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再度站上大舞台的美國元老政治家柯林頓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前總統柯林頓現身發表演說,呼籲選民支持賀錦麗(AP)

民主黨為今年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加冕」的全國代表大會(DNC),19日在風城芝加哥聯合中心(United Center,NBA芝加哥公牛隊的主場)盛大揭幕,當天正好也是一位大人物的生日:美國前總統柯林頓(Bill Clinton)。2天之後,78歲的老總統緩緩走上聯合中心的大舞台,延續一項顯然空前、可能絕後的紀錄:這是他 第13次在DNC發表演說 。

大狗(The Big Dog,柯林頓的綽號)老矣,尚能飯否?這場演說持續27分鐘,算不上是柯林頓的最佳表現,畢竟他年近八旬,老態龍鍾,近年動過多次心臟手術,公開演說時往往予人有氣無力之感。但「大狗」畢竟鬥性猶存、狠勁仍在,而且表現得氣定神閒、舉重若輕,不愧是「大演說」的斲輪老手。

他欣見民主黨新世代領導人——包括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與華茲鼎(Tim Walz)——接棒承擔重任,是美國社會的不二選擇;推崇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政績傲人,卻能夠顧全大局、急流勇退;譏諷共和黨川普(Donald Trump)妄自尊大、心術不正、唯恐天下不亂;提醒民主黨人儘管歡欣鼓舞、能量飽滿,但千萬不可鬆懈輕敵。他甚至還戳了一下川普的年紀問題(他比川普年輕兩個月)。

他也談到民主選舉的可貴與總統的基本職責,令人動容:「每隔四年,情況會有些許不同,但人們會告訴候選人:這些是我們的問題,讓幫我們解決;這些是我們的機會,讓幫我們掌握;這些是我們的恐懼,讓幫我們消除;這些是我們的夢想,讓幫我們實現。」

回顧柯林頓政治生涯的起伏跌宕,過去近半世紀、他像上班打卡一樣每4年一次的DNC演說是非常有趣的指標,有人形容就像樹木的年輪。第一次遠在1976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是卡特(Jimmy Carter),年方30歲的柯林頓以家鄉阿肯色州檢察長候選人身分登台頌揚前總統杜魯門(Harry Truman),算是初試啼聲。

順帶一提,卡特總統還在世,10月1日將歡渡百歲大壽,家人說他非常期待參與今年的總統大選投票。

1980年卡特力拚連任,選情低迷,柯林頓卻已更上層樓,是新科阿肯色州州長,民主黨明日之星。那年他重返DNC,談自己南方小鎮的成長經驗,也談自己對女兒有什麼樣的夢想,當時雀兒喜(Chelsea)才6個月大。1984年,民主黨推舉卡特副手孟岱爾(Walter Mondale)出征,仍然年輕的柯林頓以「新民主黨」(New Democrats)領導人之姿來到DNC,分量越來越重要。

1988年DNC,民主黨推舉時任麻州州長杜凱吉斯(Michael Dukakis)挑戰雷根(Ronald Reagan),柯林頓代表黨發表提名演說,原訂15分鐘結束,卻一拖再拖,黨代表聽得無聊透頂,後台工作人員在提詞機螢幕打上「拜託趕快結束」,當他終於說道「最後我要⋯⋯」,竟然全場歡聲雷動。 (相關報導: 闕志克觀點:拜登給賀錦麗的禮物 更多文章

柯林頓後來在自傳《我的人生》(My Life)中坦承,那年那場演說是「一場32分鐘的大災難」。不過他「反敗為勝小子」(The Comeback Kid)的暱稱可不是浪得虛名,他到大會之外的另一個場子扳回一城:美國電視界天王強尼卡森(Johnny Carson)的節目 《今夜秀》(The Tonight Show) 。他任憑主持人調侃(強尼卡森拿出一具沙漏放在桌上),也自我解嘲,最後還拿起一把薩克斯風,與節目樂團合奏一曲〈夏日時光〉(Summertime),風靡全美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