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8/20)賴清德出席2024阻詐論壇,賴提到:「我信奉的是『邪不勝正』」,更提及:「詐騙已經變成社會重大民怨」,並提出各種落實願景。
筆者長年使用臉書,且問:「臉書詐騙網頁(偽裝名人詐騙、一頁式廣告等)、臉友帳號被盜等,可否積極落實檢舉下架機制?」以上詐騙類型僅冰山一角,落實查核及檢舉下架之成效甚微,政府機關加強網路巡邏及強化檢舉機制顯然勢在必行;賴不妨請幕僚上網檢閱或實際測試,此類「(臉書或社群)檢舉」是否真有成效?還是詐團依然故我,乃至如雨後春筍「病毒式」持續蔓延?
從未深刻檢討的檢方濫訴問題
民眾或許認為:「檢方強力打詐,應該支持!」打詐當然應全力支持,惟懇請省思「若被檢方冤枉怎麼辦?難道檢方聲押一律由法院裁定羈押?檢方起訴一律判有罪?」
莫說筆者未提醒,先舉個案以明,但見檢方於「個案偵查粗糙」,乃至「無肇逃情事卻起訴?」一場車禍發生,肇事者及被撞者均留在現場且有筆錄可稽,檢方起訴書寫:「被告自承(肇逃)?」連一般民眾都不會犯的錯誤,檢方卻草率起訴?筆者心想:「這是偵查檢察官連卷宗都沒看吧?」(詳拙文《評檢察官濫訴肇逃案—無人肇逃、檢方起訴?》)
同樣的,事涉詐騙及洗錢案,拙文《檢方虐民記—評心智九歲被告洗錢案》,針對詐騙集團人人喊打,筆者對詐騙集團亦深惡痛絕,但透過個案觀察,法律守護者之檢方,面具下真實面目為何?當時筆者寫道:「檢方自詡法律守護者,2022年檢方用《洗錢罪》起訴一位心智九歲的被告?蔡清祥、邢泰釗及邢泰釗們,您家裡沒孩子吧?寧不羞愧至極?」
是以,「打詐是打詐,濫訴是濫訴」,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院檢司法內戰、孰是孰非?
2024年8月20日鏡週刊報導《檢察官法官互控複製貼上、檢察長具名罵回去》,由該報導所示「新竹地檢署(8/15)函(竹檢云洪113偵8359字第113903856號函,下簡稱「該函」)」觀察,該函公文最末載明:「(用印)檢察長張云綺、洪期榮決行」,當觀察公文格式,該函頁首右上方似乎欠缺「聯絡人員?」也不知竹檢檢察長或襄閱是否同意將該函發給法院?(註:該函正本給新竹地院,副本給新竹地院院長及竹檢慎股;對於該案檢座洪期榮先前2008年在雄檢時上摩鐵,當時在汽車旅館外與記者拉扯乙事,有興趣請自行檢索)
筆者首請注意,依照時序,係竹院8/7裁定(請檢察官補正)、竹檢8/15回函、竹院8/20再次裁定(駁回公訴)。換言之,竹院8/7裁定係請檢察官補正,認為該件「追加起訴」具有以下問題:
「(原文)經核追加起訴書之犯罪事實及證據並所犯法條第一至第十五點,完全照抄本案起訴書中認定被告陳O綸等8人(112年度偵字第4366號等)遭起訴犯行之內容,檢察官竟以如此『複製貼上』之方式,率爾追加起訴被告2人,『起訴品質草率至此』,實難想像。…檢察官既未確認追加起訴被告2人之犯罪事實範圍、共犯相關人等包含何人及具體指出證明方法,依據前開說明,從形式上審查,追加起訴於『法律上必備之程式顯有欠缺』,為使檢察官負舉證責任及『防止其濫行起訴』,基於保障人權之立場,本院爰依法裁定通知檢察官應於本裁定送達後20日內,補正如主文所示,如逾期未予補正,將依刑事訴訟法第161條第2項後段規定,裁定駁回追加起訴。」(雙引號為筆者所加)
