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兩週,儘管川普尚未明言內閣名單,但外界已經開始猜測哪些人可能會出任要職。美媒「POLITICO」19日列出川普2.0的潛在內閣成員,可以看出在第二任期中,為了避免重演川普1.0的人事不穩定等問題,「忠誠度」將是最重要的考量依據。以下是「把蛇趕出白宮」(小川普與范斯執行的「川普2.0黑名單」計畫)後,可能在川普新政府任職的熱門人選:
國務卿
國務卿不僅主管美國外交事務,更是內閣部長首席。川普與他第一任的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關係冷淡,上任不到2年就遭川普開除,但其繼任者龐畢歐(Mike Pompeo)是川普最信賴的高級官員之一,並且被認為可望在川普2.0中再度出任要職。
「POLITICO」列出5位可能的國務卿人選,儘管這些人在外交和國防領域有不同的背景和經驗,但共通點在於他們都大力支持川普的「美國優先」理念,尤其在對中國問題也都採取強硬態度。
格瑞尼爾(Richard Grenell)
*川普的親密盟友,與其政策理念高度一致。*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駐德大使(2018-2020年)和國家情報代理總監(2020年)。
前駐德國大使格瑞尼爾是「MAGA運動」的支持者和倡議者,以直率且犀利尖銳的言詞著稱。在德國任職期間,格瑞尼爾因干預當地內政而引發不少風波,例如他曾猛烈抨擊德國的邊境開放政策、批評德國吝於軍事開銷以及德國對伊朗及華為的立場。2020年,格瑞尼爾獲川普任命為代理國家情報總監(DNI),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公開同性戀身份的內閣成員。
「POLITICO」指出,格瑞尼爾已經在川普的外交政策圈中立足,許多共和黨專家認為,若川普再次當選,這位具爭議性的政治人物有很大機率被任命為國務卿或國家安全顧問。
目前,格瑞尼爾擔任非營利組織「保護美國倡議」(Protecting America Initiative)的高級顧問,該組織專注於對抗中國政府的影響力。
海格提(Bill Hagerty)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駐日大使(2017-2019年)。*2020年當選田納西州參議員,在國會中支持川普的外交政策。
田納西州參議員海格提是川普2016年勝選後,轉向「MAGA運動」的建制派共和黨人之一。海格提曾在前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中任職;2016年川普與小布希胞弟傑布・布希(Jeb Bush)角逐共和黨黨內提名時,海格提支持後者。
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國家安全顧問(2019-2021年)、美國總統人質事務特使(2018-2019年)。
歐布萊恩是川普過去4位國家安全顧問中,唯一一位沒有與川普公開決裂的人。歐布萊恩在2018 年至2019 年間擔任川普的人質事務特使,赴瑞典營救因涉攻擊刑案遭起訴的美國饒舌歌手A$AP Rocky;「POLITICO」指出,川普曾威脅要就此事對瑞典發動貿易戰。
歐布萊恩在共和黨內被視為北約(NATO)和烏克蘭的支持者,如果成為國務卿,他將受到布魯塞爾和基輔的歡迎。
魯比歐(Marco Rubio)
*和川普副手范斯(JD Vance)一樣,曾是川普的反對者,後轉為支持。*2011年起擔任佛羅里達州參議員。
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歐曾是「川黑」,後來改挺川普。他在許多外交政策問題上持強硬立場,特別是對古巴及伊朗的態度。他也與民主黨人合作擬定法案,使川普更難退出北約。在烏克蘭議題上,魯比歐沒有完全偏離川普主張烏克蘭必須與俄羅斯談判,以結束戰爭的立場。「POLITICO」指出,魯比歐很有機會在參議院贏得足夠的民主黨支持而出任國務卿。
瓦爾茲(Mike Waltz)
*2019年起擔任佛羅里達州眾議員。*國防與外交政策立場強硬,與川普相似;雖未擔任過川普內閣成員,但作為國會議員,經常公開支持川普的政策。
瓦爾茲是美國陸軍退伍軍人、前「綠扁帽」(美國陸軍特種部隊)成員,也是國會中最強硬的對中鷹派之一。他支持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同時也呼籲加強對美國納稅人資金的監管,確保這些資金在烏克蘭的戰爭努力中得到適當使用。
瓦爾茲在共和黨內被視為最有可能在川普2.0中擔任與國家安全相關高級職位的人選,包括像是國務卿、國防部長或高級情報機構的職位。
財政部長
「經濟」是今年選民最關心的議題之ㄧ,而川普挑選的財政部長將決定他的政治遺產。在混亂的川普1.0中,時任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 Mnuchin)是最穩定的內閣成員之一。梅努欽在今年3月時向「全球廣播商業新聞電視台 」(CNBC)表示,如果川普找他出任內閣,他會考慮回歸。
無論誰當選,下一任財政部長將面臨一系列關鍵的挑戰,包括可能的債務危機和對2017年共和黨稅法到期的談判。川普對財政部長的選擇及其他經濟要職也受到密切關注,以判斷他是否會實施競選期間所提出的民粹主義政策,例如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課徵10%到20%的全面性關稅。
