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壟斷數據霸權形成4大風險!勞動糾紛恐加劇楊書成:公平會應審慎處理

高雄大學資管系主任楊書成教授指出,Uber的壟斷可能進一步削弱市場競爭,並加劇外送員的勞動困境,會形成四大風險。(圖/高雄大學提供)

隨著數位經濟與平台經濟的迅速發展,Uber憑藉其叫車與外送服務成為台灣市場的領導者。然而,Uber持續擴大版圖的同時,也伴隨著勞動權益問題,尤其在與Foodpanda併購案的進展下,數據控制霸權的潛在危機逐漸浮現。高雄大學資管系系主任楊書成教授指出,Uber的壟斷可能進一步削弱市場競爭,並加劇外送員的勞動困境,會形成四大風險。

楊書成指出,Uber Eats在報酬制度上頻繁進行片面調整,外送員的報酬不僅受到壓縮,還需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單數才能獲得獎勵,增加了外送員的工作壓力。此外,外送員的安全與勞動保障也不足,許多外送員面臨工作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而Uber並未系統性改善其工作條件,導致勞動權益無法獲得充分保障。

四大風險:數據壟斷、消費者隱私、抑制創新與競爭、跨產業影響擴大

楊書成強調,Uber掌握龐大的消費者資料和交易數據,將使其擁有強大的市場操控能力。他提醒有三大風險,數據壟斷風險:若併購案成功,Uber將掌控兩大外送平台的消費數據,能夠更加精準地預測消費者需求,並操控市場規則,削弱市場競爭力,限制餐廳、消費者和外送員的選擇。

消費者隱私風險:Uber掌握大量的消費者數據後,可能進行精準廣告投放與動態定價,不僅侵害隱私,還可能導致消費者在不知情下支付更高費用。抑制創新與競爭:Uber透過數據優勢迅速調整策略,對小型企業形成巨大壓力,阻礙創新發展,使市場選擇減少,價格上升。跨產業影響擴大:Uber不僅壟斷外送市場,其數據掌控能力還逐步滲透至物流、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對各產業形成壓力,削弱市場競爭。 (相關報導: 太拚命了?「接單王」外送員車上猝死,每天搶單送餐逾16小時 更多文章

楊書成呼籲,隨著Uber壟斷的數據控制霸權逐漸形成,對消費者、外送員及市場競爭的影響將越來越深遠。公平會在審查併購案時,應慎重考量其對市場公平性與競爭環境的長期影響,避免數據霸權進一步惡化市場秩序,確保勞動者與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