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為台灣人所熟知的「歌舞伎町案內人」李小牧,目前在新宿歌舞伎町經營「湖南菜館」,並積極投身政治運動,也時常關心台灣的民主。過去長期在新宿發展,甚至近期預計在台灣推出新書,同時非常關心台灣民主的他,也一直有關注國際政治經濟議題。目前已經歸化「日本籍」的他提到,對日本人來說,台灣的安危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個公民關心的事。日本與台灣有著密切的歷史聯繫和文化相似性,這讓兩地人民之間有一種自然的共鳴和情感連結。
李小牧是首位在日本參選區議員的華人,他以其多變的人生經歷而廣為人知。早年,他在東京新宿的歌舞伎町從事「案內人」工作,逐步建立知名度,並在此後多次投身日本地方政治。他在2019年參選新宿區議員,雖然未當選,但他表示競選的主要目的是傳達民主和選舉的價值觀,以及提升在日本政治舞台上的知名度。《風傳媒》也曾報導過他的故事提到,一個中國人(現已歸化為日籍),竟能成為縱橫黑白兩道、揚名日本歌舞伎町的皮條客。
最早赴日自費留學 當「案內人」賺生活費
李小牧在1988年從深圳來到日本,以自費留學生的身分,開始他的旅程。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情人旅館負責清掃,然而每小時600日元的工資遠不足以支付學費、房租及養家。為了增加收入,他開始尋找更多的工作機會,之後,他想到,可以做「案內人」這個職業,就是在街頭拉客。李小牧表示,他的服務對象多是來自香港和台灣的遊客,根據客人的需求,他會帶他們前往脫衣舞場、居酒屋、跳舞俱樂部等地,並從中獲取回扣。
李小牧提到,這份工作不僅收入較高,也讓他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最終在歌舞伎町建立起自己的人脈網絡,進一步拓展了他的影響力。與過去不同,現在在新宿路上隨時可以聽到「禁止拉客」的廣播,還有許多穿著制服的人巡邏,因此,李小牧談到現在新宿的案內所情況時提到,他應該是第一個在歌舞伎町做這個工作的。現在有很多案內所、外務員,但這些都是後來才出現的。新宿區在近年來加強了對拉客行為的管控,今天已經很難再進行這類工作或行業了。
李小牧說,現在會管控拉客行為,已經很難再進行這類工作了。(黃信維攝)
新宿滿街林立「無料案內所」 始祖原來就是李小牧
他回憶起自己在80年代末期剛開始做這個工作時,並不知道它是否合法,或是否違規。有一次,他帶了一群中國人去東京鐵塔,當他們進去後,售票窗口的服務員叫住他,並遞給他一個小信封。他一開始以為對方叫錯了他的名字,但打開信封後,發現裡面有1000日元。他意識到這是每位客人的回扣,每人給了200日元。這讓他想到,如果東京鐵塔可以給回扣,那麼在歌舞伎町帶客人進各個場所,應該也可以獲得回扣。
(相關報導:
一個中國人,竟能成為縱橫黑白兩道、揚名日本歌舞伎町的皮條客!皮條王李小牧傳奇的一生
|
更多文章
)
因此,有了這次經驗,李小牧指出,他開始與多家店鋪聯繫,只要帶來客人,店鋪就會給他回扣。他的案內人工作便是這樣開始的。這種模式在90年代初期還可以實行,一直到2015年新宿區才開始禁止在街上拉客。隨後,「無料案內所」逐漸出現,這些場所根據他的書《歌舞伎町案內人》的概念設立了許多分店,有的甚至請他拍照留念,宣稱他是這個行業的鼻祖。
拉客現在違法 李小牧:時代不同、不鼓勵再這樣做
不過,李小牧也說,現在,街頭不僅有日本人,也有其他國家的人從事這類工作,但即使有這些規定,街上還是能見到拉客的現象。雖然拉客行為違反道路交通法,但一般只會被罰款,較少有人因此遭到拘捕,主要是不同時代和環境下,行業會有所變化。他說,自己現在是政治家,當然也不會鼓勵違法的行為。所以,他總結說,時代改變了,現在的環境和他當年不同了,因此他並不會認為今天的留學生要像他當年一樣,從事這樣的工作。
在新宿工作37年、已經出版21本書籍,李小牧近期也即將在台灣推出《歌舞伎町案內人》新書,他談到這本書與過去作品的差異。新書中加入了許多過去無法公開的內容,尤其是他在中國、日本經歷的反思。這次的台灣版本與他之前在中國出版的書有所不同,因為言論審查的原因,中國版曾經歷過刪減。此次,他能夠完整地呈現他對過去數十年的反思,特別是關於他在中國的經歷以及在歌舞伎町的生活。
將在台灣推新書 重述「案內人」的傳奇一生
