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金補貼恐變雙刃劍?蘇俊賓憂心房租上漲風險 呼籲完善配套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出席行政院院會,認為擴大社會住宅才是解決租屋負擔問題的正辦。(圖/桃園市政府提供)

行政院院會於15日通過「300億元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專案計畫」,目前計畫目標達成50萬戶,並預計進一步擴大至75萬戶,以期減輕年輕族群的租屋負擔。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出席院會時提出警示,表示租金補貼計畫可能反而助長房租上漲,進一步增加年輕人的租屋成本。蘇俊賓強調,中央在推動政策的同時,必須設有一套機制,隨時監控家戶對於租金負擔的實際成本,避免助長租屋市場價格,最終使補貼效果落空。

蘇俊賓指出,租金補貼和社會住宅是兩種效益不同的居住政策。雖然兩者在短期內都能照顧租屋族群,但實施結果往往對市場的影響不一。他認為,大量興建社宅有助於穩定租金並提供更多選擇,然而缺乏配套機制的補貼政策,可能會導致房東預期心態改變,進而抬高租金,使補貼無法真正惠及租客,反而補貼了房東,背離政策初衷。他擔憂,若市場租金普遍上漲,社會住宅的租金也將受到牽連,最終導致雙重負面影響。

蘇俊賓以桃園為例指出,近年來部分區域的租金漲幅已十分明顯,一些社宅周邊地區的租金漲幅高達15%到35%。政府投入300億元租金補貼後,如果未能妥善配套,可能會進一步擾動租屋市場,進而加劇房租上漲風險。

蘇俊賓進一步強調,未來三年預計投入600億元的租金補貼,從明年開始,每年更將高達335億元。如此龐大的預算應該伴隨更透明的租金市場揭露與監控機制,藉此觀察政策對市場的影響,並進行動態調整,確保真正有需要的民眾受惠。他同時指出,擴大社會住宅才是解決租屋負擔的長期方案。 (相關報導: 租屋族記得申請!內政部加碼補助「每月入帳8000元」,一鍵上網快速登記 更多文章

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認同,強調中央與地方將共同推動社會住宅的建設,減少對租金補貼的依賴,以維持市場穩定與社會公平。必要時將靈活調整政策,確保租金市場不會失衡,實現政策的長遠效益。