙髮或剪髮。涼平還提到,自己至今仍會定期參加各類培訓課程,學習新技術,然後再帶領員工一起進步。他說:「與其為店鋪定義固定的風格,不如讓員工自由發揮,這樣他們的工作也會更有回饋感。」此外,涼平的店鋪已經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顧客,包括歐洲、美國、甚至南非的客人。他笑著說,這多是靠口耳相傳而來,許多顧客會在回國後向朋友推薦他的沙龍,這讓他感到非常欣慰。
他認為,這不僅是對店鋪的認可,也是對他和團隊技術的一種肯定。在談到員工的成長時,涼平特別提到了兩名資歷較高的助理。他們剛進店時常因小錯誤而感到沮喪,甚至會哭,但如今已經能夠獨當一面。涼平說:「看到他們一路成長,就像爸爸看著女兒一樣,很有成就感。」他也強調,自己管理員工的方式比較包容,雖然有嚴格的要求,但不會像傳統的日本企業那樣採取嚴苛的管理方式,而是更注重激發員工的自主性。
教育員工比經營更重要 未來盼放手交給團隊
談到教育和經營,涼平認為,教育比經營更重要。他希望未來能把更多現場的工作交給團隊,自己則專注於提升教育水平,帶領員工一起成長。他說:「教育做好了,經營自然就會好。」他還提到,自己的學習態度也影響了員工,他經常參加課程,並帶著員工一起學習,希望他們能在專業技術上不斷進步,並從中找到樂趣。涼平的經營理念不僅融合了台灣與日本的文化,更在教育、技術提升和員工管理方面找到了平衡。正是這種融合的方式,讓他的店鋪吸引來自不同國家的顧客。
(相關報導:
想當導遊卻遇疫情難關 「Machi說故事」初心想搭起台日溫暖橋樑
|
更多文章
)
涼平談到他在店內對助理升遷的要求和過程。他提到,店內的助理需要通過實務考試才能晉升為設計師,而考試內容包含實際操作,例如剪短髮時助理需要自己找到模特進行實操,並由多位資深設計師共同評分。他解釋道:「考試時要求達到90分,因為如果連專注於模特的情況下都無法做到90分,那在面對客人時可能連70分都做不到。」他認為,這樣的嚴格標準是為了確保助理具備足夠的技術和專業度來面對客人。
助理升上設計師要考試 有助理3次未通過
涼平坦言,考試過程中也曾遇到助理連續三次未通過的情況,這對助理來說壓力不小,但他認為這是一種必要的磨練。他進一步提到,助理考試並不對模特的條件做過多限制,這讓助理在準備時可以相對靈活,但也因此要求助理展現更高的專注力和技術水準。對於這樣的考核制度,他表示:「雖然嚴格,但這是對客人負責,也是對助理未來發展的一種保障。」目前店內共有七名員工,其中兩名是設計師,五名是助理。
他提到,有兩名助理即將晉升為設計師,這讓他倍感欣慰。涼平分享道:「這兩名助理從剛進來時遇到挫折甚至會因小事哭泣,到現在能夠獨當一面,看到他們的成長,真的很有成就感。」在顧客的部分,涼平提到一些特別的經歷,包括曾有知名藝人使用本名預約,低調來店內剪髮,直到離開後才被員工認出是日劇中的演員。此外,也有許多忠實顧客從開店至今仍然光顧,即使因疫情暫時回國,後來也再次回來支持。他感慨道:「這些忠實顧客的支持,真的讓我們很感動。」
勸告赴日追夢的年輕人 要理解並接受文化差異
對於想來日本追夢的年輕人,涼平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認為,日本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方式都很好,但外國人需要適應日本人的相處模式,理解並接受這種文化差異。他提醒道:「夢想和現實之間一定會有落差,要有心理準備。前期的調適非常重要,這樣才能順利度過最辛苦的階段。」他還鼓勵大家保持努力,並相信在日本這樣的環境下,只要努力,就能看到回報。「這是一個沒有努力就不會餓死的地方,但如果努力了,就會更有收穫。」
他的經歷不僅展現了對美髮行業的熱情,也提供了對夢想和現實之間平衡的深刻體悟。涼平表示,今年讓他特別感到開心的是,來自台灣的美髮業同行紛紛造訪他的店進行交流。他透露,過去在台灣從事美髮業的時間並不算長,但如今,許多台灣的業界前輩甚至曾經為他剪髮的髮型師,都透過社群媒體找到他,並專程到日本參觀他的店。這樣的交流對涼平來說,不僅是支持,更是一種鼓勵,讓他感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認可。
台灣同行來交流 驚奇遇見「大前輩」
涼平特別提到,有一位來自台中的大前輩——曾是他學生時期學習的髮型師,透過IG找到他並到店裡參觀。對方初見時並未認出涼平,直到涼平主動提及:「我以前一直是您的客人!」對方才恍然大悟,感到驚訝之餘也深感驕傲,稱讚涼平實現了當年的夢想,成功在日本闖出一片天。這次重逢對涼平而言,意義非凡,他感慨地說:「能夠得到這些前輩的肯定,是對我這段旅程最大的鼓舞。」
除了感謝同行的到訪,涼平也對台灣美髮業的發展表達了極高的評價。他認為,台灣業界的拼勁與創新力十足,「最快五年、最慢十年,就能在某些領域超越日本。」作為一名台灣人,他坦言每次看到台灣業界的成就,都感到無比自豪。同時,他也觀察到日本在某些方面的拼勁逐漸減弱,這讓他更珍惜台灣業界所展現的活力。涼平回顧自己的初衷,提到開店的目標並非只是追求盈利,而是希望為設計師打造一個能自由發揮、共同成長的工作環境。
不只提供髮型設計 希望培養人才、傳承技術
他解釋道:「我希望我的店不只是提供髮型設計的服務,也是一個培養人才、傳承技術的地方。」目前,他的最大目標是將店內五位助理培養成獨當一面的設計師,幫助他們在專業領域中站穩腳步。涼平進一步說明,教育與傳承對他而言比單純的經營更重要:「當他們成長起來,這間店的未來就會更加光明。」他希望藉由持續提供高品質的教育和資源,讓助理們能發揮潛力,最終接手更多業務。
(相關報導:
想當導遊卻遇疫情難關 「Machi說故事」初心想搭起台日溫暖橋樑
|
更多文章
)
最後,他也笑著分享:「有些從其他店轉過來的員工,常常對這裡的工作環境和使用的材料感到驚訝,甚至覺得這裡像天堂。」他認為,這樣的環境既是他的自豪,也是他努力維繫的核心價值。涼平強調,他的店會繼續秉持初心,提供高品質服務的同時,堅守對人才教育的承諾,為美髮業注入更多的創新與可能性。他展望未來,希望能將這份經驗帶回台灣,與更多同行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台灣美髮業邁向更高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