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對台「聯合利劍-2024B」軍演,在眾人引領期盼也好,還是千呼萬喚也罷,終於10月14日清晨撲面而來,惟13小時的快閃軍演,引發各界不同解讀。
評論多認為「聯合利劍-2024B」係針對賴清德總統10月5日出席113年國慶國會致詞時抛出「祖國論」,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論調。事實上,上述論述主張係以我方思維邏輯去解讀中共的反應與反制。若從中共的思維邏輯分析,中共在賴清德總統擔任行政院長時表示:「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及總統大選期間發言,中共早對賴清德總統定性定調為「台獨工作者」,及「敵我矛盾闗係,非人民內部矛盾」。因此,中共對賴清德總統早已不是「聽其言、觀其行」,已邁入「觀其行、隨時打」。
換言之,中共對賴清德總統在意的是做什麼?9月26日,賴清德總統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首次會議,國安會副秘書長徐斯儉在會中簡報指出,未來預計培訓40萬可恃民力。賴總統說,全社會防衛韌性目標之一就是「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由此分析顯示,中共發動「聯合利劍-2024B」軍演可能是針對建立「40萬民力」,而不是針對「祖國論」。
海軍司令唐華上將接受英國雜誌「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訪時指出,共軍正使用「蟒蛇戰略(anaconda strategy)壓縮台灣。「蟒蛇計劃(Union Blockade)、又稱:聯邦封鎖」,緣自1861年至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期間,北方聯邦從海上對南方聯邦實施的經濟貿易封鎖。因此,「蟒蛇戰略」等於長期封鎖。事實上,中共現對台不僅進行軍事施壓,同時在經濟、外交、貿易等各領域步步進逼。
依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世界上超過五分之一的海運貿易都要通過台灣海峽,中共封鎖或軍事行動導致台灣海峽交通中斷可能會對全球貨物流動。中共深知封鎖台灣,除對台灣造成傷害外,中共亦將遭受影響,世界貿易亦將遭受嚴重打擊。因此,中共對外堅稱「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對無害通過不干涉。因此,中共在台灣周邊的軍事存在與施壓,並不是「蟒蛇戰略」,再者蟒蛇對獵物進行纒繞,目的在將獵物絞殺後吞食。換言之,蟒蛇纒繞會愈捲愈緊,不會放鬆纒繞動作。
觀察共軍在台灣周邊的軍事作為,並不似蟒蛇纒繞不放,而是有鬆有緊,所以「蟒蛇戰略」並不適用於台灣,中共對台的作為時鬆時緊,應稱為「綑索戰略」。同時,共軍在台海亦不會採取「全面封鎖」作為,研判應是在距台島南、北兩端、花蓮港、蘇澳港,24海浬外海域,針對駛往台灣船隻進行登檢,對運載武器裝備、彈藥的船隻進行驅離或扣押。換言之,採取「隔離」作為,可對台施壓,同時亦不會引起各國反彈與聲援。
(相關報導:
張光球觀點:藍軍應在蟒蛇鎖台時展現固台本事
|
更多文章
)
北京「藍德科技訊息科技公司」於「聯合利劍-2024B」軍演結束後,將國軍反艦飛彈機動車組展開與部署位置的座標,全部上網公開。其訊息來源可能依據媒體等開源情報,也許來自中共的監偵系統提供。假定中共在空無人機、在軌衛星、電偵設施,會針對國軍各營區與武器載台進行持續監偵。因此,共軍極可能利用各次軍演觀察國軍反應作為外,也在記錄國軍重要載台機動路線、可能部署位署。
