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聽團仔圈」非常有人氣的攝影師小孟,IG有超過1.4萬的人氣,上面也都是她的攝影作品。為了要挑戰自己,期待拍出不同的作品,她決定在2024年初前往日本,開始她的旅日攝影師冒險。從小學習美術,一路唸美術科班出身,到大學美術系的專修是油畫,對於會轉向攝影的原因,她接受《風傳媒》專訪時,有些霸氣地說,「對我來說,攝影可以記錄瞬間的感覺,比起花費大量時間在畫布上更能滿足我。」
這次訪談的地點也別具風格,小孟選在東京荒川區南千住站附近的一間日式喫茶店クロ(黑),該店創立於昭和44年,充滿昭和時期的懷舊氣息,周邊街景也充滿傳統日式風情。談到赴日的原因,小孟表示,自己從大學畢業已有一段時間,對日本文化特別有興趣,隨著自己想要拍攝的題材越來越多,覺得台灣拍的差不多了,剛好在人生階段有個空檔、工作也告一段落,便決定來日本語言學校進修。

美術科班出身 轉向拍照想快速記錄瞬間
小孟回憶起自己從美術轉向攝影的過程。她提到,自己在大學時主修油畫,但逐漸感到畫畫的速度無法滿足她的需求。「畫油畫要花太長時間了,就覺得拍照比較快」,她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能記錄自己和身邊的人。小時候,她會用畫畫記錄,長大後有了相機,便開始為家人、朋友或是各種空間拍照。
她其實是在大學快畢業時才開始接觸相機,「所以我其實沒有拍很久,從大學快畢業到現在,大概也就3年多吧。」這些年裡,她從紀錄日常開始,不斷探索攝影的可能性。
小孟分享了一個聽音樂的例子,她觀察到,日本人常常會在路過時隨意走進演出場地欣賞表演,但在台灣,這樣的習慣並不常見。她認為,如果有機會的話,台灣的音樂人也能到日本發展,她也想為他們紀錄。隨著拍攝經驗的累積,小孟計畫舉辦個人攝影展,目前正在規劃並尋找適合的場地。她曾參加京都攝影節,看到一個區域有超過一百個展覽,讓她認識到展覽地點和空間搭配的重要性。「策展員的角色也很重要,」她說道,現在她正尋找適合的時間和空間,為未來的展覽做準備。
拍攝過程的挑戰 「形象照對自己比較難」
談到拍攝過程中的挑戰,小孟提到,她偏好紀錄類的作品,但有些業主會委託她拍攝形象照等非紀錄類的內容,這對她來說比較困難。她說:「有時會找朋友一起討論,幫我想辦法,這樣能更好地解決問題。」展望未來,小孟希望能繼續留在日本,她認為日本的環境和產業氛圍較台灣更適合發展。不過,她也坦言還需加強語言能力,並期待有一天能促進台灣和日本在音樂及藝術產業上的交流,這會是她理想中的發展方向。
當被問到在年輕一代、「聽團仔圈」中擁有高人氣一事時,小孟坦言:「有時會感覺到大家確實挺關注我的。」然而,她強調這種關注對她來說並沒有實質影響。「有沒有關注並不是關鍵」,她說「主要還是希望能被更多業界的人看見,這樣才有機會被邀請去幫他們做紀錄。」
對小孟而言,能持續在攝影領域成長,並與更多專業人士合作,是她更重視的目標,其他的事情未必對自己有太大的影響。

先提升日文能力 盼拓展拍攝題材
談到近期的目標,小孟表示,除了提升日文語言能力之外,她仍會繼續拍攝,並且希望拓展題材,拍攝更多非表演類的作品。她強調表演的拍攝依然是重心,但也希望能與不同產業的創作者交流,例如設計師和藝術家,以便欣賞不同作品的特色和風格。小孟談及對自己作品的態度時說,她不會特意傳達特定訊息給觀眾,因為每個人對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她更傾向於以自己的想法作為創作基礎。「我的作品就是我的想法,沒有特別想要傳達什麼。」她坦然地說。 (相關報導: 4年花費全由台積電買單!日本留學生專屬「半導體專班」 畢業後直接入社考試 | 更多文章 )
談到未來的發展,小孟坦言,目前還沒有具體的規劃,但若有機會,她希望能繼續在日本發展。她過去的攝影重心放在音樂祭和獨立樂團,並且至今依然有許多合作機會。小孟表示:「其實能幫自己喜歡的人做紀錄,我覺得很榮幸。」她回憶拍攝音樂祭的經驗,稍作思索後補充道:「怎麼說呢?拍照讓我抓瞬間的能力提升很多。」因此,小孟希望未來能以紀錄他人為主,同時期待能和音樂產業、藝文界甚至演員有更多的合作拍攝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