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佳華觀點:2024航空貨運業發展驅動力

航空貨運需求在持續增長,而亞太地區正扮演著領軍者的角色。(作者提供)

航空貨運需求在持續增長,而亞太地區正扮演著領軍者的角色。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2024年最新資料顯示,全球航空貨運總需求對比2023年連續六個月實現兩位數同期增長。亞洲的上升趨勢更加顯著,亞太地區航空貨運需求同期增長17.8%。

亞洲主要貿易通道繼續維持活躍。非洲-亞洲貿易通道航空貨運需求增長40.6%。歐洲-亞洲、亞洲內陸和中東-亞洲貿易通道分別增長20.4%。運輸能力同期增長8.4%。活躍增長的趨勢在不斷突顯,其背後的推動力正是商業的發展。

這些數據顯示出,儘管面臨著地緣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風險的影響,航空貨運業仍然保持高度的韌性。不過,是什麼推動了需求的擴張?未來一年內是否存在任何不利因素或可能阻礙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在我看來,2024年航空貨運業將呈現三大趨勢如下:

趨勢一:航空貨運將繼續因海運受限而獲益

在近期的航空高峰會上,討論議題集中在空運和海運的博弈上。近幾個月以來,海上運輸能力的銳減導致貿易的嚴重受損。近期許多人聲稱的「完美風暴」又席捲了整個海運行業,航運旺季已然開始,但亞洲出現的一連串惡劣天氣卻進一步加劇了紅海航運中斷帶來的持續影響。

海運的各種壓力不僅導致供應鏈瓶頸的形成,還消耗了市場中過剩的運力,而這也給海運價格帶來嚴重的連鎖反應。

其結果通常是航空貨運業彌補了部份運力缺口。為了應對海運延遲或貨物暫時無法到達的情形,企業不得不調整供應鏈方案,因而在航空貨運上的需求有所增加。隨著海運需求將繼續受到擠壓,我們預計空運需求將持續強勁。

應對海運延遲或貨物暫時無法到達的情形,預計空運需求將持續強勁。(作者提供)
應對海運延遲或貨物暫時無法到達的情形,預計空運需求將持續強勁。(作者提供)

趨勢二:高增長領域將持續受到高度關注

航空業仍有責任確保滿足特定的貨運需求,這也包括機場營運。行業應當關注高價值、高增長的區隔市場,同時也需要保持靈活敏捷,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從而抓住未來增長的機遇。

這意味著航空業需要在短時間內加速投入多個領域,包括擴建跑道、升級基礎設施等,從而確保航空樞紐具備運輸特殊貨物的工具和專業知識。

以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之一香港國際機場為例,它是首個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頒發的醫藥物流獨立驗證卓越中心(CEIV)認證的機場。這一認證涵蓋了處理藥品、易腐物品、活體動物和鋰電池等高價值貨物的能力。

行業應當關注高價值、高增長的區隔市場,也需要保持靈活敏捷,加速投入多個領域,包括擴建跑道、升級基礎設施等。(作者提供)
行業應當關注高價值、高增長的區隔市場,也需要保持靈活敏捷,加速投入多個領域,包括擴建跑道、升級基礎設施等。(作者提供)

隨著鋰電池和半導體行業運輸需求激增,越來越多的航空貨運樞紐需要升級其處理設施,以確保這些材料的安全運輸。

隨著亞洲製藥業不斷發展壯大,這將推動冷鏈運輸和生物製藥運輸的持續增長,這些貨物對儲存和運輸精準度和專業化的要求都很高。

趨勢三:推動航空貨運業更加永續性的競賽正在加速進行

空中運輸貨物的飛機越來越多,這意味著需要控制全球碳排放。隨著需求增加,企業必須支援航空業的升級,以共同構建更美好的未來。全球航空界致力於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更綠色的航空燃料對實現這一目標而言至關重要。

然而,許多人指出通往淨零排放目標的道路是漫長而艱難的。一大障礙是可持續航空燃料的短缺——或者說在快速、大規模生產方面的能力缺失。為能解決這一問題,商業和貨運航空公司與其他航空業參與者簽署了重要的合作協定,以集中資源、推動發展。

全球航空界致力於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更綠色的航空燃料對實現這一目標而言至關重要。(作者提供)
全球航空界致力於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更綠色的航空燃料對實現這一目標而言至關重要。(作者提供)

隨著客運和貨運飛機運輸量不斷增加,減少碳排放的需求日益緊迫,航空業減碳行動也將更加活躍。環境保護團體和具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對此將施加更多壓力,這也將有助於推動變革。

聯邦快遞持續實施FedEx® Fuel Sense計畫,以降低飛機油耗。其他推動減碳和實現公司2040年碳中和目標的措施還包括實現地面運輸車輛電動化、研究自然碳捕集方法等。

顯然,我們的集體努力對於塑造一個更可持續的航空業未來至關重要。創新將是其中的核心。研究並採用可持續發展的創新措施意味著推動技術進步,構建更加綠色、高效的未來。

在把握這些趨勢的同時,企業還需駕馭存在不確定性的宏觀經濟環境。因此,靈活應對各種情況並做好充足準備將是關鍵所在。聯邦快遞深信,強大的合作夥伴關係也是促進創新、轉型和增長的關鍵。我們與政府、機場和航空監管機構密切合作,以保障航空樞紐充滿活力、興旺繁榮,從而增強全球連通性,並促進區域貿易發展。 (相關報導: 徐勉生觀點:炒作2758號決議是愚民之舉 更多文章

*作者為聯邦快遞亞太區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