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金法說》股利政策將有重要轉變 併購標的首選銀行

凱基投信總經理張慈恩(左起)、凱基銀行總經理許維銘、凱基證券總經理方維昌、開發金控總經理楊文鈞、凱基人壽總經理郭瑜玲、開發金控財務長黃碧玲、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2日於法說會合影。(開發金控提供)

中華開發金控今(2)日下午舉行第二季法說會,總經理楊文鈞釋出股利政策將有重要轉變的訊息。開發金未來決定股利金額時,不再只考慮1年、不再是當年度能發多少就全部發光,且是希望追求穩定、讓投資人具有可預測性。

開發金控自2012年起,每年全數配發現金股利,不過,金額波動很大。以過去3年來講,今年配發現金股利0.5元、去年掛零、前年配發1元。楊文鈞說,會有這種現象,開發金的管理層要負很大責任,未來希望有所改變。

他說,開發金是台灣所有賺錢的金控裡面,極少數PB(股價淨值比)低於1的,對開發金的股東來講,股價很委屈。先前投資人對開發金的雙重槓桿比率有疑慮,覺得數值偏高,但目前這情況已經明顯改善,這部分沒有問題。

ETF對台股影響愈來愈大 開發金須更重視股利穩定

反倒是,台灣絕大部分的金融股投資人希望有穩定的現金股利,開發金先前針對股利發放,比較是一年看一年,沒有真正花心思做長遠、平穩、可預測性及相對成長的規劃,以後這塊會是開發金的第一優先要務,除了滿足金融股投資人的期待,另外一大考量為,「ETF對台灣股市的影響愈來愈大,ETF很大選股標準就是公司以往的股利發放成績。」

上述股利發放思維轉變下,楊文均說,「比如,我的能力可以發1塊半,我不會去發1塊半,除非知道明年可以發更多。」開發金未來的股利政策會在金控的資本適足率、去年發的,跟今年賺的之間找一個平衡點,希望讓股市投資人對持有開發金的股票有更大的信心。

20240902-中華開發金控總經理楊文鈞今(2)日表示,現金股利金額維持穩定,為開發金首要目標。(開發金控提供)
中華開發金控總經理楊文鈞2日表示,現金股利金額維持穩定,為開發金首要目標。(開發金控提供)

銀行為開發金短板 列併購優先考量對象

開發金有人壽、證券、銀行、私募股權與創投、資產管理、投信等6家主要子公司,媒體問楊文鈞優先併購對象,他說,有好的項目進來,團隊都會做評估,但從凱基人壽、凱基證券、凱基銀行、中華開發資本等4家子公司的資產規模來說,「我的短板(意指缺點)在哪裡,你只要看規模就知道了。」

楊文鈞說,金控如果是一棵樹,銀行就是它的根,銀行子公司須有一定規模,否則難以承接來自人壽或證券等姊妹公司轉介的客戶數量。凱基銀行是國內所有金控的子銀行裡頭資產規模最小的,開發金第一季法說會時已經預告,凱基銀2025年時資產規模要衝刺到1兆元。

楊文鈞說,他一直相信沒有所謂小而美的銀行,只有大而不美的銀行,小是絕對不會美。「你不質變的話,好的客人根本不要跟你做生意,這是硬骨頭,非啃不可。」

楊文鈞表示,評估併購銀行時,如何與凱基銀行現有團隊融合,可能比買賣本身更重要,其次須考慮價格,凱基銀除了適時尋求併購機會,另外也準備好不靠併購的自我成長計畫,也就是資產規模明年要成長到1兆元。

凱基銀行今年6月底資產規模8497億元,較去年底增加542億元,楊文鈞說,他是凱基銀行的董事長,他覺得這樣的速度還不夠快,「我每年都講說能不能再快一點」。 (相關報導: 獨家》安定基金董座爆黑馬 賴清德財經顧問石百達將出掌 更多文章

無現增人壽子公司規劃 銀行子公司不排除

開發金今年前7月稅後純益250.09億元,凱基人壽貢獻72.0%,屬於人壽子公司特大的金控。我國保險業將於2026年接軌兩大國際制度,媒體詢問開發金對凱基人壽是否有增資規劃,楊文鈞說:「人壽這邊我們不會再做任何增資,不需要,老實講走CSM(合約服務邊際,死差+費差,不含利差)這條路,我覺得我們管理層都已經做了很好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