2024年10月24日,國防部長顧立雄出席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到,國軍現在在戰力保存階段著重訊管理,相關偽裝、隱匿、訊號,可能暴露作為都要再加強。國軍為提高裝備與載台戰時存活率,逐步籌建機動式的武器載台,從媒體刊登飛彈車組照片顯示,車組外觀未做任何改變,車輛顏色就是標準的海軍「灰」。再再顯示,國軍的偽裝欺敵作為,除拉偽裝網外,如何規避空偵、衛星偵察﹖如何與陣地環境相結合,機動過程是否保持電信靜默,及有無防電磁外洩作為等,仍有待迎頭趕上。
「聯合利劍-2024B」軍演前,國防部掌握「遼寧號航空母艦」進入西太平洋海域,及海警船異常活動,因而準確研判共軍即將舉行「聯合利劍-2024B」,演習開始後總統府釋出賴總統主持國家安全會議的照片。共軍極可能藉共機、艦機動階段與演習期間,蒐集與分析國軍的聯合情監偵能力、部隊機動路線,部署與展開、反制時間、因應作為與戰術戰法,政府高層的決策與指揮模式,友盟國家的反應、聲援與支援作為。
「聯合利劍-2024B」軍演期間,根據國防部發布共軍進入台海周邊空域活動,偵獲共機153架,其中逾越海峽中線進入西部、西南與東部空域111架,17艘共艦出海(14艘進入應變區),17艘中共海警船(5艘在外島活動,12艘海警船進入應變區)。
首先,海軍艦艇參演數量與過往3次軍演概同,且常態維持8艘共艦在台島周邊,遼寧號航空母艦戰鬥群首次參與圍台軍演,惟仍以執行「防禦強敵軍事干預」為主。
其次,參演的共機153架次是史上最多,參演的主、輔戰機均由二線機場起飛,直接飛到台灣預定空域,然後再飛返原機場或是備用機場;主戰機採「滿油量全掛載」,及同批次「降落後再整補升空」等方式進行實戰,並模擬對我港口及軍事設施進行多波次打擊,顯示共軍空軍藉機演練奪取制空權意圖。
再者,海警船首次大規模參加圍台軍演,亦是「聯合利劍-2024B」的軍演重點,主要藉海警船突顯主權與執法權,各海警船編隊按預案在台灣周邊海域巡駛,演習科目應是針對目標船舶如何登船、臨檢、扣押等進行演練。換言之,海警船就是在演練「隔離」作為的全流程,及與海軍艦艇間如何相互支援模式。
觀察共軍4次圍台軍演,均在台灣周邊與外離島海域畫設演習區,共軍企圖誤導國人演習區就是未來突擊上陸海域與陸域。事實上,共軍用兵首重「情況判斷結論(包括敵情判斷、我情判斷、地形判斷、氣象判斷、社會情況、結論)」分析,攻台作戰突擊上陸時,共軍指揮官會依據國軍部署的防禦兵力、火力,作戰地區的灘岸地形、天氣、天候、海象、海浪、漲退潮、附近有無機場、港口等,再結合可用兵力、火力,決定於何處突擊上陸。那裡是主攻、那裡是助攻、何處是佯動?是否採集中兵力單點突穿,還是多點同時登陸,運用傳統登陸方式,還是採用多層雙超登陸模式,均取決於攻台時指揮官決定,國軍與國人千萬不要被圍台軍演所誤導。
共軍勞師動眾舉行「聯合利劍-2024B」13小時快閃式軍演,究其目的應是演習科目已按表操演完畢,判此次軍演重點在演練空軍、遼寧號航母戰鬥群參與圍軍演,及海警船、執法公務船於各編隊預定海域進行演練,也就是進行全流程實兵實彈的演練。2022年8月2日,共軍首次於台島周邊舉行「對台聯合軍事行動」後,共軍海軍常態部署4艘軍艦在台島周邊,及空軍利用「戰備警巡」不斷越過海峽中線,惟自2024年元月迄今,共艦常態部署在台島周邊數量不斷增加,至今已增至8艘,顯示共軍藉常態部署增加兵力存在企圖,同時共軍利用戰備警巡及軍演,一次又一次的將攻台預案進行演練。
因此,共軍可能對台進行「奇襲」,或是由演習轉為攻台作戰的可能性與風險指數正在上升中,國安單位與國防部,宜針對共軍在台島周邊海空域活動,建立態樣觀察外,同時要建構「預警機制」及「危機處理」。
(相關報導:
張光球觀點:藍軍應在蟒蛇鎖台時展現固台本事
|
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