據此,竹檢(8/15)回函略以:「(本案查證事實)具體犯罪事實及證據均載明於起訴書及追加起訴書…已足表明起訴及追加起訴之範圍。」有趣的是,該函更載:「(原文)本件起訴及追加起訴之事實雖已釐清,惟貴院貴股法官之『資歷尚淺』,『歷練不深』,『判決品質甚為粗糙』,為『眾所皆知』之事實,其受理本件案件『驚慌失措』,似可理解。『若本身能力不足』,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或向前輩虚心請教,竟『反誣指』檢察官濫行追加起訴,裁定要求檢察官補正錢O叡與張O鑫二人之具體犯罪事實、證據並指出證明之方法,企圖將補正資料以『複製貼上』之方式,撰寫在判決理由書,『審判品質草率至此』,莫此為甚,實難想像。」當筆者拜讀該函此段,當真拍案叫絕,只見函中直斥法院?句句所指,例如:「判決品質甚為粗糙、受理本件案件驚慌失措、反誣指、審判品質草率至此」等語,更稱「眾所皆知之事實?」
以上(8/7)院方裁定及(8/15)檢方回函並陳,讀者見之自有公評,毋庸筆者多言。
院方之裁定:督促檢察官善盡實質舉證責任
響鼓不用重捶。是以,竹院(8/20)再次作成裁定,其內容略以:「法院對起訴之審查機制及制定駁回起訴之效力,以有效『督促檢察官』善盡實質舉證責任,『藉免濫行起訴』…係指如何足以證明被告有犯罪嫌疑,即起訴事實如何有構成犯罪可能之證據,且法院因而得開始實體審理,故其證據之記載應包括『證據方法、待證事實與證據關連性』。」以上裁定內容,筆者管見認為客觀正確。
依法論法,法院「裁定補正」,檢察官當依法提示證據(含證據方法等)用以說服法院,檢方若認為「該案詐騙集團之追加被告」確實涉嫌重大,如果所舉證物及待證事實均客觀公正,依法舉列證據「追加起訴」,想是法院將依法採納,但檢方何苦以檢察署檢察長用印公文回函,夾帶「猶如斥責?」乃至該函中「對法官類同人身攻擊?」
(相關報導:
鄭義聖觀點:北韓的孤立者本能—拋棄中國卻恐遭俄國捨棄、美國冷落
|
更多文章
)
細看檢方該函指責「貴院貴股法官之資歷尚淺,歷練不深,判決品質甚為粗糙,為眾所皆知之事實」云云,筆者祈請鑒察「竹院該裁定為三位法官所作成」,且無論司訓所期別等,筆者衷心認為應尊重「法院裁定」,並由檢方依法舉證、論證或依法抗告,方屬的論。(另註:該庭之魏審判長之期別資深,筆者印象為司訓所第36期,曾在屏院服務)
承上,(8/20)該裁定中更載:「但遍觀該函文內容,檢察官不僅未就本院上開裁定所指事項具體補正,反而藉該函『謾罵』法官資歷尚淺,歷練不深,判決品質甚為粗糙,為眾所皆知之事實,其受理本件案件驚慌失措,似可理解。若本身能力不足,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或向前輩悉心求教,竟反誣指檢察官濫行追加起訴,甚且稱『不論貴院對補正內容有何評價,仍不得違法裁定駁回起訴』等語。本院殊難想像上開荒腔走板之函文,係出於一職司偵查犯罪工作之專業檢察官之手。」讀閱以上內容,筆者認為法院該裁定允當,也請讀者細閱「院方(前後)兩個裁定」及「檢方該函」以鑒察之。
檢方起訴:必須建立在客觀實質舉證、避免濫訴造成冤案
