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物藝術市場多項消息廣受矚目,包括國際拍賣公司蘇富比2024年上半年拍賣銷售額下滑25%、業界評價不錯的北京誠軒拍賣公司停業等等..中國大陸經濟下行自然是重要原因,台灣市場很難不受影響。
無懼這樣的氛圍,國內唯一的大型古董展—「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即將開展,集結了海內外25家重量級古董商參展,藝博會大會主席、中華文物學會理事長張富荃,更以他在業界30多年的口碑,得到多位大收藏家支持、拿出原本不輕易示人的珍藏,共襄盛舉。張富荃說,景氣變動不會影響他做對的事,重要的是如何開創一個新的局面,吸引各方文物藝術愛好者!

舉辦文物藝術博覽會 創造全新交流平台
傳統文物古董店給人的印象就是舊舊的、古董擺滿一屋子有些還佈滿灰塵,不熟的人不會甚至不敢進去,總覺這行很難懂水很深。「環境變化很大,和收藏家溝通也必須有新的思維。」張富荃說,不只是古董店,就以國際大拍公司蘇富比和佳士得為例,他們除了每年固定的春拍和秋拍外,這些年又斥資成立總部、大型展覽空間,拉長拍賣預展的期程,也進行常態性的展售,提供一條龍式的服務。
「國際大拍公司不論是現展現售、現展現拍或是現展後拍,都說明『展』的重要性。」張富荃認為,文物藝術同業不能再像過去各自為政、只靠個人和收藏家之間的連結來行銷了,必須透過「event」來活絡市場,這就是他辦博覽會的起心動念;展售會中融入博物館策展的概念,讓更多有興趣的買家在愉悅、沒有負擔的心情下來看展,實際觸摸、購藏自己喜歡的藝術品並和其他收藏家面對面交流,張富荃稱之為「體驗式經濟」,線上展售是無法取代的。

開闢「龍騰盛世」精品特區 大藏家的珍寶開眼界
今年是「台北文華藝術博覽會」第二屆,共有來自台灣本地和香港、日本、英國等25家古董商參展,和海外類似展覽相較規模不算大,走得是「小而美」的路線。由於行業特性,聯合同業一起來促成一項展覽,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去年在疫情剛開放時舉辦,很多同行還在觀望,結果展售效果超出預期,也為今年的博覽會奠下了基礎。

張富荃透露這次展會的亮點包括:因應龍年而開闢「龍騰盛世」精品特區,展出海內外重量級大收藏家共10 件難得一見的珍藏,例如清乾隆〈白玉雕『穿蓮趕珠遊龍』紋雙龍耳活環抱月瓶〉,用料大方、題材考究,以整塊玉精雕而成,正反各刻一條霸氣的五爪龍,身軀蜿蜒,纏著一顆「火珠」….僅僅聽他描述就已成功引起我強烈的看展欲了,更別說還有其他大藏家平常不輕易示人的珍寶!可惜這區的精品只展不售、無法上手觸摸。
文物藝術品公開展售 表現對展品的信心
和張富荃交流策展經驗,深知其中細節非常多,尤其古董文物還有真偽的問題。他說在籌備展會的前期,已先行和參展商溝通篩選,畢竟在這領域30多年了,對同業的狀況都有一定的熟悉度,古董商敢將自家的物件公開展售,必須先對展售品有十足信心才能面對來自各方的批評指教,而經過公開市場的檢驗,古董藝術品的價格將會更為透明、堅挺。 (相關報導: 安於異地,樂住此間:《逍遙行稿—逆風翱翔》選摘(1) | 更多文章 )

來自英國的「RASTI FINE ART」精於玉器,張富荃創辦的「居意古美術」推出明代早期的〈剔紅錦荔枝雕花大方盤〉、明末清初〈銅麒麟擺件〉,麒麟是中國瑞獸,取祈福安佑寓意。「味餘書室」的〈龍泉窯青釉塑龍紋蓋罐〉,釉質瑩潤豐厚、色澤清麗,具有南宋龍泉窯黃金時期的特徵。「集友古玩」的明代〈竹林七賢筆筒〉是中大型深刻竹雕器物,清楚刻劃玄學中七人在竹林中互動的場景。「朱的寶飾」曾和台北故宮合作超過10年,在海內外知名度不弱,她們推出〈點翠后冠頭飾〉,用多支老點翠髮簪,配上粉紅寶、珍珠,重新設計成時尚頭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