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
*2024川普白宮過渡團隊聯席主席。*費茲傑羅證券公司(Cantor Fitzgerald)執行長。
盧特尼克是美國投資公司費茲傑羅證券公司(Cantor Fitzgerald)執行長,他被川普親自選中,與前小型企業署署長麥馬洪(Linda McMahon)共同負責帶領白宮過渡團隊。盧特尼克與川普關係密切,曾在川普監製的真人秀節目《誰是接班人》(The Apprentice)中出現過。盧特尼克已經捐贈超過1000萬美元支持川普的競選競選,並為整個競選活動籌集了超過 7500 萬美元。
(相關報導:
美國大選》「兩個候選人我都不喜歡!」決戰搖擺州內華達,賀錦麗與川普選情緊繃
|
更多文章
)
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貿易代表(2017-2021年)。*現任川普陣營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FPI)美國貿易中心主席。
萊特海澤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擔任美國貿易代表,重新塑造了美國的貿易政策方向,強調保護主義並重新談判關鍵的經貿協議,包括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墨加協議(USMCA)。
萊特海澤與川普關係密切,被視為最有機會在川普2.0中擔任最高經濟職位的人選,尤其在川普誓言要加大課徵進口商品關稅的情況下。
柯德洛(Larry Kudlow)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NEC)會長(2018-2021年)、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及川普的經濟政策助理。*現任川普陣營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FPI)副董事會主席、「美國繁榮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sperity)主席。*「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FPI)副董事會主席柯德洛長期擔任財經節目主持人;在川普1.0時,曾擔任國家經濟委員會會長,負責制定國內及全球經濟政策議程。
鮑爾森(John Paulson)
*知名避險基金Paulson & Co.的創辦人。*自2016 年以來一直支持川普。《彭博》今年稍早報導稱,川普曾在私下談話中提到鮑爾森可能會擔任川普2.0的財政部長。
克雷頓(Walter Clayton)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證券管理委員會(SEC)主席(2017-2020年)。*紐約蘇利文克倫威爾(Sullivan & Cromwell)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專門為客戶提供公開和私下併購及籌募資本建議。
海格提(Bill Hagerty)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駐日大使(2017-2019年)。*2020年當選田納西州參議員,在國會中支持川普的外交政策。
和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一樣,海格提是川普政府中少數仍與他關係密切的人物之一,並且同時擁有兩黨的尊重。在川普任內,作為駐日大使的海格提成功促成了與東京的貿易協議更新,並為川普的對外政策聲明進行修飾,以鞏固美國與日本的關係。
除了財政部長與國務卿外,海格提也有望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以及商務部中出任要職。
商務部長
美國商務部涵蓋了各種職能機構,包括商業發展、經濟制裁、關稅和人口普查等。雖然這通常是一個相對低調的政府部門,但在川普1.0時,商務部地位被提升,成為實施新貿易政策的重要工具。
在美國商務部工業暨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的領導下,商務部在制定針對外國的經濟制裁和貿易限制方面發揮了關鍵影響。商務部長的職責是促進美國在國際上的貿易利益,這是川普「美國優先」經濟政策的核心之一。在川普第一任期中,商務部推動徵收鋼鐵和鋁製品的關稅,對美國的盟友和對手都造成打擊。
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貿易代表(2017-2021年)。*現任川普陣營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FPI)美國貿易中心主席。
萊特海澤在川普第一任期內擔任美國貿易代表,重新塑造了美國的貿易政策方向,強調保護主義並重新談判關鍵的經貿協議,包括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墨加協議(USMCA)。
萊特海澤與川普關係密切,被視為最有機會在川普2.0中擔任最高經濟職位的人選,尤其在川普誓言要加大課徵進口商品關稅的情況下。與他關係密切的人士表示,萊特海澤更希望擔任財政部長。