李小牧在去年2月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但他提到YouTube內容受到時間限制,無法深入分享全部故事。相較之下,書本沒有這些限制,讓他有更多空間講述過去在中國和日本的見聞。他特別強調,這本書將更加深入地描述他在日本成為政治人物之後的經歷和挑戰,並且會包括他在不同文化中的轉變過程。他希望這本書能夠帶給台灣讀者更深刻的了解,並計劃繼續寫下去,可能推出第二集、第三集。
李小牧透露,新書將在11月底推出,但也可能延後到明年2月份的台灣書展發行,具體時間取決於出版社的安排。第一本書主要聚焦於他的成長歷程,後續書籍則可能探討他對中日台三地的觀察,包括政治與普世價值的思考。目前,書稿的大體部分已經完成,李小牧期望這本書能夠在內容上更完美,以回應讀者的期待。
「案內人」轉身政治家 李小牧參選新宿區議員屢敗屢戰
談到對於政治的參與,李小牧最早的一次參選,是在2015年時,當時受日本民主黨黨首海江田万里的邀請,參選新宿區議員。他在2月4日取得日本國籍後,距離4月16日的投票日僅剩兩個多月,準備時間非常有限。他需要迅速完成拍攝宣傳照片、張貼海報和街頭演講等工作,但真正拉票的時間只有不到一個月。最終他獲得了1018票。他認為這次落選是因為準備時間短、經驗不足以及知名度不高。
2019年,他再次參選,這次是以無黨派身分參加。當時的中日關係非常緊張,日本社會中存在不少對中國的負面情緒,甚至將他與中國共產黨聯繫在一起,讓他的競選遭遇重重困難。缺乏黨派和組織支持的情況下,他在街頭以及網路上都受到不少右翼的攻擊。儘管如此,他依然堅持競選,並獲得了1036票。2023年,他再度投入選舉,第三次是以獨立候選人身分參選新宿區議員,但最終以820票落選。
(相關報導:
一個中國人,竟能成為縱橫黑白兩道、揚名日本歌舞伎町的皮條客!皮條王李小牧傳奇的一生
|
更多文章
)
站在首都街講意義非凡 「遇到任何困難都會堅持」
雖然如此,李小牧提到,他非常享受在東京都新宿車站這樣的重要街頭演講的經驗。對他而言,站在東京這座首都的大街上演講,如同站在北京長安街一樣,具有非凡的象徵意義。他提到,作為一名華人背景的日本政治人物,能夠在新宿街頭發聲是一種難得的經歷,讓他感到驕傲和滿足,目前計劃在2025年7月的新宿區議員選舉中再度參選。他希望能藉此機會繼續推動他在日本政壇所關心的議題,並強調無論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會堅持下去,因為這是他作為政治人物的使命。
李小牧笑說,「只有別人可以做我的幕僚,我沒辦法做別人的幕僚」;談到他的角色發生了轉變。過去三次他都是以個人身分參選,如今則協助日本維新會的音喜多駿進行競選宣傳。音喜多駿是維新會的「第三把手」,在李小牧去年選舉落選後,親自來到他的餐館,邀請他加入維新會,並提議下次選舉時以黨派名義參選,他現在全力支持音喜多駿的競選工作,希望在自己未來的選舉中也能得到支援。
熟識新宿各方人事物 選舉時能貼出千張合規定海報
他回顧道,過去三次參選中,只有第一次有黨派支持,後兩次都以無黨派身分參選,這讓他在資金、後援會以及組織支持方面遇到很大的挑戰。此次協助音喜多駿,李小牧主要負責張貼海報。他提到,由於他在新宿經營了37年,與當地餐館和店家的關係深厚,使他能夠成功取得同意,張貼大量海報。他補充說,去年競選時,他在整個新宿區的範圍內,總共張貼了超過1000張海報,都符合相關規定,這是其他候選人難以達到的數量。
李小牧分析,憑藉這些資源,這是很重要的「選舉陸戰」指標,他能在幫助音喜多駿的同時,也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影響力。他目前參與新宿車站的宣傳活動,並幫助音喜多駿在主要街道和十字路口張貼海報。他表示,這種合作關係是互惠互利的,並期待音喜多駿和維新會在他未來的選舉中能給予他支持。
關注台灣民主發展 李小牧認值得研究
對於怎麼看台灣的狀況、民主的相關發展等問題,同時,2024年總統大選時,其實他就有來台觀選。李小牧提到,由於自己在日本參加過三次選舉,深刻體會到民主國家中的言論自由、出版自由以及選舉的自由,因此他對民主制度充滿興趣。他觀察到,在中文語系的社會中,台灣是少數擁有自由選舉和投票權利的地區,這讓他特別想要推廣華人社會中的民主價值。他指出,台灣在這方面與日本相比,是值得研究的案例。
