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推出「聽障友善貼紙」!助身心障礙者安全行車 讓城市更包容

北市社會局推出「聽障者行車友善貼紙」,藉此提高市民對聽障者行車需求的認識。(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提供)

為了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精神,並促進聽覺障礙者的社會參與,北市社會局今(113)年委託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推出「聽障者行車友善貼紙」,藉此提高市民對聽障者行車需求的認識。該貼紙現已可在市府大樓北區39號服務台領取,與身心障礙停車證同步發放,歡迎有需要的民眾領取。

臺北市目前共有11萬9,155名身心障礙者,其中1萬3,752人為聽覺障礙者(約佔11.5%)。為了提升他們的行車安全,社會局特別印製了這款貼紙,上面包含「耳聾與聽力減退的國際標誌」及「聽障者行車 請友善體諒」字樣,並搭配「閃燈提醒」的色彩設計,提醒用路人注意由聽障者駕駛的車輛,減少行車困擾,進一步推動臺北市成為友善無障礙的首善之都。

社會局局長姚淑文強調,聽覺障礙者雖可依交通部規定報考機車與小型車駕駛執照,但由於他們無法聽到警笛聲,可能在緊急情況下難以及時讓道給救護車或消防車,這往往成為他們在交通上的一大挑戰,也增加了無形的社會壓力。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社會局推出的「聽障者行車請友善體諒」貼紙,讓聽力較弱的朋友可將其貼於車輛的前後擋風玻璃上,提醒用路人多給予關注。此外,若聽障者在行車過程中需要手語翻譯或同步聽打服務,也可掃描貼紙上的QR code,連結至「臺北市聽語障溝通服務方案」的申請平台。

社會局呼籲市民朋友共同了解這款貼紙的含義,平時可多用「閃燈」代替喇叭聲,展現友善支持與同理心。

臺北市政府自105年起委託中華民國聽障人協會辦理「臺北市聽語障溝通服務方案」,提供手語翻譯及聽打服務,讓聽障者不僅能在洽公、就醫時獲得支援,也能參與講座、記者會等社會活動,保障資訊平權。民眾可透過電話、傳真、簡訊或線上系統進行申請,詳細資訊可至服務網站查詢,或撥打免付費專線0800-365224。 (相關報導: 拉麵店雇用聽障店員!3事項請客人諒解 網友全大讚:下次一定光顧 更多文章

臺北市政府期待透過這些措施,讓臺北市成為更加友善無礙的城市,促進多元共融的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