麥馬洪(Linda McMahon)
*2024川普白宮過渡團隊聯席主席。*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小型企業署(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署長(2017-2019年)。*領導親川普的政治團體「美國優先行動」(America First Action)、現任川普陣營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FPI)董事會主席。*世界摔角娛樂公司(WWE)前執行長。
麥馬洪曾擔任川普的小型企業署(SBA)署長。 2019 年卸任後,她轉而領導親川普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PAC)「美國優先行動」(America First Action)。
麥馬洪和她的丈夫文斯・麥馬洪(Vince McMahon)是將世界摔角娛樂公司(WWE)從一家小企業,成功打造為市值數十億美元的娛樂巨頭。麥馬洪曾在2010年和2012年代表共和黨參選康乃狄克州參議員,但皆落敗。
海格提(Bill Hagerty)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駐日大使(2017-2019年)。*2020年當選田納西州參議員,在國會中支持川普的外交政策。
和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一樣,海格提是川普政府中少數仍與他關係密切的人物之一,並且同時擁有兩黨的尊重。在川普任內,作為駐日大使的海格提成功促成了與東京的貿易協議更新,並為川普的對外政策聲明進行修飾,以鞏固美國與日本的關係。
貿易代表署署長
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將本來較為低調的美國貿易代表署,搖身一變成為推動「美國優先」經濟和外交政策的關鍵角色;預計在他的第二個任期內只會變得更加激進。
擁有超過60年歷史的貿易代表署,目前大約有200名員工,曾在制定自由貿易協議(FTA),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和建立世界貿易組織(WTO)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在川普上任後,就轉向促成以「美國優先」為中心的新貿易協議。
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的指導下,川普提出要大幅提高關稅、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高達20%的關稅,對中國的關稅則可能更高。儘管外界擔心這些計劃會引發通貨膨脹並影響消費者,但川普則不以為然,認為許多措施可以在不需要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實施。
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貿易代表(2017-2021年)。*現任川普陣營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FPI)美國貿易中心主席。
萊特海澤與川普關係密切,被視為最有機會在川普2.0中擔任最高經濟職位的人選,尤其在川普誓言要加大課徵進口商品關稅的情況下。
海格提(Bill Hagerty)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駐日大使(2017-2019年)。*2020年當選田納西州參議員,在國會中支持川普的外交政策。
和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一樣,海格提是川普政府中少數仍與他關係密切的人物之一,並且同時擁有兩黨的尊重。在川普任內,作為駐日大使的海格提成功促成了與東京的貿易協議更新,並為川普的對外政策聲明進行修飾,以鞏固美國與日本的關係。
葛里爾(Jamieson Greer)
*美國前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的幕僚長(2017-2020年)。*King&Spalding律師事務所國際貿易團隊合夥人(2022年起)。
「POLITICO」指出,如果葛里爾的前老闆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調任其他職位,那麼葛里爾將是出任貿易代表署署長的安全人選,延續先前的關稅政策和強硬的貿易談判風格。
自2020年卸任以來,葛里爾一直擔任外國政要在華盛頓的聯絡人,尋求有關川普第二任期對貿易意味著什麼的見解,提供有關川普2.0對貿易政策可能會有何影響的見解。
國土安全部部長
移民問題一直是川普競選活動的核心,這尤其與國土安全部(DHS)息息相關。在擔任總統時,川普經常向國土安全部官員施壓,要求他們提供有關驅逐出境和非法越境的統計數據。雖然國土安全部負責的範圍更廣泛,還包括網路安全、反恐、國內極端主義及災難應對,但移民問題在政治上對川普來說更具影響力。根據「POLITICO」,搖擺州的選民普遍認為,川普比其他候選人更有可能改善移民制度。