李小牧解釋說,因為他母語是中文,讓他在台灣進行民主推廣時能更容易被當地人接受。今年初他到台灣觀察選舉,並透過社群平台(例如YouTube和X)開設「民主講堂」,與大家對話、討論台灣的時事。他強調,台灣是華語世界中少數具備自由選舉的地區,因此他希望透過自身經驗,將台灣的民主和普世價值介紹給更多人。在台灣期間,他採訪了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等四個主要政黨的候選人。
李小牧提到,儘管他在內心對某些政治理念可能有所偏向,但他在公開場合中將保持中立,忠實地呈現受訪者的言論,以讓觀眾自行評價台灣的民主制度。他認為,分享這些經歷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台灣的民主體制,進而思考普世價值的意涵。
再談王志安爭議 李小牧:對他的談話不滿
李小牧進一步解釋,之前王志安曾到過他的餐館,兩人表面上保持友好關係,但這次事件後,李小牧對於王志安對台灣民主的評價感到不滿。他指出,儘管可以保持表面上的朋友關係,但他選擇公開接受媒體採訪,向多家媒體包括美國的《自由亞洲電台》和《大紀元》表達了對王志安言行的質疑和批評。李小牧說明,他對台灣民主制度的認同與王志安的立場不同,這使他決定公開回應並發表意見。
李小牧回顧了他對王志安的批評。王志安在台灣選舉觀察期間發表不當言論,貶低台灣的選舉制度,稱其不如中國的地方選舉,並對身障人士進行嘲諷。李小牧認為,王志安的言行顯示他並非真正關心民主,而是意在吸引更多不瞭解台灣的中國觀眾,從而獲取流量。他認為這種做法缺乏對民主制度的基本尊重,因此他選擇公開批評王志安,認為這是他的責任。
關注台灣區域安全 李小牧:對日本至關重要
隨後,李小牧談到了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他指出,中國最近進行了為期13小時的「聯合利劍」軍演,環繞台灣進行封鎖,這不禁讓人回想起2022年的圍台軍演。他表示,這次的威脅與台灣領導人賴清德重申台灣主權有關,強調台灣並不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李小牧表示,作為日本公民,他非常關注台灣的安全,因為台灣的穩定對日本至關重要。
李小牧指出,他在2024年一月訪台期間,他曾與日本駐台代表片山和之會面,討論「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議題。片山表示,對於這樣的事態,日本的部分,對此事態的準備恐怕仍不充分,但日本已開始積極準備,包括加強民間機場和港口的軍事用途。李小牧提到,日本的防務預算已經投入到這些基礎建設中,以增強應對潛在危機的能力。
「反對中國對台軍事脅迫」
他強調,作為一名日本的政治人物,反對中共對台灣的軍事脅迫。他認為台灣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威脅,日本應該全力支持台灣,以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李小牧指出,日本與台灣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果台灣受威脅,日本同樣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支持台灣符合日本的國家利益。
李小牧談到,儘管自己並不從事人力仲介工作,但他認為日本的生活方式非常適合台灣人。兩地不僅在飲食習慣上相似,例如都吃大米,也有著相似的文化,特別是在溫泉文化和一些生活細節上,讓他感覺台灣有許多文化、生活方式與日本相近。他還提到,台灣與日本之間的友好關係深厚,特別是在肺炎疫情期間,東京天空樹上「日台友好」的標語讓他感動不已,這也是兩國之間非常友好的證明。
台灣對日有高度親和力 李小牧:台日的安危不僅是政府的事
最後,他還強調,日本社會對台灣的重視,不僅僅是政府層面的事情,更是普通日本民眾心中的共識。李小牧提到,日本媒體經常報導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動作,這些訊息讓日本民眾感到擔憂。因此,對日本人來說,台灣的安危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每個公民的關心。日本與台灣有著密切的歷史聯繫和文化相似性,這讓兩地人民之間有一種自然的共鳴和情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