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價值世界前十大的輪胎業者,如何在ESG時代創新致勝?用週休三日,重新聚焦精準服務的力量

GT Radial輪胎不僅在歐、美地區積極參與賽車活動或贊助賽事,也參與亞洲F3、Formula V1賽事,除了行銷目的,更重要的是在嚴苛歷程中,獲得更多資訊有利輪胎的研發改進。(圖片提供:GT 輪胎)

當全球車市動盪、供應鏈重組,深耕台灣的國際輪胎品牌正以獨特的經營策略寫下產業新頁。2024年,GT輪胎(GT Radial)獲頒ECOVADIA全球供應鏈永續評鑑第一名,是唯一連續2年得到永續認證的輪胎業者,這家擁有72年歷史的企業,其品牌價值高居業界第9,它是如何以永續治理在台灣綻放光芒?

對輪胎業而言,台灣是一個頗具規模的市場。GT輪胎台灣執行長蔡世盛在風傳媒PODCAST《未來商學院》專訪中,就透露一個驚人的數字:台灣人口約2,300萬人,輪胎替換數量每年達到700至800萬條,「這跟人口6,800萬的英國差不多!」。

「台灣輪胎替換數量如此龐大,與台灣獨特的使用環境密不可分。」蔡世盛分析,台灣汽車輪胎使用壽命平均僅2.7至2.8年,遠低於英國的3.7年,背後反映的是本地交通生態:「在台灣,車子一發動,往往行駛不到1分鐘就會遇到紅燈,道路交通密集地走走停停,加上國人駕車多以短程通勤為主,在在加速了輪胎的磨損。」這種特殊的交通環境,堆疊出可觀的市場規模,更促使GT輪胎在台灣設計獨特的經營策略。

 

產品創新與安全守護:重新定義輪胎價值

GT輪胎深知,在競爭激烈的台灣市場,產品品質是站穩腳跟的關鍵。「選擇輪胎時,消費者不應該只考慮價格,」蔡世盛指出,「整台車,唯一與地面接觸的零件就是輪胎,因此它的性能直接關係到行車安全。」

為了協助消費者做出最佳選擇,GT輪胎發展出獨特的「PSI」服務策略:Product(產品)、Service(服務)、Information(資訊)三位一體。「每個輪胎的『花紋』都有其專門用途,與駕駛需求彼此環環相扣,決不是挑便宜的就好」蔡世盛解釋,「住在山區的車主,比較需要能應付爬坡、下坡和頻繁轉彎的輪胎;至於都會通勤用戶,則可能更注重行進間的靜音和穩定。我們的工作是幫助每位車主找到最適合的產品。」

在服務層面,GT輪胎特別強調替換前進行四輪定位的重要。「安裝時若偏離1度,輪胎壽命就會損失7%,油耗增加12%,」蔡世盛強調,「很多消費者事前不做定位,以為這樣比較省錢,殊不知無形的損失其實遠超過你省下來的費用!」

那麼,消費者如何選擇優質輪胎店呢?蔡世盛提供了一個業內人士獨特的觀察角度:「如果一間輪胎店的廁所窗明几淨,連初次上門的女性顧客都敢使用,那我認為,通常這就是一家值得信賴的店。」蔡世盛解釋,願意投資、落實環境整潔的店家,往往也會重視添購專業設備,給消費者符合最佳利益的建議,「這些細節都反映了店家的經營理念。」

以人為本的創新管理:週休三日的超前部署

在台灣企業界,「週休三日」一直是個備受關注但難以實踐的理想,然而,GT輪胎已經率先在業界實現這項創舉。「這不只是一項福利,是我們考量整體服務升級的戰略中,比較關鍵的一環」。蔡世盛強調說:「當每個員工上班時都能呈現最佳狀態,我們的客戶還有終端消費者,才會得到最優質的服務。」 (相關報導: 新光金MSCI ESG評級 躍至AAA最高等級 更多文章

「業務員的績效一定是數字導向,所以一旦這個月他達成業績了,剩下的日子多半就是在打發時間,這是大多數企業的現實情況」。蔡世盛直言,「與其讓員工消耗無謂的時間,不如直接讓他們充分休息,儲存熱情和效率,準備再次發揮。」GT輪胎在每週六、日、一休假3天,而非選在週一,這個安排其實經過縝密規劃,蔡世盛說:「輪胎店從週一到週六營業,而且週末臨近時,客人數量逐漸攀升。週一業務量相對較小,是最理想的休假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