如果川普再度入主白宮,新的國土安全部長將握有巨大的權責,並需要頻繁向總統彙報工作情況。他們將在川普的監督下推行嚴厲的移民政策,例如大幅增加遣返人數、加強邊境巡邏隊的招募及擴大移民拘留措施。
摩根(Mark Morgan)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代理局長(2019-2021年)。*美國邊境巡邏隊(Border Patrol)局長(2016-2017年)。*保守派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訪問學者。
摩根在川普政府末期時擔任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代理局長,因為支持川普對美墨邊境的強硬立場而贏得了他的信任。摩根有豐富的移民及執法經驗,包括在聯邦調查局(FBI)的工作多年。2016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任命他為邊境巡邏隊的負責人,但川普上台後就將其解職。川普後來重新任命他為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及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的代理局長。
(相關報導:
美國大選》「兩個候選人我都不喜歡!」決戰搖擺州內華達,賀錦麗與川普選情緊繃
|
更多文章
)
霍曼(Thomas Homan)
*保守派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訪問學者。*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代理局長(2017-2018年)。
霍曼在歐巴馬和川普政府都曾擔任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的高級職位。在川普執政期間,霍曼支持川普的「零容忍移民政策」(family separation policy),將偷渡到美國的非法移民與其子女強制分離;霍曼認為該政策可以阻止人們帶著孩子非法進入美國。
自從川普卸任後,霍曼加入了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霍曼和摩根共同反對兩黨移民協議,該協議被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用來作為拜登政府在邊境安全上,有意與共和黨合作的證據。
沃爾夫(Chad Wolf)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2019-2021年)。*現任川普陣營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FPI)的執行董事、策略長以及國土安全與移民中心的主任。*曾擔任保守派智庫「美國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訪問學者。
沃爾夫曾在川普任期結束前擔任國土安全部代理部長,並在任內成功應對了多項國內外的安全挑戰,包括新冠疫情、國會山莊騷亂、邊境和移民危機、自然災害,以及全球航空安全威脅等。自川普卸任以來,沃爾夫仍一直為他的政策辯護,並批評拜登的移民政策。
能源部長
川普的能源部長將幫助他實現「開鑽吧,寶貝!開鑽!」(Drill, baby, drill)的承諾,增加化石燃料生產。機構的核心職責包括維護國家的核武器庫、監管日常電器、管理17個國家實驗室以及清理冷戰時期的放射性廢物。然而,在過去15年中,能源部為了促進向再生能源轉型,也成為了發放數十億美元補助金和貸款的主要機構,而經常成為共和黨的攻擊目標。
柏根(Doug Burgum)
*現任北達科他州(North Dakota)州長。
「POLITICO」指出,在今年早些時候,柏根被視為最有可能擔任川普副手或內政部長的人選,因為能源州州長的身份使他在競爭這些職位上佔有優勢。
北達科他州是美國第三大產油州,其中有超過 400 萬英畝的土地在聯邦管制下。柏根對韓姆(Harold Hamm)讚譽有加,韓姆是美國石油企業大陸資源公司(Continental Resources)執行長,同時也是川普的非正式能源顧問。
柏恩哈德(David Bernhardt)
*在川普第一任期中擔任美國內政部長(2019-2021年)。*現任川普陣營智庫「美國優先政策研究所」(AFPI)的「美國自由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Freedom)主任。
根據「POLITICO」,川普的第二任內政部長柏恩哈德有興趣加入川普2.0政府,但他的去向尚不清楚;熟悉他想法的人士表示,伯柏恩哈德更有意願出任白宮管理及預算局(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職務。
其他看點
卡森(Ben Carson)曾在川普第一任期內負責住房與城市發展部,過去四年來與川普保持密切聯絡,現在有可能再次出任內閣職位。曾擔任美國環保署署長的惠勒(Andrew Wheeler)也有可能重返該職位或擔任其他內閣要職。
前民主黨眾議員加巴德(Tulsi Gabbard)在公開支持川普後也表示有意擔任國務卿和國防部長等安全相關職位,而她目前加入了川普的白宮過渡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