內行看門道。假設為冤案(此為前提,造成之原因多為檢方草率偵查及起訴),應探求「為何檢方起訴?是否濫訴?」、「是否經被告請求,調查有利證據?檢方是否審酌客觀證據,慎求起訴之嚴謹?」舉例而言,當觀察《陳建國冤案》,一場竊盜案,被告陳建國於偵查庭鳴冤抗辯,略以:「這個人不是我!」檢察官詹騏瑋所犯重大謬誤,連監視器畫面上嫌犯與陳建國「所穿鞋子不同」均未察覺,當二位犯嫌「夾腳拖」及「鞋子」明顯不同,見微知著,怎能期盼「偵查品質能有多細緻或客觀公正?」套句白話版,百姓被檢察官傳喚到庭,檢察官說:「這看起來就像你?」難怪電影《九品芝麻官》有句台詞:「你叫也沒用的,你叫破喉嚨也沒人理你。」
又如雄檢檢察官吳韶芹(曾調派廉政署南區派駐檢察官)對十日前舊傷搞成新傷一併起訴?案經法院查明,當法院檢視「監視器畫面」及「調閱病歷(查閱舊傷)」,為何職司偵查之檢察官「未檢視監視器畫面及病歷?」若推論「檢察官有依法調閱及檢閱」,試問檢座到底看了什麼?此類個案中之糊塗或夾帶起訴,請問會造成多少冤案?每次都要期盼法院明察秋毫,從不檢討「檢方濫訴?」時至日至,檢方指著法院大罵,檢方大喊「誤判零容忍?」對此類個案乃至通案,筆者真心覺得檢方應深自檢討。(詳拙文《評檢方「真中夾假」之冤假錯案》)
智者以喻而明。《老殘遊記》有個清官玉大人,整天抓人民,站籠站到死。老殘道:「你們這玉大人好嗎?」那人道:「是個清官!是個好官!衙門口有十二架站籠,天天不得空。(老殘遊記第五回)」筆者曾評:此類酷吏虐民之深,因之急於事功,深冤白骨如山,血染頂珠紅,守一府則一府傷,撫一省則一省殘,宰天下則天下死!考《老殘遊記》其前後回之內容,不妨深思此句:那老董嘆口氣道:「(玉大人)只是手太辣些。初起還辦著幾個強盜,後來強盜摸著他的脾氣,這玉大人倒反做了強盜的兵器了。」此兩句「辦案毒辣、強盜摸著他的脾氣」,當真令人深省。
(相關報導:
鄭義聖觀點:北韓的孤立者本能—拋棄中國卻恐遭俄國捨棄、美國冷落
|
更多文章
)
陳建國冤案:由詹檢聲明觀察,檢方能有多少真心反省?
《陳建國冤案》之偵查檢察官為當年新北檢檢察官詹騏瑋。近日(2024/8/21報導)詹騏瑋由澎檢高升新北檢主任檢察官;同理,明年檢察長輪調,邢泰釗愛將澎檢陳佳秀,《諸慶恩案》大嘆「失衡天平」(中央社2023/7/1),檢方對諸案劍指法院「誤判零容忍」,預料陳檢長將步步高升?
詹檢舊地重遊,新北檢檢察長余麗貞何妨問問詹檢,當年陳建國蒙冤上吊自殺乙事,可否由新北檢提出再審?但看詹檢之公開聲明曾提到:「本人對於陳建國先生過世一事,深感遺憾。本人自從擔任檢察官以來,始終期許自己不要縱放犯人,『更不能冤枉無辜』,日後本人將繼續盡己所能,忠實執行職務,努力實踐公平正義。謝謝職務法庭堅守司法獨立之價值,保障『全體司法官』能本於確信作出個案判斷。本人日後對檢察官職務仍將『戮力以赴』,以不負國人期望。(引用2019/6/3自由時報)」。以上所稱「國人」,當包含筆者,筆者認為詹檢當可到陳建國墳前「將該聲明原文」朗誦禱告一番?且看上吊自殺之陳建國冤魂若有靈,是否原諒詹檢?(詳拙文《檢方作秀及辦案謬誤實相錄:陳建國冤案》)
至於邢泰釗大唱「平冤糾錯」,最高檢2024/4/6更舉辦「刑事再審制度檢討與策進?」渾然忘了「檢察官職能重點在於偵查、起訴」及「檢察官濫訴之真正問題核心!」筆者建議邢某當為《陳建國冤案》平反,於法制上謀求解決之道,難道係因《陳建國冤案》不敢自揭家醜?只肯對社會注目《諸慶恩案》高調宣稱「冤案!銀行員之死」,打著正義大旗,指責法院大喊「誤判零容忍?」筆者且請問「檢方濫訴零容忍呢?」諸案起訴是檢方,一審判無罪!檢方上訴,二審被檢方說服而改判,在二十多年後,檢方大喊「誤判零容忍?」說穿了,此種檢方高層作秀癮癖,細思令人不寒而慄。(詳拙文《評「諸慶恩案」聲請釋憲程序駁回案》)
