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聚焦綠能永續的潮流下,臺東縣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致力將臺東打造成為全台第一個淨零城市。今日(16日),縣府於國立臺東大學舉辦「2024臺東綠能論壇」,由縣長饒慶鈴主持開幕。她在致詞中表示,本次論壇聚焦於小水力發電、生質能應用及綠能碳排等議題,匯集產官學各界共同討論再生能源發展趨勢,期望為臺東綠能發展提供新方向,進一步打造韌性城市。
饒慶鈴強調,臺東縣持續推動再生能源發展,成立了「綠能推動辦公室」,並降低再生能源申辦門檻。自她上任以來,臺東縣的再生能源裝置容量已從19.58MW增至82.24MW,成長率達4倍,當中以太陽光電最多,並以環保的屋頂型設施為主;此外,縣內也有4座小水力發電廠,並利用豐富的地熱資源持續運行地熱發電,未來還將進一步開發生質能等其他再生能源。
臺東縣的綠能發展目標已明確規劃,其中地熱能將占60%、小水力發電占29%,其餘將來自其他再生能源,利用臺東既有的豐富自然資源,打造一個共識強烈的零碳城市。
縣府財經處表示,本次論壇針對小水力發電、淨零公正轉型、生質能發電及綠能碳排法規等議題進行深入探討,並邀請多位專家學者擔任講者,包括國立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劉宏仁博士、國際氣候發展智庫趙恭岳執行長、台灣碳權交易推廣協會魯臺營常務理事及國立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甘其銓博士。論壇同時分享多個綠能實際設置案例,讓與會者更了解再生能源的設置流程與應用實例。
在小水力發電方面,劉宏仁博士指出,小水力發電將成為台灣2050淨零架構下的第三大綠能來源,因其開發時間短、適應地形靈活且可與地方創生結合,與臺東的發展理念不謀而合。他還分享了國內外案例,為臺東未來發展提供參考建議。台水第十區管理處也分享了全國首座結合小水力發電的淨水場經驗。
在公正轉型與生質能議題上,趙恭岳執行長探討了氣候、產業與金融間的連結,強調在達成永續目標的同時,應兼顧每個人的需求。魯常務理事則分享了氣候變遷、減碳、綠色能源及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並提出了關山鎮與鹿野鄉未來生質能發展的可行性。 (相關報導: 未討論核能存續 氣候委員會達2大共識:再生能源是最大公約數 | 更多文章 )
針對綠能產業防弊,臺東地檢署與縣府政風處及警政單位聯手成立「打擊妨害綠能產業發展犯罪聯繫平臺」,甘其銓博士指出,隨著綠能產業涵蓋範圍越來越廣,跨域資源整合與部門合作成為防止弊案的重要關鍵,確保再生能源順利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