由場場司法內戰,查見問題真正弊端
筆者給賴清德一個良方。請賴清德直接詢問鄭銘謙:「邢泰釗癮癖及邢家軍風氣為何?」短短一句直指核心,細究不難體察。
「千里來龍,此處結穴。」近期院檢衝突日漸明顯,司法內戰何以致之?透過近期新竹院檢雙方之互槓,筆者管見認為「該案「院方裁定所示客觀、公正」,檢方該函(公文)則有部分流於謾罵,檢方公文載此謾罵內容,確實讓人深感遺憾。若為洪檢個人言論,當可發表於臉書或社群媒體,至於個案中被告或追加被告是否羈押(例如去年南院案件)、是否有罪,此為法院裁判結果,自應尊重之,檢方當依法抗告或上訴。
賴清德日前在阻詐論壇稱:「邪不勝正。」此點筆者認同,筆者更請問:「如果民眾遭冤枉該怎麼辦?」若假設「檢方濫訴(造成冤案)」,那詳觀檢方「此種虛假之正」,不就是「以正行邪、以正行惡?」又如假設為冤案,嗣經檢方草率起訴,當法院受蒙蔽而判被告有罪(定讞),日後檢方再跳出來大喊「誤判零容忍?」以上寥寥數語,賴清德看不到吧?誠然,檢方偵查若細心考據卷證,並依證據所得心證起訴,似難苛責,然而當「檢方昧於客觀事證『已達』濫訴之虞」,自應究責。
可憐的是,檢方卻從不深刻檢討「檢察官濫訴、造成冤案?」
後記:2024《司法民調》檢察官是否能公正起訴、避免選擇性辦案?
平心而論,打詐為全民共識,基層檢警調人員對詐團偵調努力辦案,應予肯定及嘉勉,但應嚴加杜防濫訴或冤枉個案,遑論濫權枉法或羅織誣陷?當檢方打著「堵詐、打擊詐騙集團犯罪」之大纛,請問:「若老百姓遭到冤枉,該怎辦?」在檢方正義口號的大旗陰影下,若有冤案該如何?找逢人致贈包公像的檢察總長邢泰釗平反?賴清德何妨請邢泰釗送幾尊包公像給卓榮泰、鄭銘謙,然後相偕大笑比讚?請看看(2024/8/15)媒體報導:「對於檢察官是否能公正起訴、避免選擇性辦案,有沒有信心?結果顯示,非常有信心者佔6.2%,還算有信心者31.8%,不太有信心31.6%,非常沒信心有20.2%,有過半民眾對檢察官公正度相當存疑。」觀察以上最新民調,筆者個人是選擇「(檢方公正起訴/避免選擇性辦案)非常沒信心!」其原因不妨參閱歷年拙文評論。
邢泰釗熱蹭新聞成癖,常年上新聞宣揚政績,「為善」唯恐人民不知?更造就檢方「頻發新聞稿、上新聞」風潮。邢某曾因《下跪說》名留青史(2018/9/14中時《國中生淚訴「家破人亡」 邢泰釗:辦不出來下跪道歉》、自由時報《國中生寫信痛訴「家破人亡」 檢察長:辦不出來下跪道歉》),北檢緩頰說:「非下跪,是鞠躬」云云。筆者直接再次評論:蔡清祥、邢泰釗確實該為血淚冤魂們下跪道歉!(詳拙文《蔡政府之司法改革何止失敗?血淚冤魂誰該道歉?》)
既然北檢捧稱邢泰釗「泰山可倚、昭如日星」(註:「泰山可倚」為一代奸臣楊國忠典故,「昭如日星」係比喻孔子或聖人),找賴清德不如找邢聖人?筆者心想,以賴清德之政治潔癖,大概會極度厭惡作秀者。賴幕僚若有興趣,不妨查閱筆者歷年所評及歷年新聞,客觀彙整以呈今上明察?
*作者為執業律師、高律第13、14屆理事、第15屆人權會、第16屆社服委員會召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